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17-09-21赵太菊郑朵河南省商城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商城465350河南省商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商城465350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8期
关键词:支原体病程阳性率

赵太菊 郑朵(河南省商城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商城465350;河南省商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商城465350)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赵太菊1郑朵2
(1河南省商城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商城465350;2河南省商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商城465350)

目的: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RST)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MRD)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中心接收的12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标本,随机分为RST组和MRD组各62例。RST组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MRD组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比较两组标本检验阳性率及不同病程诊断结果。结果:MRD组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RST组(P<0.05);RST组7 d以上病程检出阳性率高于MRD组(P<0.05),MRD组7 d以内病程检出阳性率高于RST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辅助诊断,MRD适用于病程在7 d以内的患儿,RST适用于病程7 d以上的患儿,临床中可将二者联合进行检测,以有效提升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检出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改善患儿预后。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

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儿童,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支原体肺部感染同其他肺部感染具有相似症状与体征,治疗时若不明确诊断,及时对症治疗,可导致患儿肝脏损害、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发生[1]。快速血清学检验(RST)及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MRD)为临床常见的支原体肺炎实验室诊断方法,本研究就两者检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其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中心接收的12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标本,随机分为RST组和MRD组各62例。RST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9个月~10岁,平均年龄(5.18± 2.09)岁;病程1~12 d,平均病程(6.84±2.11)d。MRD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10个月~11岁,平均年龄(5.32±2.14)岁;病程2~13 d,平均病程(6.97±2.23)d。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所有患儿均符合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2],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并发肺结核者。

1.2 检验方法

1.2.1 RST组采集患儿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 ml,常规离心,转速3 000 r/min,维持10 min,采用吸附免疫法测定特异支原体球蛋白(MP-IgM)水平,结果显示阴性患儿于1周左右再次复查。所有操作均依照说明书严格执行,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2.2 MRD组在患儿口腔咽喉部伸入无菌咽拭子捻转几次,取出分泌物,然后将咽拭子放置在培养基瓶内挤压转动,使分泌物处于培养基上;之后取出咽拭子,将瓶盖盖紧;置于恒温培养箱,温度设为37℃,24 h后取出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3](1)比较两组检验阳性率。RST阳性标准:MP-IgM水平<160∶1。MRD判定标准:培养基显示清亮淡黄色为阳性;浑浊黄色或原本红色为阴性。(2)比较两组不同病程诊断结果,病程分成7 d以内与7 d以上两组,RST组7 d以内40例,7 d以上22例;MRD组则分别为39例、23例。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以SPSS17.0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验阳性率比较MRD组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RST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检验阳性率比较

2.2 两组不同病程诊断结果比较RST组7 d以上病程检出阳性率高于MRD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RD组7 d以内病程检出阳性率高于RST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病程诊断结果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逐年升高[4]。该病发病隐匿,症状与其他肺炎感染类似,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且病程较长,并发症多,可影响患儿正常发育,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对患儿预后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MRD组检验阳性率显著高于RST组(P<0.05);RST组7 d以上病程检出阳性率高于MRD组(P<0.05),MRD组7 d以内病程检出阳性率高于RST组(P<0.05)。与陈花莲[5]报道基本一致,提示MRD适用于病程较短患儿,RST可用于病程较长患儿。RST为近年来临床应用相对广泛的一种检测方式,主要通过试剂盒对固相状态下的肺炎支原体以及受检血标本的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反应[6]。血清检验支原体抗体检测准确度较高,由于肺炎发生后较长时间才可检测出,具有宽度大的特点,于起病1周后逐渐达到高峰,因此发病7 d以内检测阳性率较低。且RST时仅需采集极少血标本即可,具有操作简单、对患儿机体伤害小等优势,患儿家属以及医生接受度较高。MRD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快速生长因子促进培养基病原微生物进行繁殖与分裂,在这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氢离子,培养基内pH值出现显著降低,引起指示剂颜色发生对应改变,是临床对肺炎支原体进行鉴别的一种有效的手段[7]。MRD在24 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有助于临床医生在较短时间内确诊疾病,较快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对患儿预后具有促进作用[8]。但该方式受其他细菌影响,病程7 d以上假阳性较高。临床进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检查时,联合MRD与RST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性,发挥二者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RST、MRD均具良好的诊断效果,前者适用于病程在7 d以上患儿,后者适用于病程7 d以内患儿,可将二者联合进行检测,提升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参考。

[1]张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28(1):123-124

[2]柴娟.快速检测方法在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2):179-181

[3]赵波涛.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1):121-122

[4]宋明,赵芝娜,徐慰倬.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检测的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11):887-893

[5]陈花莲.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2):131-133

[6]卢汉威.对比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 (28):4231-4232

[7]郭宽鹏.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7,16(2):52-53

[8]何正平.4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 (31):16-17

R725.6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8.073

2017-06-01)

猜你喜欢

支原体病程阳性率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helium bubble at(110)twist grain boundaries in tungsten studi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