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应急措施结合常规护理在妇产科护理风险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7-10-26岳安果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妇产科应急常规

岳安果

(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2)

评价应急措施结合常规护理在妇产科护理风险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

岳安果

(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2)

目的 评价应急措施结合常规护理用于妇产科护理风险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合应急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7,8.07;P<0.05);护理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5,P<0.05)。结论 妇产科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应急措施联合常规护理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下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妇产科;应急措施;护理干预

随着近年来妇产科临床上患者数目的增加,该科室的护理工作也越来越繁重。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是保证妇产科患者临床疗效的关键[1]。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应急措施是临床上针对于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所进行的应急性护理干预模式,该模式的护理干预在临床上的使用率逐渐增加[2]。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2例妇产科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析探讨应急措施结合常规护理对妇产科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0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1~38岁,平均为(25.68±3.68)年,其中26例患者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2例为妊娠期糖尿病,13例患者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组患者年龄为22~37岁,平均为(26.01±4.12)年,其中28例患者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9例为妊娠期糖尿病,14例患者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两组患者上述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应急措施干预,主要内容为: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不仅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掌握水平的培训,同时加强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进而减少护理过程中因操作导致的失误。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病区环境进行熟悉掌握,同时了解产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加强对相关仪器使用情况的熟练度,且学会保养。此外,加强护理人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沟通能力进行培训,尽量较少医护患纠纷的发生。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从身心上实施护理,对于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及时干预,疏导其烦躁不安状态,增加其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家属进行相关的教育,指导家属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护理干预,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评分≥90分表示非常满意,评分60~90分表示满意,评分<60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组患者实施应急措施干预结合常规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8.3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满意度为8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7,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

2.2 两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为(19.32±4.01)h,观察组为(32.21±6.5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5,P<0.05)。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7,P<0.05)。

3 讨 论

妇科是临床上的重要科室,患者人数较多,导致护理工作比较繁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同时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各个环节的护理质量,进而减少临床护理的风险,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普通的护理已无法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随着近年来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模式有了新的变化。应急措施是近年来用于妇产科临床上效果较为显著的一种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护理技巧等多方面的培训,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尽可能的减少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风险[4]。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22例妇产科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析探讨应急措施干预对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应急措施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下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更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 萨仁高娃.常规护理模式加应急措施在预防妇产科风险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56):242.

[2] 张红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急措施和安全措施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0):256.

[3] 冯晓慧.应急措施结合常规护理在妇产科护理风险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4):43-44.

[4] 覃文婕,王俊萍.应急措施结合常规护理在妇产科护理风险预防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3):70-71.

R248.3

B

ISSN.2095-8803.2017.21.153.02

猜你喜欢

妇产科应急常规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常规之外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别受限于常规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