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解吟诵如何在新古典主义音乐中表达超现实主义诗歌
——普朗克声乐套曲《如此白天如此夜晚》为例

2017-09-22杨云惠昭通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民族音乐 2017年4期
关键词:普朗克套曲首诗

杨云惠(昭通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图解吟诵如何在新古典主义音乐中表达超现实主义诗歌
——普朗克声乐套曲《如此白天如此夜晚》为例

杨云惠(昭通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吟诵是吟和诵的合称。吟是语言为主,音乐为辅,像唱歌一样地诵读,目的在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内容。诵,是艺术化的念,强调清晰准确和语气情感,但没有音阶。吟诵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始终控制着声音的高低、强弱、疾徐、曲直,变化分明。而这些高低、强弱、疾徐、曲直在音乐中就是用各种音乐表情记号来体现。

《TEL JOUR TELLE NUIT》 《如此白天如此夜晚》是法国新古典主义作曲家弗朗西斯·普朗克 (Francis Poulenc,1899~1963年)的声乐套曲,是其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套曲采用了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Paul Eluard(保尔·艾吕雅)的诗歌《丰采的眼睛》(《LES YEUXFERTILES》)中的9首诗。诗歌的内容反映了一战后人们心理上的变化,对生活、对人生及对社会的一种矛盾的心态。

作曲家把这9首诗的顺序按照从早到晚的时间安排,通过一天的生活场景来折射一生的生活。从友谊到爱情、从乐观到悲观、从激动到平静,构成一副完整的人生画面,并用对立的手法——白天和夜晚、光明和黑暗、男人和女人来展示生命的历程,最终达到和谐统一。

第一首诗歌的内容描写友谊;第二首用童话般的手法描写一个破房子在哭泣,歌曲的意境虚幻、不真实;第三首表现了人物内心对现实生活的迷茫,不知何去何从的绝望心理;在第四首中,诗人看到吉卜赛孩子用瓦片做顶的大篷车,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第五首则描写了人内心难以遏制的欲望,就像是脱缰野马在狂奔;第六首描写了荒野里雪地上的一棵孤零零的草,其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敬佩;第七首表达了内心的爱恋,眼中唯一的世界,别无他物;第八首描绘了一张充满粗野炽烈的力量的面孔,通过痛苦的挣扎,最后得到解脱,归于第九首的柔和平静中。

从套曲的情感色彩来看,第一、二、六、九首是柔和宁静,表现了生命中的美好;第三首和第八首表现了阴暗的一面;第四首是凄凉;第五首则表达了强烈的欲望;第七首是明明白白的温柔爱恋;第九首通过前面八首的起起落落,在调性、力度以及情感方面均得到了统一。

由于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内容是反映一战后,人们心理上的变化,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一种矛盾的心态。想用超现实的追求来解放人性,从而改革社会和人生。崇尚梦幻和无意识,反理性主义。作品追求神奇、奇特的艺术效果,充满出人意料的形象比喻,想象丰富新颖。但大多晦涩难懂,语言缺乏逻辑性、规范性。

诗歌的传统形式被打破,表现诗歌音韵美的手法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无意识的梦幻般的辞藻的组合。诗歌既不押韵,长短也不对等,随性而发。

不用标点符号,采用立体格式,诗行的停顿和节律本声就是真正的标点符号。对应20年代的法国音乐风格上,简单简洁的谱曲原则放在首位,并应用更自由、简单、规律的节奏。

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产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围绕着大战社会生活发生突变有关,与超现实主义诗歌产生的背景是一致的。追求一种简朴、实在、理智的风格,要求艺术整体各个方面的均衡、完美、稳定,并从古典主义音乐中找到了样板,以冷静的客观性把古典的均整平衡的形式,用现代手法再现出来。

在 《TEL JOUR TELLE NUIT》 这部套曲中,为了表现这种碎片般的辞藻,普朗克在歌曲中用吟诵的手法把诗歌与旋律结合起来,根据吟诵的轻重缓急,作曲家分别用不同时值的音符、不同的节奏型,一字一音来对应,全然没有传统手法中一字多音的抒情及花腔式旋律。

第一首《早安》,诗歌共有四节,从其布局来看,第一、第二和第四节诗的开头都相同,只有第三节诗的开头不同。因此,属起承转合型。其曲式结构为单主题、单三段,中部包含了诗歌的承接和转折的部分,变换了7次节拍。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符,贯穿同音反复,用吟诵的手法来描绘具体事物。

