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产后出血性休克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7-10-26陈建丽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限制性休克液体

陈建丽

(惠东县人民医院产科,广东 惠州 516300)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产后出血性休克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陈建丽

(惠东县人民医院产科,广东 惠州 516300)

目的 观察产后出血致休克应用限制性液体行产妇复苏及对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4例产后出血致休克产妇,依据复苏方式不同分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液体复苏,研究组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分析两组休克情况和凝血功能。结果 研究组休克产生的总并发概率2.13%(1/47)低于对照组并发症25.53%(12/47)的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PTT(28.77±3.56)s、TT(17.83±2.56)s、PT(10.97±1.01)s与FIB(2.89±0.87)g/L在治疗12h后的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出血致休克应用限制性液体行产妇复苏有效维持机体循环,降低休克对产妇机能影响,减少并发症,且保障产妇分娩后的凝血功能完整。

限制性液体复苏;产后出血性休克;凝血功能

产后出血致休克是产科临床高危病症,是产妇分娩死亡的主要原因,液体补充是帮助早期休克产妇过渡分娩的应急方式[1]。为了提升复苏效果,研究产后出血致休克应用限制性液体行产妇复苏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4例产后出血致休克产妇,依据复苏方式不同分对照组(47例)与研究组(47例)。对照组年龄在23~34岁,平均年龄(26.87±4.11)岁,体重58~72 kg,体重平均值(65.84±3.11)kg,产后出血原因:胎盘早剥出血19例,子宫收缩乏力出血19例与前置胎盘出血11例;研究组年龄在24~35岁,平均年龄(28.16±3.82)岁,体重60~75 kg,体重平均值(67.21±3.06)kg,产后出血原因:胎盘早剥出血12例,子宫收缩乏力出血22例与前置胎盘出血15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液体复苏,在产妇休克时迅速进行1500ml林格液体补充,液体输送速度需高于15.00 ml/min,且在静脉以同血型血样补给。当产妇动脉平均压在70 mmHg以上后适量减速输液。

研究组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搭建静脉通道两条,分别进行晶体和胶体两种液体输注,根据产妇血压变化限制体液输送量高于8.33 ml/min。当产妇动脉平均压在70 mmHg以上后输液速度降至1.67~8.33 ml/min,保障收缩压在40~70mmHg区间。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休克情况以器官多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与呼吸窘迫急性综合征(ARDS)的并发情况判断休克后产妇复苏影响;凝血功能依治疗后抽取血样进行凝血检验,测定的凝血因子指标有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与纤维蛋白原(FIB)[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休克情况对比

研究组休克产生的总并发概率2.13%(1/47)低于对照组并发症25.53%(12/47)的总发生概率(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休克情况对比( ±s,n=47)[n(%)]

表1 两组休克情况对比( ±s,n=47)[n(%)]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 5

?

2.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研究组APTT、TT、PT与FIB在治疗后各时间段的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情况(P<0.05),详见表2。

±s,n=47)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x

3 讨 论

产后出血以迅猛高量的血液流失为临床主要表现,导致致产妇出现休克症状,循环系统被破坏后会出现全身性病理反应。观察记录表明,研究组休克产生的总并发概率2.13%(1/47)低于对照组并发症25.53%(12/47)的总发生概率。补液复苏是产后常用的急救方式,限制性补液可以组建修复产后机体代偿,弥补血液中氧气的缺失,减少自由基的释放和沉淀[3]。且通过输注速度调整产妇血压值,维持分娩后产妇血压恒定,降低病灶持续失血阻碍呼吸的可能性,充分发挥液体输送的功效,达到复苏的理想效果[4]。限制性输液将血管内集中在,帮助血管容量的扩张,增强回心血量,有助于缺血的器官组织行正常的血液灌注,逐渐恢复器官功能,避免损伤加重的形成功能障碍[5]。

产后出血致休克造成产妇机能负荷增强,血液持续丢失可能引起器官或细胞缺氧,造成酸中毒出现凝血障碍[6]。研究组APTT、TT、PT与FIB在治疗后各时间段的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情况。分析原因可能是,限制性液体帮助细胞膜增加负电荷,防止血细胞在血液中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促使血液循环稳定,且不会降低产妇血液中凝血成分,血液中凝血阻止因素减少,进而提升产妇凝血功能。产妇在大量失血致休克后,体内大量血小板、FIB等因子随流失的血液脱离,造成产妇凝血性能减弱,传统液体复苏在产妇休克后向静脉输送大量血红浓缩细胞,进一步稀释产妇体内的凝血因子,存在血液再次丢失形成血流恶性循环[7]。限制性液体行产妇复苏,长时间维持产妇血液内血浆停留,帮助血浆提高渗透性,增强回流的组织液,促进血容量增加[8]。因为研究的环境限制,尚未对产后出血致休克应用限制性液体行产妇复苏后产妇的心率变化作出分析,需待临床检测实验进一步探究和验证。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致休克应用限制性液体行产妇复苏有效维持机体循环,降低出血造成的产妇机能损伤,减少休克影响的并发症状,且保障产妇分娩后的凝血功能完整,提升产妇预后情况。

[1] 张映坤,崔秀平,孙 电,等.非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7,41(1):34-35.

[2] 曾凡源,邓曾斌,胡民坚,等.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1):51-52.

[3] 魏思慧.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体会[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4,(5):22-23.

[4] 罗艾云.产科出血性休克的治疗措施[J].北方药学,2014,(7):173-173.

[5] 扈丽媛,焦海涛.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严重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4,(z1):14-15.

[6] 赵 军.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24):4773-4774.

[7] 蔡 菁.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5):44-45.

[8] 尤建权,于 情,戴佳文,等.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10):1301-1303.

R714.46+1

B

ISSN.2095-8803.2017.21.128.02

猜你喜欢

限制性休克液体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液体压强由谁定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骨科手术术中限制性与开放性输血的对比观察
髁限制性假体应用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层层叠叠的液体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