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C疗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中的价值

2017-10-11陈正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7期
关键词:降糖胰岛素泵高血糖

陈正方,宋 歌,裴 泂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熟,215500)

3C疗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中的价值

陈正方,宋 歌,裴 泂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熟,215500)

实时动态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3C疗法;价值

临床研究证实,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降低或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尤为重要。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1]显示,以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为目标的强化降糖治疗能显著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UKPDS后续10年随访结果[2]表明,在干预结束后10年,强化降糖治疗组的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减少15%,全因死亡率降低13%,微血管病变率减少24%。长期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血糖升高有关,更与血糖的波动性增大密切相关。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3]。因此,在控制血糖达标的同时,需减少血糖波动,减少低血糖的发生。3C疗法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患者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是为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工具[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按1999年WHO标准确定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7.5%、空腹血糖>8.0 mmol/L、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排除严重感染,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其他影响糖代谢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不能正常进食,无自主运动能力者。将上述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实时动态胰岛素泵治疗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Carelink管理软件分析系统联合应用,3C组]50例,包括男32例,女18例;胰岛素泵强化降糖联合血糖监测治疗组(CSII组)50例,包括男28例,女22例;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组(MDI组)50例,包括男30例,女2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给予饮食及运动教育,制定个体配餐方案及运动计划,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标(BMI)。入院次日抽取血样,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空腹及餐后2 h的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20×FCP/(FPG-3.5)。

3 C组使用美敦力公司生产的722胰岛素泵,同步开启CGMS功能,每日3餐前及睡前4次输入校对指血值,低血糖报警设为3.9 mmol/L,第1、2、3天高血糖报警分别设为16.9、13.9、11.1 mmol/L,报警时予调整胰岛素剂量。每日采用Carelink软件分析数据,记录低血糖次数,计算日内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高血糖曲线下面积。CSII组使用美敦力公司生产的712胰岛素泵,并佩戴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变化,每日应用MiniMed Solutions CGMS Sensor软件下载前1 d血糖图,记录相同指标,并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MDI组每日20:00注射基础胰岛素,三餐前予注射超短效胰岛素,同样佩戴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变化,记录相同指标。

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且高血糖曲线下面积≤2.2 mmol/(L·d)时认为血糖达标,记录血糖达标时所需胰岛素用量,实验结束,若超过7 d血糖未达标,实验结束。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三组间差异性比较用方差分析,两组间差异性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相关性分析先用直线相关分析,具有相关性的变量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计数资料的相关分析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组BMI、HbA1c、HOMA-IR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治疗后,3组血糖均值、血糖标准差及高血糖曲线下面积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见表2。3 C治疗组共发生低血糖6例,CSII治疗组共发生低血糖24例,MDI组共发生低血糖35例,3 C组低血糖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且CSII组低血糖发生例数显著低于MDI组(P<0.05)。3 C治疗组的血糖达标率为86%,CSII治疗组的血糖达标率为82%,MDI治疗组血糖达标率为72%。血糖达标时胰岛素总量比较,3组无显著差异(P>0.05),达标时胰岛素总量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β=1.408,P<0.05)。

表1 治疗前3组基线资料的比较

表2 治疗前后3组血糖指标变化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1。

3 讨 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2013年全球糖尿病在20~79岁成人中的患病率为8.3%,患者人数已达3.82亿,其中80%在中等和低收入国家,并且在这些国家呈快速上升的趋势[5]。在中国1.139亿糖尿病人群中,仅25.8%患者接受降糖治疗,已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超过60%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7%)[6]。

持续性高血糖导致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血糖波动也与之相关[7],而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延缓其发展,因此血糖控制显得尤为重要。3C疗法将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Carelink管理软件分析系统联合起来,及时获得血糖信息,将血糖监测与控制很好地结合起来。作者发现,治疗后3组患者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及高血糖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优于治疗前,3C组在降糖方面较其他2组并无显著优势,但在安全性性上有显著优势,低血糖的发生率较其他2组低。

反复低血糖、波动性高血糖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甚至高于持续性高血糖,低血糖反复发作、血糖波动越大,并发症发生率越大,预后越差,患者生活质量差,生存寿命缩短。3 C疗法能够安全平稳降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比较患者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发现,日胰岛素总量与HbA1c呈正相关,与UKPDS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提示随着患者血糖水平增加,日胰岛素用量增加。总之,3 C疗法能够安全平稳降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Colwell J A.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type Ⅱdiabetes:ration ale and collaborative clinical trial results[J].Diabetes,1996,45 (Suppl 3):S87-90.

[2] Gore M O,McGuire D K.The 10-year post-trial follow-up of the 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cardiovascular observations in context[J].Diab Vasc Dis Res,2009,6(1):53-5.

[3] Johnson E L.Glycemic variability:too often overlooked in type 2 diabetes?[J].J Fam Pract,2010,9(8):1001-1008.

[4] 徐岩,李春霖,李剑,等.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泵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2):121-123.

[5]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 Diabetes Atlas[M].6thed.Brussels: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2013:1.

[6] Xu Y,Wang L,He J,et 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 [J].JAMA,2013,310(9):948-59.

[7] Lachin J M,Genuth S,Nathan D M,et al.Effect of glycemic exposure on the risk of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revisited[J].Diabetes,2008,57(4):995-1001.

R 587.1

A

1672-2353(2017)17-191-02

10.7619/jcmp.201717069

2017-04-16

裴泂

猜你喜欢

降糖胰岛素泵高血糖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快乐降糖“穴”起来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降糖“益友”知多少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