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7-09-23陆岳忠

关键词:教学质量初中语文语文

陆岳忠

【摘 要】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积累不到位,写作仅局限于自身眼光,写作能力难以提高,而写作即阅读的实践,写作又能促进阅读能力提高,两者相辅相成。本文从实际出发,通过分析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讨论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读写结合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读写结合 初中语文 运用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读写结合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已成为语文教育界共识,读写结合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重点。虽然读写教学经过多年长足发展,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同样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利用读写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素养,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仍然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探索重点。

一、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性

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往往缺乏系统性,教师在教材中遇到某一文章或某一作文便开始进行教学。尤其是新课改以来,语文教材强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教材内容系统性不强,强调学生自由发挥,更加导致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缺乏系统性,没有深入梯度。

2.过分注重技巧教学

无论是在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重技巧轻情感。在阅读训练中学生利用阅读技巧分析文章,毫无自身见解及特有情感共鸣。在写作训练中更甚,学生既没有亲身生活经历,也无情感投入,只按得分要求进行写作,最终不过满纸空话。

(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习惯没有养成

根据有关调查,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初中生没有积累优秀词句的习惯,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不会记录阅读感悟,大概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无法进行概括性评价,或有初步认识但不知如何表达。一系列数据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再多的阅读量也难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2.缺少读写结合意识

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不会将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至写作中,使得阅读无法促进写作能力提高。有部分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从全面概括文章运用的手法、抒发的情感等,但自己写文章时便平淡无奇,这反应了学生缺乏读写结合意识,流于形式,未能学以致用。

二、读写结合教学的必要性

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讲,虽然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仍然逃不脱应试教育影响。教师重解题技巧教学,学生重考点学习、不知变通,忽略了语文学习过程与语文本身的文学性,人文精神全无,学生未接触到语文学习的真正精髓及价值。将读写结合充分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来说,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教学层面上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发展;从民族乃至国家层面来说,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住民族語言,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提高读写教学质量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提高读写结合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教学理念

读写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跟教师教学不正确理念有关。教师是学习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如果教学理念陈旧或有偏差,那么如何带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峰?培养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人才也不过是空谈。因此,要提高读写结合教学质量,首先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确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人文教育精神,注重学习情感体验及阅读与写作学习中的文学价值解析,强调学习收获而弱化考试成绩。同时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观念,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教学理念,根据课标要求、社会要求及学生发展需要,培养兼具个性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二)改变教学策略

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分开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没有体现对学生写作技巧、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写作教学中没有体现阅读所学知识的运用。而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体现。例如在学习选读课文《迷人的张家界》一课时,教师可只对课文写作手法技巧进行粗略解析,主要靠学生自主阅读完成学习,再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作手法及技巧,结合自己阅读感悟,写一篇小游记。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既能够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迅速巩固,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写结合意识,使得学生学习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在一定角度可以看成是学习习惯,优秀的学习习惯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进行阅读时学习,摘抄、仿写精彩词句,标注作者写作技巧,记录自己阅读收获;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坚持先列提纲,打好腹稿,在心目中确定要运用的写作手法,在教师批改后按批改建议及时进行改进;在平时细心观察生活,多进行随笔写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学习质量的前提,教要在实际教学中要时刻督促学习,运用一定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四)注重阅读素材选取

要想以读促写,就必须选取优秀阅读素材,而全班每个同学的写作水平与阅读能力不一致,学生写作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选取素材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素材,尽量满足大部分学生学习需要。例如在提高学生“写人”水平时,教科书是学生最好的阅读素材来源,教师可以选择《背影》或《老王》作为阅读素材,两篇文章都是以事记人,通过细节抓住人物特质,教师可以通过例句、写作手法、写作风格分析,让学生找出两篇写人文章在写作技巧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通过比对的方式促进学生明悟。在选取素材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层次性,学困生与优秀生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可以找难度层次不等的数篇典型文章,也可以对一篇文章划分不同阅读目标吗,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取,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教师在选取素材时强调系统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网络,提高学习质量。

(五)强调仿写与随笔写作

仿写或随笔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写作离不开模仿,模仿不是单纯的替换原文的人物或事件,而是要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抒情手法、写作风格等,再仿造这类文学特征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在学习《老王》一文,前三个自然段以老王自己和其他乘客的角度描写老王形象,而余下内容通过讲述“我”与老王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阐述“我”眼中的“老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造作者写法,进行人物描写,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种写作手法的特点与运用技巧。其次是随笔写作,随笔不是日记,也不是作文,格式自由,仅仅是学生对学习生活的感悟,有助于学生积累素材,提高文字掌控能力,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无事可记或有想法却不知道如何下笔的情况。多进行仿写或随笔训练,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力提高,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发展。

【结 语】

读写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学重点,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四点关于提高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质量的建议。读写结合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吃透“结合”二字,是否将其贯穿教学始终。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教师要发挥积极作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不断探索,提高读写教学质量,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金.初中语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科教文汇旬刊,2010(35)

【2】袁峰, 刘淮玉.拓宽学生视野 强化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以读促写”实验初探【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1(4)

【3】刘燕清.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4)

【4】洪国成.阅读 对话 写作——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实例研究【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9(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初中语文语文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