诗人在第二首诗中描述孩子们在一个破房子周围安静玩耍的情景,破损的、寂静的、空空的和哭泣的这些辞藻描绘出了一个虚幻的、遥远的画面。作曲家用很慢,很虚幻的表情术语,结合60的速度和3/4的拍号来表现主题的不真实感。

从它的力度记号就可以看出,歌曲一直处于弱的状态,没有一个强音。后4句诗基本上用同音重复的手法,在一成不变的节拍律动中用吟诵的手法来表现这种虚幻的意境。

第三首歌曲的情感一下子转入戏剧化,反映了生活中消极的时刻。诗人不想让自己所爱的人离去,想把她的身影留在自己的眼中。

歌曲的表情记号是激烈,速度是整个套曲中最快的132。到歌曲后半部分的时候,力度记号一直处于(pp)很弱的状态,有一种绝望的情绪在其中。

c 段的旋律声部以半音级进上行再加同音重复,增强了吟诵性。

在第四首中,诗人看到吉卜赛孩子用瓦片做顶的大篷车,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歌曲是由a b a3个乐句组成的一个乐段。整首乐曲的风格就是吟诵调,旋律基本上是主三和弦的分解进行。旋律声部每个小节中间的休止符,体现了诗歌节奏的韵律。

在口语般的旋律和节奏中,阴森恐怖地讲述故事。全曲的落音不在主音上,而是在六级音上,造成阻碍终止,形成未完成的悬念。

在第五首诗中,诗人邀请爱人的幽灵,来向使她绝望的火焰屈服。节奏急促、刻不容缓、疾驰向前无法停止这样一种激情。

第七首诗讲述了爱人明眸里的世界就是诗人的世界,她占据了诗人的心,她的形象在他的眼中变化莫测,就像山谷里的一场暴风雨涨满了诗人的心、像河里的一条鱼游弋在诗人心中。

从力度记号可以看出,歌曲由两种力度交替,就是(p-m f)弱-中强的交替,形成了两种音色和两种语气的对比,一个阴柔、一个阳刚,就像恋爱中的两个人在对话。

在第八首诗中,诗人用一些负面的辞藻描绘和刻画了一幅极其粗野灼热的面孔,通过其外表的形象解剖其内在的心理,并且指出这种过度的执拗和徒劳的心理行为最终只会导致心灵的囚笼。作曲家用吟诵的手法,通过各种节拍节奏的变化来表达主题。

第九首是一个大结局,一切对立的矛盾得到了解决。为了贴切地表达诗歌的情感,拍号总共变换了16次,使之更接近吟诵的方式。

在套曲中,还运用大量的同音重复来增强吟诵性:

吟诵原则上没有节拍,不是均分律动的节奏。因为吟诵跟着感情走,感情的变化是没有节拍的,有节拍的吟诵是特殊情况。因此,普朗克运用了多节拍转换的手法来增强它的吟诵性,不同的情感用不同的节拍节奏。

为了表现第二首的神秘虚幻和第六首的崇高神圣,特地只用一个一成不变的节拍,在一个固定的循环律动中表达主题的意境。

除了在节拍上不断变化外,普朗克在调式、调性上也不断转换,而且为了转调方便,基本上不用调号,以便自由转调,从而使旋律更趋向吟诵性,使之更吻合超现实主义所要表达的情感。

结语:整个套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基本上是吟诵性。歌曲中大量的旋律级进、半音进行、同音重复等吟诵的手法,基本上没有圆滑线或是连音线,绝大多数都是一字一音。普朗克通过吟诵的手法把新古典主义音乐与超现实主义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1]〈francis poulenc:his artistic development and musical style〉UMI research press studies in musicology.

[2]〈francis poulenc:music,art and literature〉edited by SIDNEY BUCKLAND and MYRIAM CHIM?NES.

[3]〈the mélodies of francis poulenc〉a study guide,alissa deeter and robert peavler.

[4]〈journal of my songs〉francis poulenc.

猜你喜欢

普朗克套曲首诗
北曲套曲体式研究述评
《上课没人抢》
普朗克的荷包蛋
我想写首诗给你
量子理论的奠基者——普朗克
普朗克的荷包蛋
清宫庆典承应戏中的【醉花阴】套曲
普朗克开启新时代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