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写作,抒写真情

2017-09-23戚辉

关键词:真情高中语文情感

戚辉

【摘 要】

在现在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也让教师面临许多挑战。经过课改之后,作文的核心是倡导“言为心声”,意思是要书写出真情流露的文章[1]。而作文如何才能够打动他人呢?笔者认为,只有学生自己先被打动,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才能使得文字流露真情,将自我的情感抒发。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重点,如何能让学生的作文具有真情实感,也是教学目标之一,为此,本文阐述了作文教学的一些看法及策略,望与广大教师共同交流。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写作 真情流露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自古以来,国内外的文人作家都是以文字来打动我们、感染我们[2]。为什么他们的文字能够具有如此大的力量呢?正是因为在他们的文字中注入了真情实感,让读者引起了共鸣,才让读者难忘、感动。而传统的作文教学,一味追求高考作文的高分,让学生按照所谓的“模板”进行加强训练,虽然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往往忽视真情的作用,使得文章结构规范了,但是内容空洞,分数难以提高[3]。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写作,激发写作情感,才能使得文思如泉涌,作文充满真实情感,拥有真情灵魂。

一、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为什么现代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了,但是学生的作文还是出现乏味、空洞的问题,让学生觉得无题可写?追溯其产生的原因,正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走进生活,去观察生活,用心去发现身边的人和事,没有将写作素材积累、拓展,以至于写作时无从下笔。

例如,给学生布置一篇关于描写身边朋友的作文,可能很多学生在描写朋友的时候,大多会用“红扑扑的脸蛋”“明亮的眼睛”“温暖的笑容”等等修饰语,很多学生都是把人美化了,结果造成了“千人一面”,特点不明显。或是在描写事情上描写“随手捡垃圾”“让座”等事件,没有新意。这就是没有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生活中,人具有什么特点,抓住异同,突出个性;描写事件要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可以按时间、事件发展顺序、主要到次要等进行观察,把事情说清楚。平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学会观察,留心生活,就会发现写作素材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去糟取精,选取真情题材

之前说到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当素材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纷繁芜杂,若是对这些材料不去糟取精,加以提炼,知识照抄照搬,生搬硬套,那么写出来的习作就会少了真情实感,没有生命力[4]。因此,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收集素材,还要引导学生提炼素材,运用素材,只有挑选出在生活中自己最感兴趣的、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素材加入到作文中,才能够抒发出自我真实的情感。

例如,给学生布置的作文作业中,有一个是以“爱心”作为主题的作文。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每当写到“爱心”题材类的文章时,不少同学一而再,再而三的描写“扶老人过马路”“活雷锋”“雨中让伞给他人”等素材,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最多只能让文章达到平均水平。但是,留心生活、社会事件等,如为山区孩子捐钱,不如授之以渔,让山区发展,孩子多读书走出山区,还有近几年的地震频发,爱心款项被贪污等事件层出不穷,将“爱心”的话题上升到社会价值层面,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道德底线。对于并非陌生的作文题材,选用的素材要与时俱进,具有真情实感,选取最让自己感到深刻的材料,才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写出好文章。

三、发挥想象,展现真实情感

在写作的过程中,是不能够缺乏联想和想象力的,这是让文章生动形象的保证。一般情况下,可以由时间、空间、因果等方面进行联想,再在脑海中展现出文字的心理过程,注入真情实感,把任务或者事情写得鲜活[5]。因此,教师要适时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灵活运用所见所闻的材料,加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寄托于蕴含哲理的意象,将文章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

例如,在做作文训练时,让学生以“怀想天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首先,我们从题目来看,在现实生活中“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学生仅仅是写天空中的云彩变化多端等,则深度不够。因此,要引导学生对“天空”进行构思,注意要以“怀想”的方式出现在作文中,否则就会偏题。要指导学生有广袤无垠的天空展开联想和想象,并进行思索,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写曾经奋斗过的“天空”,写自己立志的“天空”等,抒发自己真实的想法,选好切入口,抓住文章的思想中心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够将文章写得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

四、多练文笔,描写真实感受

平时除了要积累写作素材,文笔的练习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高中作文的训练,不能单纯的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这样既没有针对性,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在平时的阅读中,可以让学生将优美的句子、描写的好的句子记录下来,同时,加强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抓好写作语言习惯,才能更好开展写训练[6]。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陈旧的应试思维模式,鼓励学生描写出真实感受,让“真实情感”流进考场作文中。

例如,为了能让学生多练文笔,现从培养兴趣开始,可以让学生日记或者周记,选择自我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写作,将所见所闻中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每周,教师在选取好的文章进行讲评,指导学生的写作逻辑以及细节方法。这样不仅锻炼了文笔,还让学生能够用心的描写自己喜欢的题材,事物,赋予情感。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思想的深刻性,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谈,有文可写,抒发真情,畅谈观点。

五、修改文章,完善真情习作

真正好的文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琢磨才能够完成。叶圣陶指出,作文修改最直接对象是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修改就只是语言修辞格方面[7]。学生在完成作文之后,也要寻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由于思想情感等的变化,文章的組织语言和结构等都会发生变化,而作文也会更加完善。学生在修改文章时,优先权在于本人,若是感觉自己无法继续修改,可以让同学进行点评或是老师进行指导,但是要注意避免学生过于依赖他人的指导而产生依赖性,那么就会进步很慢,或是原地踏步了。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的角色,但是,要仔细的琢磨学生作文的本意,修改意见也是要把学生想说的意思说清楚,而不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写过,使学生步入盲目模仿的误区,影响个性发展。教师在理解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可以指导其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融入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表达出的效果是最好的。

例如,在每次的课堂写作训练之后,教师可以安排一次课堂讲评课,先让学生找寻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修改后,可以生生之间交换作文进行交流,并将交流后的问题、意见以及建议写在本子上。并在学生中选出问题较大的问题,师生共同修改,以形成新的文章,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前进。作文与生活是相当密切的,作文切忌空、大、假,因此在修改文章时,要结合实际,注入真实情感,增强补弱,才能够在作文水平上提升一个台阶。

【结 语】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可谓“任重而道远”。没有情感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是乏味的文字堆砌[8]。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写作当作自我表法情感的方式,才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到快乐,而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是有魅力的,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而如何能够让学生在作文中抒发自我真情,也是值得各大高中语文教师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葛月月.千古文章,真情流露——谈高考作文教学指导【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04)

【2】邹赛凤.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真情流露”【J】.求知导刊,2016(17)

【3】庞云萍.让“真情实感”的清泉流进高考作文【J】.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2014(07)

【4】肖琼.浅谈丰富中考作文“猪肚”之策略【J】.南北桥,2014(09)

【5】费婷婷.作文原生态,让孩子们的笔尖真情流露【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5(05)

【6】陆英员.千古文章意为高真情流露文字间——高考作文教学指导与分析【J】.教育观察(中旬),2014(06)

【7】沈劲松.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6(10)

【8】曹成呈.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小作家选刊,2016(32)endprint

猜你喜欢

真情高中语文情感
风雨真情
真情
情感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台上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