APP下载

幼儿教师师德考核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7-10-30李丽娥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师德幼儿教师考核

李丽娥

摘 要:“虐童”事件频出,幼儿教师的师德失范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管理部门也明确要求将师德列为教师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然而在对幼儿教师师德考核现状及过程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重考核轻反馈、考核体系不健全、考核主体单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明确考核目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健全考核体系以及扩大考核主体三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师;师德;考核

中图分类号:G6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0-0145-02

近年来,幼儿教师“虐童”事件被相继曝出,幼儿教师的师德失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特别关注和幼儿家长的恐慌。很多家长不仅要求幼儿园安装摄像头,必要时能通过摄像头对幼儿在园生活进行监控;甚至有些家长出于对师德的怀疑,在幼儿身上放置录音笔或窃听器,以随时监听教师的道德失范言行。为缓解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监督和管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及师德本身性质的影响,幼儿教师师德考核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一、幼儿教师师德考核的现状

1.考核的内容。师德的内涵决定了师德考核的内容。何谓师德?人们普遍认为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版)中提出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点师德内容。很多幼儿园以上述六点为基础,制定了幼儿教师考核的七点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幼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教育、家园共育。其中,家园共育是针对学前教育的特点提出。

2.考核的方法。幼儿园德育考核的方法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将平时考核和学期末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按照一定的考核标准分为四个档次: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及格。一般而言,会对优秀、良好所占比例进行划分,其余则为及格和不及格。不及格者是指在工作中有体罚、变相体罚幼儿或造成安全事故等问题的。大多幼儿园实行德育考核一票否决制,考核不及格将直接影响教师的评优和职称晋升,甚至有些幼儿园对考核不及格者予以开除处分。

3.考核的主体。纵观幼儿园师德考核工作的全部过程,各环节基本是自上而下开展的。主要由幼儿园园长和中层管理者共同制定考核方式、考核标准以及考核细则,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评价被忽略,作为服务对象之一的幼儿家长亦难以有机会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考核。

二、幼儿师德考核存在的问题

1.重考核轻反馈。师德考核的终极价值是什么?不是为了对幼儿教师贴标签,而是监督教师遵守师德规范,激励教师提高师德[2]。然而,当前师德考核的做法除奖励优秀、惩罚落后外,对于大多数考核良好、合格者没有任何信息反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但这种积极性仅限于避免“不合格”,教师们普遍认为只要不出现“不合格”就完事大吉了,师德评价没有成为教师师德发展的风向标,大多数教师缺乏改进的方向。

2.考核体系不健全。幼儿园教师师德考核的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幼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教育、家园共育等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是如何反映幼儿教师的师德的?在幼儿教师师德考核过程中,七个考核指标在师德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如何分配?研究发现,部分幼儿园所有师德考核指标权重是平均分配的,这种做法对幼儿园来说更容易操作,很多幼儿园管理者也表示,只要全园教师采用同样的评价方法就是公平的。然而考核指標平均主义的做法缺乏对幼儿教师师德工作重心的引导。在师德考核体系中,考核标准是考核效果的保证。考核过程中,考核标准不同,考核的结果也就不同。就当前师德考核工作来看,教师怎么做才能在“关爱幼儿”这一考核指标中获得满分?实际中,大多教师都不能至善至美,而是呈现出不同的水平。与此相对应,这一指标下又分为几个层次,每一层次的具体标准又是什么?在实施考核的过程中,如果这些标准不具体,不同的考核者会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随意对教师进行评价,也可能会造成一位评价者在两次不同的评价活动中,对同样现象给予不同的评价,从而使师德评价过程加入了更多的人为因素,造成师德评价结果有失公允。

3.考核主体单一。所谓考核主体,即由谁来对教师进行考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从而明确了教育服务提供者的评价主体地位。研究发现,幼儿园大多由园长和副园长、保教主任等中层管理者对教师实施考核。但单一的考核主体“无法实现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完全监控”[3],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出现考核不全面或不公正的问题。也有幼儿园将幼儿家长纳入到考核的主体中,但这种纳入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纳入,如将家长对某个教师的投诉作为考核的依据之一。

三、幼儿教师师德考核的对策

1.明确考核目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基于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类学校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可见,师德考核的目的即改进师德建设。幼儿园的师德考核应与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相一致,着眼于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幼儿园传统的师德考核只能让教师在工作中尽力避免体罚、变相体罚幼儿或造成安全事故等问题,这是对师德表现的最低要求,距离《专业标准》的期望仍有较远距离。幼儿教师师德考核的目标即逐渐缩短这一距离,帮助教师不但杜绝上述有违师德的行为,同时将师德考核、考核反馈、师德教育、师德宣传相结合,最终形成道德自律。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改变传统只对优秀、落后者进行奖惩的做法,通过多种措施对师德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激励;第二,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师德培训;第三,通过宣传教育褒奖高尚的师德,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2.明确考核指标,健全考核体系。幼儿园教师师德考核内容应反映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的要求。在确定师德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将考核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不断细化考核指标,使抽象的考核内容具体化、易考核。如爱岗敬业,要确定哪些行为是爱岗敬业的做法,哪些行为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要求,做到什么程度定为优秀、良好或合格等。这就需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定性考核适用于可量化的项目,侧重于对工作结果的考核;对难以量化的工作,应用语言描述的形式对被评价现象划分档次,侧重于对工作过程的考核。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标准,提高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性,避免考核者的知识、经验、价值观等人为因素带来消极影响。

3.扩大考核主体。考核主体直接关系到考核的信度和效度,是维护考核结果公平、公正的决定因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参与评价的制度。”因此,单纯由管理者进行考核的方法是和当前的管理理念相悖的,考核主体多元化更符合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的趋势。应建立由幼儿园管理者、幼儿家长、教师等多元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这些由多元考核主体从多角度提供的信息,能够全方位对考核对象进行评价,更能客观反映被考核者真实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黄全明.当前师德考评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0):57-59.

[2] 周冬梅.师德考核问题及对策——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4,(3):27-31.

[3] 周兴国.作为制度设计的师德考核:困境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9-32.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德幼儿教师考核
致良知与师德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