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祛瘀中药的药性及炮制方法研究

2017-10-26陈庆华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药性桃仁药效

陈庆华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南区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14)

活血祛瘀中药的药性及炮制方法研究

陈庆华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南区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14)

目的 研究活血祛瘀中药的药性及炮制方法。方法 对活血祛瘀中药的药性及炮制方法进行研究,基本材料包括玉米粉、蔗糖、酵母膏、K2HPO4、600g红花,种子培养基为Luria-Bertani。结果 中药炮制对药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在炮制前后药效差异有所不同。结论 在活血祛瘀中药中,植物类中药多见于温性药物,平性、寒性药物其次。从总体上分析,活血祛瘀中药不仅可以治疗寒证,还可以治疗热证,这一类药物均属于苦味药,活血祛瘀中药主体为辛味药,说明活血祛瘀中药可以达到行气血、苦泄以及通下的效果,所以在临床研究中应注重炮制处理的科学性,以中药炮制工艺为准,在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疗效,并使其毒性降低。

活血祛瘀;中药药性;炮制方法;研究

在中医治疗中,中药作为物质基础占据重要地位。在中药用药过程中,中医通常将其组成复方,但炮制品的选择则需要以组方需求为依据进行确定,而炮制方法的差异也影响着功效[1]。基于此,本文对活血祛瘀中药的药性及炮制方法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基本材料包括玉米粉、蔗糖、酵母膏、K2HPO4、600 g红花,种子培养基为Luria-Bertani。

1.2 方法

将已经经过干燥处理的红花予以粉碎处理,然后通过120目筛作过滤处理,将经过处理的红花治愈发酵培养基中,对其予以灭菌处理,计算种子液接种量,按照比例将其置于发酵培养基中,同时通过振荡摇瓶对其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45小时。择取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感染患者62例进行研究,随机将所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以桃仁原品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以酒炒桃仁进行治疗,对炮制前后药效差异进行分析和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中药炮制对药性产生的影响

对比浓度相同的红花水浸液与浓度不同的红花样本种子,并经过抗羟自由基氧化活性测试,发现种子可以使红花抗氧化活性增强,相比于S0,S1与S2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更高,红花得到发酵处理之后,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得到提升。S0为(44.7±0.49)、S1为(51.12±0.67)、S1为(71.12±0.45)、H1为(12.56±0.23)、H2为(31.20±0.31)。

2.2 炮制前后药效差异比较

酒炒桃仁可以起到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的效果,据临床实践表明,桃仁通过酒炒处理之后可以抑制腹泻与呕吐等症状。经过炮制的桃仁药效可达到100%,相比于未经过炮制处理的桃仁原品临床效果更佳,炮制前后药效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炮制前后药效差异比较

3 讨 论

活血祛瘀中的活血与祛瘀分别是指血液良性循环以及淤血消散,这是针对由于血液循环瘀滞而引起血瘀证患者来说的。据临床研究指出,血瘀证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病变发展期间会有血瘀病理变化,活血祛瘀治疗也因此而引起广泛关注[2]。同时,因临床对中药的研究逐渐深入,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重点研究内容。当前,活血祛瘀中药主要包括红花、桃仁、川芎、丹参、苏木等。

炮制原理指的是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及作用,在相关工艺条件下,炮制期间中药出现的物理及化学改变,同时也涉及到因这些变化所带来的药理作用变化及临床价值[3]。目前中药的炮制已得到临床证实。在饮片切制之后,多数中药材尚需炮制才能应用,炮制是使临床中中药应用得到满足的有效方式。可以通过以下炮制方法对活血祛瘀中药进行处理:①炒法。此种炮制方法可以使药物毒副作用减轻,同时使临床效果增强。以苍耳子为例,将苍耳子置于炒锅中,用中火炒,待其颜色变为焦黄色,其刺呈现出焦状时将其去除,最后筛净即可用药。②炙法。此种炮制方法可以改变药物药性,使活血祛瘀效果增强。以川芎为例,取川芎片用黄酒喷淋,搅拌均匀之后予以微闷润处理,使其吸收黄酒,然后置于铁锅中进行炒制,用文火炒,待其干燥且颜色加深即可停止,将药物取出后放凉,筛除碎屑即可用药。③盐制法。此种炮制方法可以增强药效,缓和药物的辛性及燥性,增加其滋阴降火效果。以桃仁为例,先将桃仁洗净,然后置于铁锅中,用文火炒,待其变色即可停止,然后在经过炒制的桃仁上喷淋盐水继续炒制,待其干燥之后,将药物取出放凉,筛除碎屑即可用药。

红花属于双子叶植物,味苦,药性温和,临床中通常在肺经中应用。在未炮制之前,红花具有明显的消风止痒效果,但经过炮制的红花不仅保留了止痛祛瘀的效果,同时降低了毒性作用。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炮制的红花可以达到100%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桃仁属于蔷薇科植物,性味苦、甘、平,临床中通常在肝经、心经、大肠经中应用,具有活血祛瘀、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经过炮制的桃仁可以增强其活血祛瘀效果,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桃仁原品治疗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0.65%,而应用酒炒桃仁治疗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100%,由此可见,经过炮制处理的中药药性可得到增强。

[1] 石 瑞.浅析中药归经与炮制[J].陕西中医,2010,31(3):357.

[2] 丁 霞.中药炮制减毒方法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8):80-81.

[3] 赵建一.对中药炮制的目的与原理的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8):35-36.

R285.1

B

ISSN.2095-8803.2017.21.028.02

猜你喜欢

药性桃仁药效
桃仁和酒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不同产地桃仁和山桃仁的微性状鉴别
桃仁高粱粥治好我的瘙痒症
药效
嘴唇干裂用桃仁
几种杀菌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改进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在可用输电能力计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