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性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分析

2017-10-11吴清俊赵国栋吴维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7期
关键词:结肠癌开腹根治术

吴清俊,赵国栋,吴维剑

(1.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海南 定安,571200;2.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海南 海口,570100)

开放性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分析

吴清俊1,赵国栋2,吴维剑1

(1.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海南 定安,571200;2.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海南 海口,570100)

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手术;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风险因素

结直肠癌手术包括开放性结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研究[1]发现,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对机体炎性反应与免疫因子的刺激性更小,有利于早期肠道功能转复。本研究对开放性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放手术组35例与腹腔镜组35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已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远处转移;术前接受过放化疗治疗;合并其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开放手术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5~75岁,平均(65.5±8.6)岁;疾病类型:直肠癌15例,右半结肠癌10例,降结肠癌5例,乙状结肠癌3例,横结肠癌2例;Ducks 病理分期:A期10例,B期20例,C期5例。腹腔镜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4~75岁,平均(65.8±8.5)岁;疾病类型:直肠癌16例,右半结肠癌9例,降结肠癌5例,乙状结肠癌3例,横结肠癌2例;Ducks 病理分期:A期9例,B期20例,C期6例。2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Ducks 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术前均常规进行肠道准备,术中采用硬膜外全麻,选择适当的手术体位[2]。开放手术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联合标准开腹根治术规范实施手术,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建立人工气腹,控制气腹压力在12 mmHg,根据完整结直肠系膜切除术原则将肿瘤切除[3]。首先游离血管,之后予以夹闭与切断,清扫区域淋巴结,肠管游离后在体外取小切口完成切除与吻合[4]。2组均由同一名医师进行手术操作。

1.3 观察指标

① 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创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腔脓肿、泌尿系统感染、吻合口漏、菌血症[5]。② 分析所有术后并发症患者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输血率、术中失血量与手术时间。③ 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率[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腹腔镜组术后发生创口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1例,腹腔脓肿0例,泌尿系统感染0例,吻合口瘘0例,菌血症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开放手术组术后发生创口感染4例,呼吸道感染2例,腹腔脓肿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菌血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有并发症患者年龄、输血率及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5),见表1。腹腔镜组中有并发症患者术中失血量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无并发症患者输血率、术中失血量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见表2。

表1 术后并发症患者的风险因素分析

与有并发症组比较,*P<0.05。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对比

与腹腔镜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广泛应用,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美观度佳等优势[7]。其安全性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8-9]。

有研究[10]指出,腹腔镜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18.7%~29.0%,而经过良好训练的操作医师可将术后并发症降至3%。本研究中,腹腔镜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的28.57%(P<0.05)。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技术切口小,几乎未对肠道造成污染,显著降低了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有并发症患者年龄、输血率及术中失血量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5)。说明年龄、输血率、术中失血量与手术时间均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学者[11]发现,虽然腹腔镜手术较开放手术的时间更长,但失血量少。本研究中,腹腔镜组有并发症患者术中失血量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无并发症患者输血率、术中失血量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输血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开放手术中多数危险因素均与患者免疫失调与紊乱有关,其机制较为复杂[12]。腹腔镜手术中除了手术时间对并发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余因素均不存在[13]。腹腔镜手术创伤性较小,对炎症反应与免疫反应的影响更为轻微,所以减少了与免疫系统缺陷类相关的风险系数,如年龄、输血率等[14]。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时间相关,也说明了外科手术的复杂性,手术操作医师应不断完善操作技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预后效果[15]。

[1] 黄甫达,杨昌谋,郭俊宇,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Dixon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0(2):291-295.

[2] 雷磊.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25(2):182-183.

[3] 陈海明,陈福佳,王金重,等.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4,18(1):59-61.

[4] 曹金鹏,彭翔,李国新,等.新辅助治疗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中短期疗效[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2(4):442-446.

[5] 毛宏铭,王光远,武胜.影响结直肠癌腹腔镜辅助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32(25):3863-3867.

[6] 孙雪峰.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安徽医学,2014,30(5):667-669.

[7] 杨钰,姜春玉.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42(22):1990-1993.

[8] 张怀华,徐浩,戚兆营.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病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4):32-33.

[9] 李辉,惠广学,戴剑,等.开放性手术与腹腔镜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不同风险因素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6):921-924.

[10] 宗亮,陈平,赵伟,等.国内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3):648-652.

[11] 卞正乾,钟鸣,唐伟军,等.80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根治手术的围手术期安全性观察[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1):41-44.

[12] 戚仁华,张宏,杨正荣,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48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8):953-955.

[13] 邢小玲.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6):63-64.

[14] 周德全,徐亮.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切除术远期生存率和并发症的Meta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291-294.

[15] 万冰.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115-116.

R 735.3

A

1672-2353(2017)17-129-02

10.7619/jcmp.201717041

2017-03-01

海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课题(1506012234)

猜你喜欢

结肠癌开腹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