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据充实 组合有道

2017-09-23殷春霞

关键词:季羡林郁达夫论据

殷春霞

【方法剖析】

议论文立意深刻、论据充实、语言精辟,堪称佳作。其中,论据充实更能使文章说理充分,论辩有力。许多考场作文为图省事,也是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任务,总是千人一面,一个分论点一则论据,三个分论点就三则论据,而且都是正面的。如此也称“论据充实”,委实少了许多论证力量、论证艺术了。“论据充实”不是简单的论据叠加,要做到论据充实,不仅要求论据充足,还需要匠心独运,讲求论据使用的艺术,使论据更好地发挥论辩的作用。

江苏高考佳作《该说就说》在论据的使用上,堪称典范。以此文为例,在此剖析一下,如何使论据充实、组合有道。

一、论据的点面结合

为了证明观点“痛了,就直接说出来,如此才能治疗”,文章第三段先从“点”上选取了季羡林文革时期的一则材料:季羡林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排解文革中的郁结,成就人生一番天地。接着再从“面”上概括地列举文革时另一类人的材料:傅雷上吊、老舍跳湖、顾圣婴自杀……由于无法排解抑郁,这些大师们相继离去,所以,“说出来”,何尝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点面论据的结合,使论据丰富、厚实,形成说理的气势、论证的力度,启人深思。这则例子“点”上的是正面的论据,“面”上的是反面的论据,也可以点反面正,或者都是反面的或都是正面的。

二、论据的并列组合

为了证明分论点“国家、民族的痛更不该掩饰”,作者先用索尔仁尼琴这一正面论据:索尔仁尼琴写书揭示俄国社会的黑暗,被削去国籍、流放海外。接着再用郁达夫这一正面论据:郁达夫写书揭示国家的危难、民众的压抑,即使身在海外,依然心忧故土。两位作家用文字来说出民族的痛,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两则事例叙述充分,用墨相当,一外一中,互相配合,论据充分有力。并列形式的论据可以是两则的,多则也可形成排比句式,从科学、音乐、体育等不同领域选材,中外兼顾,涉及面广。两则论据的并列,叙例可以稍丰,三则以上论据的并列,叙例需要概括,且需为大家熟知的材料。

三、论据的正反对照

为了强化观点“痛了,就要直接说出来,只有说出来才能引起重视,才能得到治疗”,作者在列举了索尔仁尼琴、郁达夫两则正面材料后,接着列举了一则日本民族的反面材料:日本民族拒不承认侵华事实的悲哀。并断言:这样的民族有何未来可言?反面事实,启人思悟,引人警醒。前后论据,先正后反,形成对比,使正面道理更加显豁,目的在于揭示反面谬误,强化正面观点。论据的组合也可以先反后正,先呈现错误,再呈现正确,强化正面印象。

四、论据的和谐组合

这篇文章论据的选择基本属于文艺领域,使得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文艺范”。第三段点面结合的论据都是文革时期的人物,第五段并列组合的论据又都是作家的事例,段落本身也形成和谐的整体感。从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领域选材,固然可以使论据涉及面广,但相对和谐的论据组合,更能使文章体现自身的风格。

当然,此处所讲论据,主要是从事实论据角度思考的。论据充实不是简单无序的“多多益善”,智慧地组合,才能真正使文章说理充分又摇曳多姿。

【佳作链接】

该说就说

江苏一考生

①冯小刚导演在《一九四二》发布会上,面对诸多记者“为什么要用如此直接的方式揭當年的痛处”的提问,淡淡地回了一句:“没什么值得掩饰的。”

②的确如此,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让人们看到痛处,如此才能去治疗。一直捂着伤口,不为他人所知,虽会让人赞许你的坚强勇敢,却也使得伤口溃烂,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从此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痕。

③季羡林便是一位从不掩饰自己苦痛的人,他在《牛棚杂忆》中回忆“文革”被批斗时的情景:“这次的批斗颇令我不满意,没有戴高帽,没有坐‘喷气式……只有半个小时的教育。”季老用如此通透的态度表现自己所受的屈辱与折磨,纵然写得幽默风趣,但仍能使我们窥得当年的黑暗。季老知道豁达而不郁结,相比之下,傅雷上吊、老舍跳湖、顾圣婴自杀……也许就因在痛苦中沉默,最终踏上了不归路,他们的逝去让中国一度为之叹息。如果他们能够将痛苦宣泄出来,也许他们的人生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④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国家、民族也难免如此,民族的痛就更不该掩饰了。

⑤正如索尔仁尼琴所言:“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了一个讲真话的作家,那么他们就拥有了两个政府。”事实正是如此。当年索尔仁尼琴因《古拉格群岛》这本真实揭露了俄国黑暗社会的著作而被削去国籍、流放到国外。这就显出了当年俄国的心虚了。然而,即便作家被赶出国门,《古拉格群岛》也从未停止出版。忧国之痛同样弥漫于中国作家的心中,郁达夫写《沉沦》,表现中国青年身在东瀛,在与日本侍女的交往中,竟然吟起了典雅的对于故国的愁思之诗:“一饭千金图报易,五噫几辈出关难。茫茫烟水回头望,也为神州泪暗弹。”亡国之危,弱国民众的心灵压抑,激起了郁达夫深沉的悲怆。以上两位作家肩负重任,他们痛苦的血脉,流淌在自己作品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激愤的情感。

⑥痛了,就要直接说出来,只有说出来才能引起重视,才能得到治疗。日本拒不承认侵华事实,这不仅仅是他们的耻辱,更是他们的悲哀。一个民族连自己的痛处都不敢说出来,那么他们还有什么未来可言?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想,真正有担当的人,敢于说出自己的痛处,敢于直面自己的痛处。不说出来,如何敢勇敢地面对?

⑦该说就说,没什么值得掩饰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季羡林郁达夫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贵人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来而不往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咪咪(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