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语言艺术的运用

2017-09-30

文化学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教育者政治

刘 毅

(西藏农牧学院思政教研室,西藏 林芝 860000)

【文化与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语言艺术的运用

刘 毅

(西藏农牧学院思政教研室,西藏 林芝 860000)

语言艺术是指富有创造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它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运用语言表达艺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本文主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应用语言艺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语言应用艺术的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语言艺术

语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将语言作为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来对待,游刃有余地运用它,这样才能真正打动大学生。

一、语言艺术概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含义

语言,是人类因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创造地用来反映客观现实、交流思想感情的符号系统。语言艺术是指运用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现思想时达到的完美、具有艺术性的程度,简而言之,就是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完美语言表达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语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话语,并且这种话语往往具有明显的教育目的指向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为了表达特定的教育目的而采用的富有创造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方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用语,可以说它是一般交际语言的升华,在语言的层次、内容、技巧方面有着更多、更高、更强的要求。具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方向性和原则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现,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可以阐述其他社会形态、社会制度所坚持的政治观点,但一定要旗帜鲜明、态度明确,使学生有明确的自我认知。

2.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因为大学生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对于客观世界的评价往往感性多于理性,但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较常人又更广泛和深刻。基于这些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要求讲究情感性,具有针对性,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因人施言,因材施教,但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经常出现“灌而不进”的现象,导致教育缺乏实效性。语言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教育者的教学用语不仅能表现出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更表现着自身的人格力量,而卓越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理想的人格魅力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只有注重运用语言艺术,才能保证受教育者在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

3.具有逻辑性和时代性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不同于文学艺术课堂,对于语言运用最基本的要求是言简意赅、确切妥当、讲究逻辑。只有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言之有物才能做到严谨准确、规范标准,也只有这样的表达才真正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如果语言冗长拖沓、文白夹杂、前言不搭后语,说服力就会下降,也容易使教育对象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整个教育效果。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即时代性。它以当代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现状为基础来构建,与时俱进的内容决定了其语言表达上也要与时代接轨。同时,随着新时期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用语、简化用语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一大特色。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语言艺术运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已经有像苏霍姆林斯基和李燕杰等教育家对教育语言展开了广泛研究,但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应用艺术仍然存在着多种问题。

(一)语言内容上的缺陷

1.矫揉造作,缺乏情感的渗透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有感情的,这种情感对人的思想发展及外部行为的变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就会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感人心者,莫乎于情。”[1]这要求教育者的教学语言必须要做到以情动人,情感充沛的语言才具有渗透力,才能感动、激励学生,但是调查表明,大多数受教育者认为上政治理论课只是在欣赏一场没有任何戏剧色彩的小丑表演,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装模作样地把已经归纳成章的理论观点一次又一次地加以的重复,没有加入感情,根本感觉不到他们的热情。

2.大而化之,没有具体的针对性

新形势下,多元价值观造就了大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促使他们形成了对事物独特的认知和评价。然而,课堂上大多数教师总是习惯高高在上地说教,理论讲了一套又一套,眉飞色舞,却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想法,只是泛泛而谈,大而化之,自唱自的独角戏,不顾学生感受,给学生一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感觉。

3.腐朽僵化,不具有时代特色

语言具有与时代同行的适应性,“什么时代说什么话”。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语言表达更应适应时代背景,既要具有鲜明的政治目的,又要迎合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而有的教育者一味地故步自封,仅将知识局限于课本上的条条框框,规规矩矩地按照章节读读念念,然后让学生背背记记,完全一副“老学究”的模样,使得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大学生们普遍比较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教育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研究和解答学生的疑问,多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

