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

2017-09-23祝小燕

健康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支原体体温心率

祝小燕

(江山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儿科,浙江 江山 324100)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

祝小燕

(江山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儿科,浙江 江山 324100)

文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炎症消散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显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取体征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增加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综合护理;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主要由支原体、病毒、细菌等感染所致[1]。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支原体不仅会引发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而且,发病后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还会导致多器官发生病变, 而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3]。本研究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综合护理,探讨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治疗过程中的辅助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存在不规则发热或持续高热,其中58例体温高于39℃,26例体温38~39℃,同时均伴有心率加快、咳嗽等临床表现,且在清晨或夜间症状加重,肺部听诊显示44例存在肺部湿罗音,40例存在哮鸣音等典型临床表现,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点片状阴影或双肺浸润性阴影、肺纹理增粗等影像学改变,符合内科学中有关诊断小儿肺炎的标准;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2例。综合护理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9个月~10岁,平均3.36±2.14岁;病程3~24天,平均6.84±4.19天。常规护理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8个月~10岁,平均3.25±2.62岁;病程3~25天,平均6.96±5.37天。常规护理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降温、保持就诊环境卫生舒适及向患儿家长宣传相关的健康知识等;综合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和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综合护理干预

1.2.1 体征护理 严密监测患儿体温、心率等体征变化,若患儿体温持续高热时,需及时给予物理降温处理,并及时与医生沟通,给予适量退热药,同时,叮嘱患儿家长给患儿适量喂水,防止患儿抽搐和脱水。

1.2.2 心理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儿热情耐心地交流,缓解患儿恐惧紧张情绪,以使患儿配合治疗,另外,护理人员与患儿家长沟通时,保持良好的态度,并指导家长相关的护理常识

1.2.3 饮食护理 患儿患病期间以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为主,并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1.2.4 宣传教育 护理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呼吸道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教育,并指导患儿家长该疾病的相关预防措施。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炎症消散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儿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包括心肌损害、肝脏损害、过敏性紫癜、胃肠道反应和皮疹五种情况,计算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分别评估两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计算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综合护理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炎症消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综合护理组患儿出现心肌损害2例、肝脏损害1例、过敏性紫癜1例、胃肠道反应2例和皮疹1例,相关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6.67%;常规护理组分别为3例、2例、4例、4例、3例,相关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38.0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92.86%)高于常规护理组(73.8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护理干预后2组患儿疗效指标比较 ±s,d)

3 讨论

由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年龄小,依从性差,儿科常规的护理措施一般难以满足患儿及其家属的需要[4],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根据患儿的病情实施多方面的护理,包括体征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饮食护理干预和相关的宣传教育等措施[5-6]。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患儿年龄小这一特殊性,在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的同时,主动与患儿沟通,通过微笑、爱抚等各种方式表达对患儿的关心,缓解其负面情绪,鼓励其树立战胜病症的信心,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另外,根据患儿体温、心率、抽搐等体征变化及时给予恰当处理,并为患儿制定科学的饮食、锻炼计划,增强呼吸及免疫功能。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综合护理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炎症消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快速缓解患儿体征,减轻患儿的痛苦。分析原因可能是,心理护理干预增加了患儿对医嘱的依从性,而饮食护理干预使患儿体质加强,免疫力提高,促进了机体的康复。此外,针对患儿体征的护理干预也显著降低了患儿心肌损害、肝脏损害、过敏性紫癜、胃肠道反应和皮疹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使用安全系数较高,有利于患儿接受,同时,综合护理组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

综上所述,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增加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1] 李慧玲.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0(32):251-252.

[2] 张桂华.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3(26):248-248.

[3] 尉娟娟. 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0):199-201.

[4] 花小兰, 何丽娟. 个性化护理在5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 2015,20(32):73-74.

[5] 赵俊玲.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7(18):118-119.

[6] 戚华. 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15(16):334-335.

R473 .72

:B

:1674-6449(2017)04-0471-02

2016-12-29

祝小燕(1977 - ),女,江西上饶人,本科,主管护师。

10.3969/j.issn.1674-6449.2017.04.040

猜你喜欢

支原体体温心率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心率多少才健康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离心率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离心率相关问题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