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内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7-10-27河南宏力医院453400董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20期
关键词:醛固酮射血内酯

河南宏力医院(453400)董霞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所引发的高血压综合征以及低血钾征,多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治愈,若治疗不及时可对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影响[1][2]。螺内酯是一种低效利尿剂,属于醛固酮竞争性抑制剂,本研究分析了螺内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4月~2017年2月160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两组各80例。研究组男44例,女36例;41~79岁,年龄(61.17±2.76)岁。常规组男46例,女34例;42~79岁,年龄(61.45±2.71)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利尿剂、强心剂,进食低盐低脂食物。常规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每次服用贝那普利(国药准字H20000292,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10mg,每天1次。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治疗。每次服用100~400mg螺内酯(国药准字H42020343,国药集团武汉中联四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天分2~4次服用。两组均治疗半年后比较疗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干预效果;血压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心电监测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左室不同状态内径、射血情况、6分钟步行距离。显效: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正常,心功能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效:症状减轻,血压显著降低,6分钟步行距离有所增加,心功能指标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心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均无改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干预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附表1 干预前后左室不同状态内径、射血情况、6分钟步行距离相比较(±s)

附表1 干预前后左室不同状态内径、射血情况、6分钟步行距离相比较(±s)

注:组内比较,#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时期 LVEDD(mm) LVESD(mm) LVEF(%) 6分钟步行试验研究组 干预前 62.14±6.96 61.45±3.21 38.26±0.32 371.19±35.34出院时 41.30±1.21#* 39.32±2.31#* 55.18±0.26#* 505.14±78.12#*常规组 干预前 62.35±6.53 60.15±3.12 36.47±0.31 376.35±35.32出院时 49.24±1.53#* 46.81±2.12#* 50.34±0.37#* 455.71±40.37#*

附表2 两组血压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心电监测正常时间相比较(±s,d)

附表2 两组血压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心电监测正常时间相比较(±s,d)

组别 血压恢复正常时间 症状消失时间 心电监测正常时间常规组 15.19±3.57 23.61±2.59 22.31±2.13研究组 13.13±2.61 18.12±1.21 17.51±1.61 t 8.274 9.024 10.761 P 0.000 0.000 0.000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以P <0.05代表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研究组显效38例,有效36例,有效率92.5%;常规组显效20例,有效40例,有效率75%,研究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干预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

2.2 干预前后左室不同状态内径、射血情况、6分钟步行距离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左室不同状态内径、射血情况、6分钟步行距离相近,P>0.05;出院时研究组左室不同状态内径、射血情况、6分钟步行距离优于常规组,P<0.05。见附表1。

2.3 两组血压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心电监测正常时间相比较 研究组血压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心电监测正常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见附表2。

3 讨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因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导致醛固酮分泌过多所致,可出现钠潴留,多因为高血压或周期性瘫痪就诊[3]。

在治疗方面,贝那普利是常见降压药物,在肝脏中可水解为苯那普利拉,对ACE进行有效抑制,并对血管紧张素I向血管紧张素II的转换进行竞争性抑制,有效促进血管阻力降低,并降低醛固酮分泌活性,促进血浆肾素活性的提高,减轻心脏负荷,延长运动时间和运动耐量[4][5]。但单纯贝那普利治疗效果欠佳。螺内酯属于低效利尿剂,主要可作用于远曲小管、集合管,有效阻断钠-钾和钠-氢交换,增加氯离子、钠离子、水排泄,而镁、氢、钾离子排泄减少,可促使体内能量物质代谢恢复正常,在用药安全性方面,螺内酯应用对肾脏无明显副作用[6-10]。

本研究中,常规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干预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血压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心电监测正常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左室不同状态内径、射血情况、6分钟步行距离相近,P>0.05;出院时研究组左室不同状态内径、射血情况、6分钟步行距离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螺内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症状消退,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压,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醛固酮射血内酯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穿心莲内酯滴丸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AAV9-Jumonji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影响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