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导学在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2017-10-26吴丹丹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前导实习生妇产科

吴丹丹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00)

课前导学在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吴丹丹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00)

目的 探讨课前导学在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将xx护理学院2015级和2016级在妇产科实习护理专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老师带教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课前导学的教学方法,评价两组实习生出科时出科成绩、两组实习生的患者满意度及实验组对课前导学教学方法的赞成度。结果 两组实习生出科成绩的比较,实验组成绩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两组实习生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习生对课前导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赞程度高于80%。结论 课前导学在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有着积极的意义,能更好的提高护理学生的业务能力,开拓学生的业务思路,但对于服务意识的提高与传统教学相比无差异。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延续护理;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上肢功能

在当前护理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护理岗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每年护理院校走向护理岗位的护理毕业生越来越多[1]。如何将学校的理论知识与科室的护理实践更好、更快的结合,以提高新入职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是目前临床护理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课前导学是一种将“教与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各种专业领域的教学中都有用,强调学习的前置性[2]。本文采用课前导学教学模式,对XX护理学院2015和2016级护理专科实习生在妇产科实习结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XX护理学院2015级和2016级在妇产科实习护理专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级实习生为16人,女生15人,男生1人;2016级实习生19人,女生16人,男生3人,两级实习生共34人。将两组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人,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实习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

1.2 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课前导学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老师带教的教学方法。

1.2.1 课前导学的方法

课前导学的方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知识形成的过程性,让实习生经历妇产科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的理解妇产科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在每周实习前布置课前导学作业,布置的导学作业题目以引导实习生为主。第二部分是引导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包括两种方式:①引导实习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实践中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②引导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将课本的知识及实践知识相互整合。

1.2.2 带教老师的课前准备

带教老师在授课前全部进行课前导学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为设立教学目标、课前导学习题和案例的设计,结合妇产科科护理工作的课前导学设计、护理实习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训练等。完成培训后,对参加培训的老师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合格后进入实验组担任带教老师。

1.2.3 实习生的课前准备

带教老师提前一周将课前问题发放给实验组的实习生,实习生在本周做好课前预习。

1.2.4 课前导学措施

①带教老师提前一周将课前导学作业发放给实验组实习生,课前导学作业难易度以简单具有一定探索性为原则,实习生在一周内完成课前导学作业,对于有疑惑的问题可以查阅文献、相关资料或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完成,如有不能解答的问题,可以不答,待实习中由老师帮助解答。②妇产科的实习操作中,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鼓励实习生多参与、多动手,在实践中带教老师提出相应问题,课后由实习生完成。③一周实习结束后,带教老师,将课前导学的作用与实习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思考题,与下周实习内容相衔接,最后学生完成一篇300字的周实习小结。

1.3 评价方法

1.3.1 出科考试成绩 实习学生在出科钱进行出科考试,对两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进行比较。

1.3.2 患者对两组实习生满意度的比较 给患者提供调查问卷,评价两组实习学生的患者满意度

1.3.3 实习生对课前导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 制定调查问卷,由实验组实习生对调查问卷作答,评价课前导学教学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学生一般情况的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的年龄及学习成绩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学生一般情况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一般情况的比较(±s,分)

组别 年龄(岁) 入科成绩对照组 20.75±0.36 85.23±5.53实验组 20.51±0.49 84.67±6.01

两组实习生一般情况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实习生对妇产科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的比较

两组实习生对妇产科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对妇产科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比较

两组实习生对妇产科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的比较

两组实习生出科成绩的比较,实验组成绩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的比较(±s,分)

表3 两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的比较(±s,分)

组别 参加考试人数 出科成绩对照组 17 75.13±4.99实验组 17 80.66±3.28

两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患者对两组实习生满意度的比较

患者两组实习生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患者两组实习生满意度的比较

2.5 实验组实习生对课前导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表5)

表5 实验组实习生对课前导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n(%)]

3 讨 论

课前导学教学模式是教育学界常用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教材为依托,以教师设计的课件为载体,创造性地设计学习过程。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大纲、考纲和翻阅与其相关的资料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把所学知识由教本结构变为认知结构,把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分解,提出一个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再配备一定数量的巩固练习,形成一个学习方案,于上课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以备课堂使用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是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在妇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出科成绩的比较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通过课前导学的教学方式,实习生能搞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实验组实习生对的课前导学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赞成率为100%,获得了学生们认可,并且有93.1%的实习生认为能够提高独立思考问题能力,88.2%的实习生认为在实践工作中能发现问题,这说明课前导学教学能帮助实习生提高在业务问题的发现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患者对两组学生的满意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预期的结果不一致,分析出现此次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为一下两点:①由于患者知道是为实习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患者的主观性意识造成了对学生的评分较为宽松,导致了偏倚;②本次课前导学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业务方面的内容,对服务意识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在课前导学中涉及。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在后续的教学研究中,我们需要在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的选项设置上进行调整;在研究中逐步加入对患者服务意识方面的内容,提高新进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也是目前需要的解决问题,这有助于缓和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最后,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教育学界诸多教育方法中的一种,为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思路,以继续探索更好、更新颖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

[1] 王明霞,杨潇然,杨玉芬,等.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3992-3994.

[2] 王秀华,谷 灿,毛 婷,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6):405-409.

R248.3

B

ISSN.2095-8803.2017.21.158.02

猜你喜欢

前导实习生妇产科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基于“三思而行”的数学章前导学课设计——以《数的开方》(导学课)为例
一种S模式ADS-B前导脉冲检测方法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第四代移动通信随机接入前导方案优化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