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纺织原料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7-10-12钟佳宜

广东农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亚麻丝绸原料

钟佳宜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农业纺织原料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钟佳宜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棉花、毛皮、麻类、丝绸是纺织行业中天然纤维的重要来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产业,也是纺织行业的重要原料。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纺织大国,国际贸易地位也逐年升高。但棉花、毛皮、麻类、丝绸产量却呈现降低趋势。对我国重要的农业纺织原料产业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探究当前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

农业纺织原料产业;农产品;对策

Abstract:Cotton,hemp,silk,fur 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natural fiber in textile industry,are important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also are important raw materials in textile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China has become a big textile country,and th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also increased year by year. But cotton,hemp,silk,fur production decreases. This paper made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important agricultural textile raw materials industry,explored the common and individual problems existing at present,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agricultural textile raw materials industry;agricultural products;countermeasures

棉花、毛皮、麻类、丝绸是纺织行业中天然纤维的重要来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产业,也是纺织行业的重要原料。近年来,我国主要的纺织产品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产量已居世界第1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纺织大国,国际贸易地位也逐年升高,2015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已经上升至38.6%。由于棉花、毛皮、麻类、丝绸生产受土地资源限制,产量呈现降低趋势。但是,天然纤维与人体契合舒适,同时符合了当前人们对生态与绿色的追求,最重要的是,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天然纤维已不仅仅是相关产业获得的唯一经济价值,附加值不断增加。本文对我国重要的农业纺织原料产业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探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农业纺织原料产业现状

1.1 棉花

棉花一般认为由3条途径传入我国,一是经过印度经东南亚传入我国的海南岛及两广地区,二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我国云南地区,三是由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但传入中原地区一般认为是唐宋时期。纯棉材质的衣服具有吸汗、贴身舒适、透气性好等特点,对于敏感肌肤或儿童细嫩的皮肤都不会造成伤害,在这些方面棉织物优于毛织物和麻织物。

棉花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长期是我国的重要产业,目前已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平原和西北内陆棉区三大主要产区。长期以来,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在500万hm2,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峰值、592.6万hm2,之后持续下降,2016年播种面积降至337.6万hm2。与播种面积相对应的是,产量也呈现相应趋势。近10年来,国内棉花产量逐年降低,继2007年达到762.4万t的峰值后,产量逐年下降,2015年仅 534.3 万 t[1-2]。

为稳定棉花生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棉花生产。2010年,由于我国棉花价格骤降,为了保护棉农利益和稳定市场,国家于2011—2013年采用了临时收储价格,2011年收储价格为1.98万元/t,2012—2013年为2.04万元/t。2014年后采取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即如果棉花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则国家不采取干预措施;如果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则以补贴的形式给予棉农。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2017年棉花面积增加,6月21日全国实播数据显示,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花实播面积分别增加9.2%、8.0%、5.8%[2]。

1.2 丝织物

蚕丝是我国最值得骄傲的优良纺织材料,其发现与利用是中国服装史上极其重要的成就,是对世界服装和纺织业的一项伟大贡献。丝最早来源于野蚕,后来野蚕经过饲养,成为驯化的家蚕。从家蚕身上抽出的丝比野蚕长100倍,于是养蚕为丝织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我国养蚕取丝最早始于何时,历来说法不一,从考古材料中推断,6 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对蚕有所认识,约于4 000年前则因更加了解而加以利用,织成丝帛[1]。蚕丝不仅富有光泽,其抗皱性强且纤维纤细,用蚕丝织造的服装面料柔软轻薄又透气,丝绸服装且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因此我国古代的丝织品深受周边各国人士的喜爱,通商不断,并由此开辟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3]。

近年来,我国桑蚕业发展较为稳定。2010—2015年,桑蚕茧产量分别为80.0万、83.6万、83.1万、81.7万、81.9万、82.4万t。2016年全国桑园面积79.3万hm2,桑蚕茧发种量1 564万张,桑蚕茧产量62万t,分别比上年下降3.4%、1.8%、1.2%。由于价格上升,桑蚕茧收购均价为3.836万元/t,上涨12.9%;同时由于技术改进,生丝产量略增、达到15.7万t。

