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艺术之我见

2017-09-23吴振雁

关键词:语文课堂内容初中语文

吴振雁

【摘 要】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导入的有效性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学生的课堂内容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前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课前导入环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做好课前导入,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导入 艺术探讨

在初中教学中,语文是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同时语文也是一门语言性的艺术性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文化以及语言的特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较多,教学的任务繁重,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做好课堂导入环节。课堂导入环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一、结合内容,引古博今,开展课堂导入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引古博今的方式进行课堂的新课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进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春夏秋冬美景的谈论进行新课程的导入,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朗读一首苏轼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诗,让学生能够初步的了解到西湖的美景是令人神往的仙境。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夏天的美妙景色,群山万里,树林郁郁葱葱,湖面波光粼粼,以及那飞流直下的瀑布,令人应接不暇,心驰神往。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说到,春天和夏天的景色令人神往,那么萧瑟的秋天以及寒冷的冬天会有什么样的景色呢?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济南的冬天”,对新课程进行教授。通过课堂的导入,学生在脑海中会形成一种朦胧的冬天的景色,为之后的文章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这样引古博今的课堂导入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达到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结合学生联想,进行课堂导入

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丰富的联想能力,是初中学生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开展课堂导入。就是让学生通过联想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内容,能够有效的对已学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和练习,同时还能够进入对新知识内容的探索。例如,在进行朱自清的《春》的课堂教学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作为单位,让学生把描写“春”经典语句进行搜集和回答。学生会很积极地进行回答:有描写春草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也有描写春水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春风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春花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春雨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等。通过学生的联想能够寻找到很多相关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是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对新课程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对朱自清的《春》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结合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开展课堂导入

初中阶段的学生充满朝气,对新奇的故事充满好奇,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一些短小而且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故事进行课堂导入,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和视野,让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课堂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掘课堂内容中的故事点,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多样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例如,在《陈涉世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四个字“揭竿而起”,让学生对这个成语的含义进行深入的解释,会有一些学生回答:“这个成语主要是指在古代农民为了反抗暴虐统治的时候,由于缺少相应的兵器只能使用树干和竹竿作为起义的武器,后来主要是指农民起义。”这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什么吗?它的领袖叫什么?”这个时候不少的学生都会回答,领袖的名字是陈胜和吴广,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说:“现在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陈涉世家》的学习,去看看陈胜和吴广是如何发动和组织这么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通过这样很自然的引导学生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和阅读中去。

【结 语】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古代诗词,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结合学生的联想,开展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極性,结合故事进行课堂导入。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龚柳柳.初中语文课堂导入之我见【J】.学子(理论版),2017(08)

【2】曹振波.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艺术【J】.学周刊,2015(24)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内容初中语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