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T3综合征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变化

2017-10-11唐向明胡方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7期
关键词:血糖因子疾病

唐向明,胡方勇

(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 内三科,江苏 扬州,225000)

低T3综合征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变化

唐向明,胡方勇

(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 内三科,江苏 扬州,225000)

低T3综合征;血糖;血脂;炎症因子;内皮功能

低T3综合征(LT3)是以甲状腺激素严重的代谢紊乱和非功能性甲状腺疾病为特征,发病机制不详,与脱碘酶、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炎症因子以及氧化应激等因素可能有关。LT3是中国常见的疾病,对各种急慢性疾病产生不良的影响[1]。为探讨LT3在体检人群中的临床意义,作者采用ELISA方法分析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8月—2015年10月在本院体检中心发现的LT3患者37例(LT3组),年龄(50.2±10.6)岁,其中男4例,女33例。纳入标准:FT3低于正常值,FT4、TSH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甲状腺功能参考值范围:FT3为2.8~7.3 pmol/L;FT4为12~221 pmol/L;TSH 为0.27~4.4 μIU∕mL)。排除标准:① 甲亢或甲减;② 正服含碘药物;③ 存在严重疾病。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甲状腺功能正常,年龄(48.8±11.2)岁;男5例,女32例。2组均排除肿瘤、炎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1.2 方法

2组患者均先询问病史、体质量、血压,测身高,而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查血细胞分析、血生化(肝肾功能、血脂、胱抑素C、补体C1q、淀粉酶、血清铁、同型半胱氨酸、血糖)、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和HbA1c、hs-CRP 和vWF及胸片、B超[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男)或子宫附件(女)]、心电图、内外科、眼科、五官科检查交叉进行,B超查完后留尿常规。

2 结 果

2组一般资料比较(年龄、身高、性别、血压、体重、血细胞分析、血糖、总胆固醇、肝肾功能、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肾功能、胱抑素C、补体C1q、淀粉酶、血清铁、同型半胱氨酸、FT4、TSH、尿常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2组肿瘤标志物、胸片、B超、心电图、内外科、眼科、五官科检查均无特殊异常;2组HbA1c、TG、hs-CRP 和vWF的比较见表2。LT3组HbA1c、TG、hs-CRP和vWF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表2 2组HbA1c、TG、hs-CRP 和vWF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T3主要参与机体的代谢分解,血清T3表达水平的降低有利于减慢心、肝、肾及肌肉组织的代谢分解,系机体在疾病状态下出现的一种自然保护机制。研究[2]发现,LT3可能是疾病损伤所致,更是各种疾病的预后因子。本研究发现,较正常对照组TG、HbA1c、vWF和hs-CRP水平,LT3患者的TG、HbA1c、vWF和hs-CRP的表达明显异常。

LT3患者机体代谢活动与各系统功能下降,组织处于低应答状态,血脂、血糖分解、排泄减弱,影响脂糖代谢,但作者观察发现并非影响全部成分。LT3组空腹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bA1c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相对空腹血糖,HbA1c具有更多优势,如重复性更高,受应激和疾病影响更小,可在非空腹状态下测定,可用于评估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平均水平,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3]。徐小群等[4]研究发现,LT3组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及HbA1c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与本研究结果相符。LT3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个体饮食、行为习惯差异及样本量小有关),TG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TG血症不仅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对冠心病的预后及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5]。

hs-CRP为机体关键的炎性因子,反映机体低度炎症状态下的CRP水平,而CRP可激活补体、促进泡沫细胞形成、促凝和调节单核细胞聚集,是心肌梗死、脑梗死、周围血管病及血管病死亡危险因素的预测指标,尤其是在健康个体中[6]。本研究显示,LT3组hs-CRP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LT3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异常增高。vWF是评估血管内皮损伤的标志性因子,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病理情况下,vWF不但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还可支持凝血活化,进而促进高凝状态的形成,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预测[7]。本研究显示,LT3组vWF显著增高,表明LT3患者内皮功能受损。

作者发现,体检人群中的LT3患者年龄集中在50岁左右,以女性为主,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食欲减退、易出汗等症状,但又不够ICD-10抑郁症发作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8]也都小于17分,应属早期抑郁症。作者分析这部分体检人群正是因为抑郁倾向和(或)处于围绝经期,人体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发生紊乱[9],从而导致LT3的出现,也正是因为体内激素的紊乱,血脂、血糖代谢受到影响,并且刺激人体发生炎症反应和损伤内皮细胞,从而导致hs-CRP和vWF的增高[10]。

[1] 刘涛,彭亮,侯彦祥.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8):3546-3548.

[2] 葛红霞,祖凌云,高炜.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4,30(4):308-311.

[3] 桑震池,刘宗军,金惠根,等.HbA1c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程度的关联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4,30(1):14-17.

[4] 徐小群,钟兴,潘天荣.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的临床特点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6):675-677.

[5] 胡永昌,文小平,李荣成.三酰甘油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4,30(7):562-565.

[6] 朱海东,刘云.心脏神经官能症炎性反应因子与内皮功能的研究[J].武警医学,2014,25(7):685-686.

[7] 门剑龙,任静,赵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评估[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3):233-237.

[8] 唐时元,朱姝姮,龙虹宇,等.94例青海玉树地震伤员心理评估调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6):640-642.

[9] 杨真真,韩莉莉,杨彦春,等.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改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4):326-328.

[10] 钟兴,徐小群,杜益君,等.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低T3综合征与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2):41-42.

R 581

A

1672-2353(2017)17-227-02

10.7619/jcmp.201717086

2017-03-27

胡方勇

猜你喜欢

血糖因子疾病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