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的影响

2017-09-21李亚勤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8期
关键词:夹心免疫吸附丙型肝炎

李亚勤

(河南省偃师市中医院检验科偃师471900)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的影响

李亚勤

(河南省偃师市中医院检验科偃师471900)

目的:探究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进行手术和血液透析前抗-HCV检测的患者270例,经血液筛查(荧光定量PCR法)抗-HCV阳性12例,抗-HCV阴性258例,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ELISA分别对270例患者血清进行抗-HCV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结果:双抗原夹心ELISA法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间接ELISA法(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提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可作为临床血液标本筛查首选方法。

丙型肝炎;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丙型肝炎是常见传染性疾病,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后导致的全球性传染病。据统计[1],HCV感染率在3%左右,每年全世界约1.8亿人感染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约占3.5万。HCV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为避免因遗漏或未查出HCV阳性的感染患者,造成手术器械或透析仪器污染而引起HCV院内感染爆发等严重后果,要求对手术患者术前以及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进行抗-HCV检测[2]。本研究旨在探讨双抗原夹心ELISA试验及间接ELISA实验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进行手术和血液透析前抗-HCV检测的患者2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6例,女154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3.47±5.62)岁。所有患者血液经荧光定量PCR法(金标准)检测出抗-HCV阳性12例,抗-HCV阴性258例。血清标本采集均符合标准,排除严重心肺疾病,患者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试剂与设备EzMateTM401全自动加样系统由上海劢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酶免分析系统由济南华舜仪器有限公司提供,MW-12T洗板机由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间接ELISA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双抗原夹心ELISA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方法清晨空腹抽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留取血清,分别采用间接ELISA试剂盒与双抗原夹心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OD值<临界值为阴性,OD值≥临界值为阳性,临界值=阳性对照均值×0.1-阴性对照均值[3]。1.4观察指标观察两种方法阳性、阴性检测情况,以抗-HCV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评价这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1.5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70份标本分别通过双抗原夹心ELISA法和间接ELISA法进行检测,12份抗-HCV阳性标本双抗原夹心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为91.67%(11/12),间接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为41.67%(5/12),双抗原夹心ELISA法和间接ELISA法分别有1份和7份假阴性标本,双抗原夹心ELISA法灵敏度高于间接ELISA法,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8份抗-HCV阴性标本双抗原夹心ELISA法的阴性检出率为98.84%(255/258),间接ELISA法阴性检出率为94.57%(244/258),双抗原夹心ELISA法特异性为98.84%,高于间接ELISA法94.5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份)

3 讨论

丙型肝炎可引起肝脏慢性炎症病变、纤维化,甚至转变成肝硬化、肝癌,预测未来20年由HCV感染引起肝衰竭、肝癌病死率将持续上升,已成为危害社会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之一[4]。HCV是丙型肝炎发病主要原因,主要通过血液等途径传播,临床目前主要采用ELISA实验检测抗-HCV判定血液是否含有HCV病毒。ELISA实验可分为间接ELISA实验和双抗原夹心ELISA实验。但间接ELISA法存在一定假阳性,主要由于实验所用试剂均以二抗作酶结合物,而血清中IgG含量高,故少量的非特异性吸附可造成假阳性结果,血清中类风湿因子等也可能干扰检测结果。此外,间接ELISA实验需通过稀释样本的措施降低实验反应过程的板底值,易对试剂造成污染,降低检测灵敏度,且操作复杂,检测时间较长,不利于大规模开展筛查,临床应用受限。双抗原夹心ELISA法是利用酶标记抗原代替酶标记二抗,检测的是包括IgG、IgM等在内的总抗体,弥补了间接法的缺陷,且可对抗体进行两次特异性反应,降低间接法酶标抗引起的假阳性[5]。

本研究结果显示,双抗原夹心ELISA法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间接ELISA法(P<0.05)。说明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提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较为理想的方法。

[1]武丽娟.3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23):3246-3248

[2]陕柏峰,张剑英,张柳明,等.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6):1940-1941

[3]于国英,黄群,马玉秀.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4):626-629

[4]黄乙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两种检测方法结果比较[J].海南医学, 2016,27(23):3935-3936

[5]van Rooijen M,Heijman T,de Vrieze N,et al.Earlier Detec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Through Routine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Screening of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Positive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Attending A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Outpatient Clinic:A Longitudinal Study[J].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2016,43(9):560-565

R446.6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8.060

2017-07-15)

猜你喜欢

夹心免疫吸附丙型肝炎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夹心”的生日蛋糕
中药夹心面条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水产品中的氟苯尼考
免疫吸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进展
新型夹心双核配和物[Zn2(ABTC)(phen)2(H2O)6·2H2O]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