(二)表达技巧上的问题

1.平淡空洞,缺乏感染力

教育者不仅要注意教学语言内容的生动性,更要注意表达技巧的多样性。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总是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整个课堂呈现出死气沉沉的景象,更有甚者出现逆反行为,逃课旷课现象屡禁不止。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中对语言表达技巧的运用过于单一,只是滔滔不绝地讲述,没有任何起伏,平淡空洞,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就像不停运转的机器发出的声音一样,令人昏昏欲睡。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较强,受教育者学习这种单调的理论较易产生疲劳感,但如果将这些理论借助不同的形式进行传授,则可以使其焕发无穷魅力。这种不同的形式即指幽默的讲话技巧。美国学者赫布·特鲁曾指出:“幽默的力量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趣、更有效。”[2]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上,运用幽默的语言能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乐于学习这门课。

2.冗长拖沓,做不到简洁明快

语言是主体和客体的双边活动,教育者总是希望教育对象能准确地理解语言的原意。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不断地重复同一观点,采用冗长拖沓的句子强调内容,以为只要不断地强调就可以使学生记忆在心,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学生不得要领,等于没说。正如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高尔基也认为:“简洁的语言中有着最伟大的哲理”。[3]简洁明快、字字珠玑、突出重点、深入浅出,这样才更容易让人接受,反之,拖沓冗长、游离主题,必会令人生厌。

3.语无伦次,前后逻辑不相关

纵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全部内容,它是一个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其各部分内容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然而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上课时没有按照既有的逻辑关系进行讲解,而是打乱了整个教材的逻辑性,同时也违背了学生的思维规律。如果教师能用富有逻辑的语言,帮助学生理清内容的框架,揭示各章节之间的因果关系、包容关系,使学生明晰内容上的逻辑性,就会触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具体到每一节课上,教师的语言就需要体现准确性、科学性、逻辑性。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建议和对策

艺术化语言的训练就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它与教师的整个理论水平、知识素养、人格魅力及所处的客观环境息息相关。拥有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理论学习,培养较高的理论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根本任务是通过说理教育帮助和引导教育者,激发其追求理想和真理的热情,不断提升自身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说理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增强理论功底,掌握说理的理论武器,而这一切归根到底必须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认真学习理论,就是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仅有过硬的政治理论功底还远远不行,必须要以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支撑,诸如高等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形成专业性、广博性、现代性互补的知识结构,才能确保教育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和权威性。

(二)博览群书,博闻强识,提高人文素养

同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的教师能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而有的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其实,高超的语言艺术是建立在丰富的语言储备基础上的,而这种深厚的语言知识基础,离不开学习,正所谓“三月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博得学生的认可,就必须做到苦练内功,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吸取养分,汲取精华,“世事洞悉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三)注重实践,提升语言境界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需躬行”,语言是一种表达的能力,虽然这基于一定的先天基础,但更有赖于后天坚持不懈的锻炼。如果不身体力行,纸上谈兵,也不能真正提升语言艺术的应用境界。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周围一切有利的条件,认真练习,反复实践,比如定期举行辩论赛或演讲活动,同时让学生参与评比,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当然,提升语言境界也不能单单局限于政治理论知识的表达,可以涉及多个领域,只要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教师语言广度、深度和力度的统一,就可以积极参与。

(四)加强引导,营造社会氛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语言艺术的提升除了语言主体需加强自身修养外,社会还必须营造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化的氛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研究与交流及对教师的培训。全国的语言研究机构、高等院校里有关语言的教研部门和语言学术团体应进一步发挥作用,深入开展研究工作,集思广益,提出具有较高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服务。同时,要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语言是人类力量的统帅”。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如此多样性的世界中,其思想、品行、言论复杂多变,迫切要求教育者要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用语言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因此,教育者要在课堂中不断锻炼语言技巧,掌握语言艺术,讲究语言的形象美,力求用独特的语言感染学生,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方根年.提高班主任谈心艺术的几点思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234.

[2]赫布鲁特.幽默的力量[M].蔡静澜,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8.79.

[3]林开云.试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语言表达[J].中国军队政治工作,2011,(11):59.

【责任编辑:王崇】

汉 千秋万岁

G641

A

1673-7725(2017)09-0128-04

2017-07-05

本文系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思想政治专项基金项目“微助教在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SZY201716);“增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项目编号:SZY201717)的阶段性成果。

刘毅(1988-),男,山西榆社人,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教育者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