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有效学习模式研究

2017-09-23张新

关键词:教养分组课题

张新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团结协作成为流行语,在合作中谋发展成为共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大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么如何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的开展小组合作成为广大同仁思索的问题,本文拟对此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有效学习 高中语文

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互利共赢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共识,作为象牙塔中的学生必须要学会合作学习,才能在走向社会后积极与他人合作,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当中指出:“要大力探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倾向,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活动,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吸纳他人的意见,深入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协作和分享,学会宽容和沟通。”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是一线语文教师一值在探寻的问题,笔者在教学活动中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有效合作学习模式可分为以下步骤:

一、确定合作学习的课题

合作学习能否有效的开展,课题选择是前提,课题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可探究性,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太难或者太易都不具有合作探究性,太难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作之后仍然无法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过易不具有合作的价值,从而使得合作的过程流于形式。笔者认为苏教版必修一《获得教养的途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开展合作学习的素材,作者在文中指出,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形式的目的,它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获得真正教养最主要的途径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将经典文本内化为自身的精神气质,即是获得教养的途径。世界各国经典著作汗牛充栋,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个阅读量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让同学们获得更多有关教养的知识,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习性。

二、合理分组,安排任务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进行的关键。以往很多教师在分组时按照自然组来分,每组十几、二十个人,由于人数过多最终的合作定然无法达成;还有教师是让学生自主分组,这也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其结果往往是学优生凑在一块,学困生凑在一块,学优生的组吃不饱,学困生的组吃不下。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照不同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分组,比如《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课我将全班同学分为五组,每组六位学生,这六位学生按照学优、学中、学困生各两人组成,这样每组学生人数比较合理,既不会因为过多而滥竽充数,也不会因为过少而难以达成合作的效果。并且每个组内各有三种类型的学生,他们的学识、阅历、素养各不相似,可以适当的互相补充,交流起来也会有更多的思想争鸣。

分好组之后,教师对每个组别进行任务安排,本课题一共分为五组,教师要求每组在一周之内完成一篇经典文本的阅读,并将从中体会到的教养撰写成文。在此教师并没有指定每组需要研讨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组内的几位同学对于具体的研究对象有争议,教师需要适当的予以指导,以尽快确定具体研究对象。

三、展示合作成果

在一周之后的语文课中,教师利用一定的时间让每组派一位代表来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具体时间视学生汇报内容而定,并不一定要限定好时间,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一定要求学生在规定内的时间完成汇报任务,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就《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课而言,五组同学分别对不同的经典文本进行了解读,从中得出了做人应秉持的一些修养。尤其是第一组学生以不久前学习过的《劝学》为例,来论证修养的养成,笔者认为说的很有道理,下面予以呈现。

《劝学》一文是荀子為了劝人学习之作,历时上千年而弥新,绝对算的上是经典。尤其是当中的“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更是振聋发聩。第一组同学通过对这句话的探讨,认为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文修养,这种修养就是内省。这组同学指出: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养成正确的人生观至关重要,关系到一辈子的发展,其重要的途径就是自省。每天学习之后有没有留出一点时间来检视一天学习的成效,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值得继续保持的良好习惯,有哪些需要即时更正的不良习气;每天休息之前有没有花一点时间来回顾一天的为人处事,其中哪些是乐于助人的善举,哪些语言或行动引起了他人的不快……每个人只有在不断的自省过程中才能逐渐成熟,逐渐习得良好的品性,因为善于自省的人更能发现自己的缺点,能更快的改正自己的不足。孔子曾言:吾日三省吾身。一代伟人的成就绝非一朝一夕之间,而是在不断自省中否定自己,完善自我。

同学们通过分组品读经典,不仅对之重新熟悉了,而且从中获得了基本的品格修养,可以说这样的小组合作探究达到了它的初衷。

【参考文献】

【1】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4

【2】廖聪文.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西部素质教育,2016

【3】邱琴.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现代语文,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养分组课题
跟踪导练(三)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分组
一只有教养的狼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