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访视路径对初次手术患者应激程度的影响

2017-09-23吕洁琼

健康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皮质醇手术室麻醉

吕洁琼

(绍兴市上虞中医医院 手术室,浙江 绍兴 312300)

术前访视路径对初次手术患者应激程度的影响

吕洁琼

(绍兴市上虞中医医院 手术室,浙江 绍兴 312300)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路径在缓解初次手术患者手术应激中的作用。方法110例初次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给予术前访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应对方式及手术应激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回避评分、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30min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皮质醇、肾上腺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路径能够使初次手术的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减轻手术应激,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术前访视路径;初次手术;应对方式;手术路径

手术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但作为一种侵入性、创伤性的治疗方式,患者不可避免地在术前会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都造成了不良影响[1]。术前访视是通过对手术相关内容的介绍和讲解以缓解手术带给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理想的术前状态,但目前术前访视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术前访视路径是按照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CPN)的形式实施的一种术前访视,对访视时间和内容都做了明确规定,本文探讨术前访视路径对缓解初次手术患者手术应激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6年2月—5月初次手术的患者110例,纳入标准:⑴均明确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⑵无手术禁忌症;⑶择期手术、麻醉方式均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⑷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肝肾功能异常等;⑸沟通、认知能力正常,能够配合护理,排除:⑴恶病质;⑵合并恶性肿瘤;⑶严重的内科疾病;⑷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⑸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认知障碍、听力障碍等,将以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21~68岁,平均46.2±14.5岁;受教育年限6~18年,平均11.5±4.5年;其中开腹胆囊切除术2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35例;手术时间45~102min,平均75.5±21.3min。对照组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19~70岁,平均45.5±13.7岁;受教育年限5~21年,平均11.2±4.7年;其中开腹胆囊切除术23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32例;手术时间42~113min,平均78.2±24.5min。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术前访视,于术前1d下午16点由无手术护理配合任务的高年资护士实施访视,在进行自我介绍后结合宣传资料口头告知患者手术方式、准备方法、注意事项等知识,访视时间为10min左右。观察组制作访视路径表,按照路径表的内容实施术前访视。

1.2 术前访视路径

1.2.1 成立访视路径小组 由科室相关工作年龄≥5年、沟通能力好、专业知识过硬、责任心强的高年资护士组成访视路径小组,小组成员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小组成立后制作访视携带资料,根据访视资料对小组护士开展系统培训,要求其熟练掌握并考核合格。

1.2.2 访视路径的内容 ⑴术前评估:访视前收集患者的资料,查阅病历,对病例显示有问题的病例与主管医生、病房护士联系。充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身体情况,如生命体征、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既往史、肥胖程度、皮肤与静脉、实验室检查结果、药敏史以及文化程度等,分析患者的心理变化[2],以有侧重性地进行访视。执行人为无手术护理配合任务的护士。⑵术前1d:于术前1d的下午15点~16点由第2d参与手术的访视小组护士进行术前访视。首先向患者介绍科室资质,让患者科室知晓其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较高,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结合访视资料,使患者了解术前准备方法、麻醉方法及配合、手术流程、术中注意事项,减少患者的疑虑。讲解以上相关内容后,鼓励患者提问,时间约30min。对麻醉方法给予介绍和讲解,告知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需要静脉给药,面罩给氧,告知患者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适,如气管内麻醉后可能会出现咽喉部的异物感、吞咽不适或轻度疼痛,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担忧[3]。采用情景式演绎的方法,演示如何摆放体位及配合麻醉等[4]。执行人为:无手术护理配合任务的高年资护士。⑶手术日:提前30min或1h将患者接入手术室,采用移情、暗示等方法及指导其进行平静缓慢规律的深呼吸等减轻紧张情绪。

1.2.3 路径发生变异的处理 护理人员对每次访视的效果积极评估,观察有无变异的发生,若有变异,对变异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将变异因素反馈给护士长。详细记录退出访视路径的病例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应对方式 术前1h,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患者进行调查[5],问卷包括面对、回避和屈服三个方面,分别有7个、7个、6个条目,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级计分,代表从不这样、有时这样、经常这样、总是这样;评分越高表明越容易面对,越倾向于回避或越倾向于屈服。

1.3.2 手术应激情况 于术前1d及术前30min观察患者焦虑及皮质醇、肾上腺激素的情况。焦虑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和10分, 0分为无焦虑,10分为极度焦虑。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皮质醇,免疫荧光法测定肾上腺素。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手术应对方式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的回避评分、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的手术应激情况 术前1d,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0min,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及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应对方式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应激程度比较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护理程序为指导的一种护理模式,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护理计划,有利于规范诊疗,减少护理漏项,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护理[8]。在当前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既符合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要求,也是贯彻三好一满意,实行优质护理的大势所趋。本研究将术前访视路径与常规访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接受常规访视的患者比较,采用访视路径的患者面对手术的方式更为积极,而且应激性指标(焦虑评分、皮质醇、肾上腺激素)反应更轻。

手术的应激会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加速皮质醇和肾上腺激素的分泌。而且手术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会导致小丘脑-垂体-肾上腺激素功能的异常,进而增加了血液中的皮质醇和肾上腺激素的含量[9]。本文中,将术前访视分为术前评估、术前1d以及手术日三个阶段,并根据阶段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护理内容,按照制定的护理内容由经过培训的访视小组成员进行专科访视,具备严格的时间性和顺序性,使访视内容规范化,具有统一性。访视护士按照路径表的内容逐条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不仅能够减少护理遗漏和疏忽,还能减轻访视护士的知识结构和患者自身素质的个体差异对访视质量的影响。而且访视时间选择在患者思维较活跃的15:00—16:00,同时采用图文并茂、情景式演绎的方法,加深患者的印象,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减少患者对疾病和即将到来的手术的不确定性,减轻心理负担,从而积极应对手术,缓解了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

[1] 马育璇,映霞.手术室术前访视现状及改进措施[J].当代护士,2012,20(10):7-9.

[2] 黄晓燕.系统化、规范化术前访视模式对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8):81-83.

[3] 李宏波, 严帅, 张婧.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术前访视的应用[C]//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2012.

[4] 黄蘋,李芳玲.个体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中的作用[J].广州医药,2015,46(5):99-101.

[5]Feifel H,Strack S,Nagy VT.Coping strategies and features of medical ill patients [J].Psychosom Med,1987,49(6):616-625.

[8]戚引芝,田金红.术前访视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139-140.

[9]冯淑娴,王勇,贾贺.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血管紧张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和催乳激素的变化[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2):131-132.

Effectofpreoperativevisitpathwayinreducingthesurgicalstressofpatientstoundergosurgeryforthefirsttime

LV Jie-qiong

(OperationRoom,Shangyu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aoxing312300,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reoperative interview pathway in reducing the surgical stress of patients to undergo operation for the first time.Method110 patients to have surgery for the first ti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n=55) and a control group (n=55).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with conventional preoperative visit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with preoperative visit pathway. The coping styl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FindingsThe yield score and avoidance score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he face score being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nxiety score as observed 30 minutes beforethe oper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 of cortisol and epinephrin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Preoperative visit pathway can make operation patients for the first time face the operation actively, reduce the surgical stres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operation.

preoperative visit path; oper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coping style; surgical pathway

R47

:A

:1674-6449(2017)04-0436-03

2016-12-10

吕洁琼(1981 - ),女,浙江绍兴人,本科,主管护师。

10.3969/j.issn.1674-6449.2017.04.023

猜你喜欢

皮质醇手术室麻醉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