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9-29娄本海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后路变性椎弓

娄本海

(长葛市人民医院 骨科 河南 许昌 461500)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观察

娄本海

(长葛市人民医院 骨科 河南 许昌 461500)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均接受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统计比较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的腰椎前凸、Cobb角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疼痛评分,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6例患者经术后随访显示,术后6个月腰椎前凸角度较术前提高,Cobb角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1例血栓,1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营养不良,经对症治疗后治愈,均未出现断钉、断棒及肺部感染情况。结论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其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退变性脊柱侧弯;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日常生活能力

退变性脊柱侧弯为继发于腰椎间盘和腰椎骨关节退变的脊柱侧弯,以黄韧带肥厚、脊柱失稳、小关节增生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1]。退变性脊柱侧弯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其中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后路内固定、前后路融合、单纯椎管减压等,有助于减轻患者神经症状,缓解患者腰腿疼痛[2]。本研究旨在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均接受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患者均通过X线检查显示存在退变性脊柱侧弯,经CT或MRI检查提示存在椎管狭窄,且具有明显腰痛、下肢痛症状,长期使用镇痛药物及采取其他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2~75岁,平均(61.27±7.39)岁,病程5个月~12 a,平均病程(4.76±1.24)a,45例存在神经受损症状,11例出现腰椎间盘右弯,9例有明显间歇性跛行症状。

1.2治疗方法56例患者均接受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术前了解患者病史、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并完善肺功能、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以进行全面评估,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全麻、取俯卧位,做腰背正中切口,剥离椎旁组织与肌肉,使脊柱侧弯节段椎板和关节突等部位充分暴露,明确伤椎位置,确定植入定位点并将椎弓根螺钉置入椎弓根内,在顶椎上下均分别置入2根椎弓根螺钉,完成后以X线透视保证位置恰当;实施半椎板、全椎板、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减压,并摘除椎间盘,行椎间植骨融合;视患者腰椎生理屈曲度状况连接钛棒,仔细检查减压情况,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接受抗感染治疗,持续引流1~2 d,在术后2周拆线,叮嘱患者在硬板床休息,告知其术后定期进行复查。术后进行6个月临床随访。

1.3观察指标①56例患者均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摄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定其腰椎前凸、Cobb角度;②以欧式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差;③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腰痛疼痛程度,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3]。④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腰椎前凸、Cobb角度56例患者经术后6个月随访,均无病例脱落。术后6个月腰椎前凸角度较术前提高,Cobb角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腰椎前凸角度、Cobb角度比较

2.2ODI、VAS评分术后6个月患者ODI、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手术前后ODI、VAS评分比较分)

2.3术后并发症56例患者术后发生1例血栓,1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营养不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4/56),经对症治疗后治愈,均未出现断钉、断棒及肺部感染情况。

3 讨论

退变性脊柱侧弯是指骨骼发育成熟后由于椎间关节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造成冠状位Cobb角>10°的一系列病变,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广泛椎间盘突触或者膨出、小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等,进而致使脊柱生理弯曲丧失、脊柱稳定性降低、椎管狭窄,同时大部分患者常伴有腰椎冠状面侧方与矢状面滑脱及旋转半脱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4]。外科手术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的主要为实现椎管减压,维持正常脊柱生理弯曲度及稳定性,缓解患者疼痛,纠正侧弯畸形。

关永林等[5]研究指出,该病多发于老年患者,而老年患者常伴有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骨质疏松等多种基础疾病,手术治疗风险较大,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因此术前需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手术耐受程度、骨质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并完善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手术方式及减压范围。本研究56例患者术前均予以详细体检及影像学检查,术中认真确定椎间盘突出间隙及椎管狭窄节段,并实施减压、内固定及植骨融合,经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患者腰椎前凸角度较术前提高,Cobb角度较术前降低,且ODI、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该结果说明在明确手术适应证及做好术前准备前提下,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并能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其疼痛程度。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术中应注意进钉时按照不落空原则,并依据椎体大小明确进钉深度,选择螺钉时考虑患者年龄,使其更符合患者生理解剖结构;同时术中对于两侧椎板可进行去皮质化处理,确保术野清晰,且应注意防止对脊髓过度牵拉。本研究结果中,5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均未出现断钉、断棒及肺部感染情况,提示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其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1] 王笑,王倩.退行性脊柱侧弯手术护理配合[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S1):248.

[2] 段丽群,张文志.动态稳定非融合技术与后路固定融合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弯的对比研究[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3):320.

[3] 刘桂发,叶洲延.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5):650-651.

[4] 张良,王强,王林,等.老年人退行性脊柱侧弯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术的临床疗效[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11):1191-1194.

[5] 关永林,赵学权,王振东,等.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3):287-289.

R 682.3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073

2016-12-20)

猜你喜欢

后路变性椎弓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征兵“惊艳”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变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