1.3 毛织物

毛料属于动物纤维,最早采集于野外动物,后以驯化饲养的牲畜为主,毛原料经过人们的加工,慢慢地形成了以羊毛为主的毛织物。我国是世界上手工毛纺织业发展较早的国家,青海都兰诺木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一块毛布和一块毛毯的残片,经线粗0.8 mm,纬线粗1.2 mm,表明4 000多年前我国已具有一定的毛纺织水平[4]。

我国毛纺织产业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最大产区,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首位,其后依次是陕西、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

我国的毛织物原料主要包括绵羊毛、山羊粗毛、山羊绒3种。其中,2010—2015年绵羊毛产量分别为38.68万、39.31万、40.01万、41.11万、41.95万、42.75万t,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山羊粗毛产量分别为4.27万、4.40万、4.39万、4.19万、4.00万、3.70万t,总体在4.0万t左右波动;山羊绒产量分别为1.85万、1.80万、1.80万、1.81万、1.93万、1.92万t,稳中有升态势较为明显。

1.4 麻织物

麻是最早被发现和利用的纺织材料,包括大麻、苎麻、青麻等,以苎麻的质量最好,其纤维坚韧且细长,由于其抗湿、耐腐性和散热性好,因而成为后来各个时期纺织中广泛使用的服装原料[4]。我国的麻织及时已有6 000多年的历史,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和吴兴钱山漾新石器遗址均发现过苎麻织物残片。

麻类曾经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1985年播种面积曾高达123.1万hm2,其中黄红麻99.2万hm2。但后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05—2015年种植面积分别为33.5万、28.3万、26.3万、22.1万、16.0万、13.3万、11.8万、10.1万、9.2万、8.6万、8.1万hm2,黄红麻种植面积分别为3.1万、3.1万、3.3万、2.6万、2.4万、1.9万、1.9万、1.8万、1.7万、1.4万、1.3万hm2,产量分别为110.5万、89.1万、72.8万、62.5万、38.8万、31.7万、29.6万、26.1万、22.9万、23.1万、21.1万t,黄红麻产量分别为8.3万、8.7万、9.9万、8.4万、7.5万、6.9万、7.5万、6.9万、7.5万、6.8万、6.1万、5.6万、5.3万t。

我国纤维亚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其中黑龙江是最大产区,约占全国70%产量,其次是新疆、内蒙、吉林、辽宁、甘肃等省(区)。我国亚麻纺织原料近50%仍需进口。加入WTO之后,我国亚麻纺织加工业迅速发展,而且增速一直较高,已成为世界麻纺织大国,亚麻纺织企业也快速增多,我国的麻纺纤维加工量约占全球的12%。近年来,我国的亚麻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从工艺技术研究、装备等方面入手进行优化,涌现出金鹰、金达、雪鸟、泛佳等一批优秀企业[5]。

2 存在问题

2.1 共性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面临四大共性问题。一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使得粮食生产的空间越来越小,进而导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导致原材料供应不足;二是耕地质量退化,我国耕地普遍缺少有机质和微量元素,产量较低;三是规模经营较差,除西北棉产区实现了规模经营外,其他原料产业均面临此类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如2012年湖南安乡县种植的棉花品种超过100个,导致棉花品质下降,增加了棉企的生产成本;四是生产成本上升、收益较低,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尤其是棉花、蚕茧、羊养殖等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导致收益持续下降,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

2.2 个性问题

2.2.1 棉花产业 近年来,我国棉花产业在共性问题存在的基础上,还呈现很多个性问题,如棉花收储陷入两难境地、国内外棉价差别较大、政策尚需完善、产业链亟待健全、高端产品不足等。

