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2017-10-26张秀娟罗文燕黄秀娟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尿量尿潴留盆底

张秀娟,罗文燕,黄秀娟

(1.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二科,广东 佛山 528000;2.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病区,广东 佛山 528000)

早期康复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张秀娟1,罗文燕2,黄秀娟2

(1.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二科,广东 佛山 528000;2.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病区,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妇科2016年6月~2016年12月妇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研究组首次拔管后残余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残余尿量,降低尿潴留发生率。

早期康复护理;妇科恶性肿瘤;尿潴留

手术是妇科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手术治疗可能引发系列并发症,如术中对支配膀胱神经,主韧带、部分输尿管外伸神经纤维及盆腔盆从神经造成损伤,引发术后尿潴留。文献[1]报道显示,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率高达7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高达7.5%~44.9%[2]。尿潴留发生后增加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降低治疗信心及配合依从性,生活质量较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妇科2016年6月~2016年12月妇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34~51岁,平均年龄(45.7±5.9)岁,体重指数18.8~25.7 kg/m2,平均(21.3±1.7)kg/m2;疾病诊断:宫颈癌28例,子宫内膜癌12例,其它3例;术式:广泛全子宫切除31例,全子宫次切除术12例;研究组患者中年龄28~49岁,平均年龄(45.2±6.2)岁,体重指数19.0~25.2 kg/m2,平均(21.5±1.9)kg/m2;疾病诊断:宫颈癌30例,子宫内膜癌9例,其它4例;术式:广泛全子宫切除29例,全子宫次切除术14例。2组患者在年龄、BMI指数、疾病诊断及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式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7~14 d,指导患者多饮水,2000 ml/d,尿管拔除后,交代患者2小时内服用温开水500 ml后有尿意即鼓励其自主排尿,指导其排尿时主动收缩膈肌、腹肌及盆底肌,适当用力经腹压行排尿动作,直至排尿完毕,记录尿液的量,待患者自解2~3次小便后,通过导尿术或B超检查膀胱的残余尿量,如多于100 ml时为尿潴留,需及时重置尿管。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内容有① 盆底肌肉锻炼 入院时由责任护士指导其实施盆底肌肉收缩、放松锻炼及间歇性排尿训练。盆底肌肉收缩、放松锻炼:指导患者吸气时将尿道、会阴及肛门尽力收缩5~10 s,呼气时保持均匀,间隔5~10 s后重复上述动作,连续进行15~20 min,每日早、中、晚各进行3次。术前自主排尿间断训练:排尿分为2~3次排尽,锻炼患者膀胱内外括约肌及逼尿肌的收缩及协调功能。② 多功能治疗仪 术后3 d采用多功能治疗仪对患者实施盆底康复治疗,以低度电流强度开始治疗,问询患者耐受程度,后逐渐调制中档,以可引起患者肌肉收缩但无刺痛感为宜,治疗时间15~20 min,每日2次;③ 心理指导 术后尿管拔除后,部分患者由于害怕疼痛不敢自行排尿,导致尿潴留,护理人员耐心的向其宣教疾病相关知识,着重强调术后尿管拔除后,通过吞服温开水、聆听流水声,在充分确保患者隐私情况下,鼓励其自主排尿。并向其介绍成功的患者进行交流,树立信心。

1.3 评价指标

① 尿潴留(术后不能自行排尿,或者虽然可以自行排尿,但残尿量≥100 ml);② 首次拔管后残余尿量;③ 尿路感染。

1.4 统计学放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首次拔管后残余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尿潴留及尿路感染发生率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早期康复护理后,研究组首次拔管后残余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减少首次拔管后残余尿量。时丽萍[3]通过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应用,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妇科恶性肿瘤尿潴留发生是诸多因素共同产生的结果,手术因素包含:术中对支配膀胱神经,主韧带、部分输尿管外伸神经纤维及盆腔盆丛神经造成损伤;非手术因素包含: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担心并发症,害怕自主排尿疼痛。本研究中早期康复措施包含盆底肌肉锻炼、多功能治疗仪及心理干预,早期的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促使患者主动收缩盆底肌肉提高尿道闭合压力,加强尿道阻力,对抗逼尿肌的抑制,改善膀胱顺应性;间歇性排尿策略更为符合人体生理特点,通过间歇性排尿策略可进一步增强逼尿肌的生理功能,间歇性导尿后膀胱壁压力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导至排尿中枢,产生尿意,促进拔尿管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多功能治疗仪通过中频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及支配神经,经神经反射逐步增强尿道括约肌的收缩,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心理干预则是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排尿心理负担,经心理层面的指导提升自主排尿的依从性及信心。

[1] 王 平.宫颈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2,6(8):262-263.

[2] 李荣霞,刘志霞,纪彩卿,等.低频脉冲电刺激骶部穴位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10):1065-1067.

[3] 时丽萍,徐海艳,李巧玲,等.早期综合康复介入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3,28(1):22.

R694+.55

B

ISSN.2095-8803.2017.21.146.02

猜你喜欢

尿量尿潴留盆底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