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老年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患者应用效果

2017-10-26吕肖霞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耳鼻喉内窥镜负面

吕肖霞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鼻咽喉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心理护理在老年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患者应用效果

吕肖霞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鼻咽喉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患者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耳鼻喉科2016年6月~2017年3月接收的行耳鼻喉内窥镜检查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检查后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老年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检查的顺利实施。

心理护理;老年;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效果

耳鼻喉内窥镜是五官科常见的检查诊断工具,其具有无辐射损伤的优点,经电脑全程控制镜面温度及探查位置可避免黏膜灼伤,且不对纤毛上皮组织形成破坏,临床上受到患者及医生的青睐。耳鼻喉内窥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检查过程中有一定的创伤,患者由于对检查方案的陌生及病情的担忧,检查前后均会出现一定的负面情绪[1]。不良情绪势必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治疗依从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耳鼻喉科2016年6月~2017年3月接收的行耳鼻喉内窥镜检查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先后顺序采用奇偶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1.6±6.2)岁,基础疾病:糖尿病9例,高血压13例,高血脂11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71.9±6.8)岁,基础疾病:糖尿病8例,高血压12例,高血脂1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包含检查过程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检查配合要点指导,检查后的健康宣教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 焦虑 检查全程中给予恰当亲切的称呼,如阿姨、叔叔、先生、女士等,让老年患者检查全程中获得足够的尊重感,其次针对老年患者检查前的焦虑心理给予耐心的开导,详细了解其焦虑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的给予解释、说明及鼓励,如部分患者担忧耳鼻喉内窥镜可能不清洁,检查后导致感染,护理人员则耐心的说明耳鼻喉内窥镜均经严格的消毒,符合医疗器械清洁的相关规范,无需担忧;② 恐惧 常见于经历不良生活事件的老年患者,表现为担忧检查过程中的疼痛、担忧检查后诊断为肿瘤、对自身身体状况不自信,引发的恐惧心理。护理:护士充分利用自我专业素养,面带微笑介绍自己及检查医师的诊疗技术水平,减轻患者由于担忧疼痛而出现的恐惧心理;另外护理人员积极鼓励患者勇敢的接受耳鼻喉内窥镜检查,介绍该检查方式的准确性,打消部分患者由于担忧误诊为肿瘤产生的恐惧心理。③ 担忧 部分老年患者担忧接受耳鼻喉内窥镜检查后可能出现的咽喉部肿胀、恶性、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担忧残留的麻醉药物导致的抵抗力下降、认知障碍或情绪障碍等;护理人员耐心的给予解答,告知耳鼻喉内窥镜检查不良反应十分轻微,不会对认知功能、情绪功能造成不利影响,检查后按照相关指导可在数日内恢复检查前身体状况。

1.3 评价指标

采用zung编制[2]的焦虑(sas)及抑郁量表(sds)评估2组患者检查前及检查后的心理状况,sas及sds量表均为正向评分,得分越高提示负面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检查后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检查前及检查后的心理负面情绪比较(±s,分)

表1 2组患者检查前及检查后的心理负面情绪比较(±s,分)

组别 n SAS SDS检查前 检查后 检查前 检查后对照组 25 54.8±7.2 53.9±6.8 56.9±7.5 52.5±6.7研究组 25 55.1±7.5 48.1±5.7 57.3±7.7 49.7±6.2 x2 1.171 3.927 1.028 4.198 P 0.462 <0.001 0.488 <0.001

3 讨 论

耳鼻喉内窥镜凭借着疼痛少、安全、有效等优点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好评。对多数未曾接触耳鼻喉内窥镜检查的患者而言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担忧、焦虑及恐惧感,对检查方式及检查过程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3]。老年患者由于慢性基础疾病、医学知识的匮乏,心理负面情绪表现的更为明显,不良情绪不仅降低患者配合检查的依从性,影响检查效果,亦会对检查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实施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检查后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患者的负面心理状况。老年耳鼻喉内窥镜检查患者检查前表现为不同的心理状况,检查前经沟通了解负性情绪的具体表现及产生的原因,检查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尽可能协助患者保持心理舒适,有助于检查的顺利实施。

[1] 赵 敏.心理护理对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569,572.

[2] 陶 丽.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术后疼痛程度观察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229-230.

[3] 马 静,万艳慧,赵 乐,等.经单鼻孔入路内窥镜下切除垂体瘤围术期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961-963.

R473.76

B

ISSN.2095-8803.2017.21.150.02

猜你喜欢

耳鼻喉内窥镜负面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