2.2.2 蚕桑丝绸产业 在农业环节,蚕桑生产单家独户种植饲养方式较普遍,依然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工业环节,丝绸加工生产设备比较落后,丝绸终端产品质量较差,国际自主品牌的丝绸产品较缺乏,国内消费潜力有待挖掘等[6]。

2.2.3 麻产业 麻纺织行业是中国传统的纺织行业,尽管在整个纺织行业中所占比重较低,但是亚麻纺织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相比国外,我国的亚麻产业仍有欠缺,比如:对原料进口依赖度较高、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投入较少,技术装备相对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7]。

2.2.4 毛纺织产业 目前我国毛纺织产业还存在着如下问题:政府对毛纺织产业的地位认知不够,支持政策不完善;行业发展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链不完善,园区发展出现障碍;体制矛盾依旧存在,民营企业发展步履维艰等。

3 对策建议

3.1 以价格体制改革带动棉花产业发展

为了推进我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须解决如下问题:一是完善棉花的价格体制;二是推广标准化的棉花种植,提高机械化水平;三是全面推广抗棉铃虫棉花品种的种植,提高优质棉花产量;四是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专业服务水平等。

3.2 以增加附加值带动蚕桑丝绸产业发展

为使蚕桑丝绸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确保我国丝绸在国际市场保持垄断地位,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培育大型蚕桑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蚕桑产业规模化生产;第二,研发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设备,达到种桑养蚕省力增效的目的;第三,研究蚕和桑的多元化利用,做到一二三产融合,提高蚕农收入;第四,改进丝绸加工设备,提高丝绸终端产品质量;第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知名国际品牌,增加丝绸产品附加值;第六,挖掘国内丝绸消费潜力,扩大丝绸的消费总量等。

3.3 推动产业集群带动毛纺织产业集群

一是加大对毛纺织服装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二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实施轻纺工业园区示范项目,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四是建立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五是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只有如此,传统的毛纺织产业才能重唤生机[8]。

3.4 增强创新能力带动亚麻产业发展

我国的亚麻产业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强竞争力的民族品牌,降低原料进口依附程度,国内国外齐头并进。

[1] 徐爱武,黄萍,胡伟伟. 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中国棉花加工,2010(2):5-7.

[2] 程广燕,钱静斐,王东阳. 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及支持政策分析[J]. 农业经济,2015(5):3-5.

[3] 李建琴,顾国达. 基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优质蚕丝发展对策[J]. 中国蚕业,2017,38(2):1-7.

[4] 冯泽民,刘海清. 中西服装发展史[M]. 第2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5] 王玉富. 国内外亚麻原料种植与加工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麻业科学,2007,29(2):399-403.

[6] 范作冰,于威,顾国达.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丝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蚕业科学,2010,36(3): 564-570.

[7] 杨荣斌,李筱静,谭淑玲. 浅谈亚麻产业发展概况与前景[J]. 现代农业科学,2009(4):265-267.

[8] 朱长凯,郭伟,李斌. 毛纺织服装产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陕北地区为例[J]. 价值工程,2010(31):83-84.

(责任编辑 邹移光)

干旱胁迫对3种野牡丹科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内文第 49 ~ 56 页)图版

图1 3种野牡丹科植物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生长表现

3种生物源物质对黄瓜的促生与防病作用(内文第 96 ~ 103 页)图版

图4 连续施用2次生物源物质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野生鲫与养殖鲫肌肉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比较分析(内文第 135 ~ 138 页)图版

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textile raw materials industry

ZHONG Jia-yi
(College of Arts,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图2 野生鲫(A)与配合饲料养殖鲫(B)的肉粉颜色

S38;F307.5

A

1004-874X(2017)06-0169-04

钟佳宜.农业纺织原料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7,44(6):169-172.

2017-04-10

钟佳宜(1996-),女,在读本科生,E-mail:347128471@qq.com

猜你喜欢

亚麻丝绸原料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三)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二)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一)
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亚麻·亚麻
新申亚麻&孙林:亚麻时尚的民俗融合
“逐梦森林”:新申亚麻&孙林时装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