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复合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状态的影响分析

2017-09-21朱红英河南省商水县中医院手术室麻醉科商水466100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8期
关键词:脑氧控制性七氟醚

朱红英(河南省商水县中医院手术室麻醉科商水466100)

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复合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状态的影响分析

朱红英
(河南省商水县中医院手术室麻醉科商水466100)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和七氟醚复合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状态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9例,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性降压方案,比较不同方案对两组患者脑氧代谢状态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MAP和P都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MAP和P均比对照组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脑氧代谢均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6μg/ml的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控制性降压,效果显著,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明显。

瑞芬太尼;七氟醚;控制性降压;脑氧代谢状态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临床麻醉中麻醉效果好、维持稳定[1],麻醉后患者苏醒彻底。但在对患者麻醉的维持过程中,瑞芬太尼有可能会引起患者依赖性的血压和心率降低[2],且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还会对患者的脑氧代谢产生影响。本研究探究了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复合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状态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提供了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

院收治的78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0.12± 6.7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1.2.1 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术前0.5 h,予以0.3 mg东莨菪碱肌肉注射,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麻醉诱导方案:用0.1 mg/kg咪达唑仑、0.2 mg/kg顺式阿曲库铵、2 mg/kg丙泊酚和0.2μg/(kg·min)瑞芬太尼静脉注射。经口气管插管,面罩加压給氧,术中予以1.5 L/min氧流量和12次/min呼吸频率的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6 mg/(kg·h)丙泊酚和0.05 mg/(kg·h)维库溴铵;为了维持肌松,手术结束30 min前间断给予阿曲库铵。根据术中患者的MAP情况进行控制性降压,当MAP下降到基础值的70%左右时,可停止降压。

1.2.2 对照组采用3μg/ml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输注,根据患者动脉压调控输注速度。

1.2.3 实验组采用6μg/ml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输注,根据患者动脉压调控输注速度。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心率(P)和脑氧代谢情况;脑氧代谢评估指标包括:颈内动脉球部血氧含量(CjvO2)和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比较采用不同降压方案后,两组患者MAP和P都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MAP和P均比对照组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比较(mm Hg,x±s)

2.2 两组患者的脑氧代谢指标比较采用不同降压方案后,两组患者的脑氧代谢均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脑氧代谢指标比较(ml/L,x±s)

3 讨论

颅脑损伤患者可能继发脑血管损伤、脑组织水肿、神经损伤等[3],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手术时,要严格控制麻醉情况[4],保持患者平均动脉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降低脑代谢,以提高手术效果。目前,多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5~6]对患者进行控制性降压,在维持血压稳定的同时还可降低患者心率。此外,还有降低脑组织代谢的作用[7]。

在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采用了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进行控制性降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控制和脑氧代谢情况,我们发现,使用6μg/ml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进行降压处理的实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患者更为稳定,且患者的脑氧代谢的降低程度也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使用两种剂量均能够改善患者脑组织代谢,提高术中对患者脑组织的保护,且使用6μg/ml剂量的保护作用更为理想。李志国[8]的研究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控制性降压的过程中,使用6μg/ml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能够维持患者平均动脉压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且对患者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更为显著。

[1]郭训,李恒,梁秀生,等.地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9):1411-1414

[2]吴磊,罗文杰,黄永,等.颅脑手术中七氟烷复合丙泊酚控制性降压对脑氧代谢的影响[J].上海医学,2013,36(4):297-300

[3]赵湛元.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3):35-36

[4]邓铸强.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方法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3):481-483

[5]胡淑娜.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其脑氧代谢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 (15):81

[6]秦钟,许波,王志萍.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2): 118-120

[7]甘国胜,周翔,秦明哲,等.瑞芬太尼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9):30-31

[8]李志国.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 (13):117-118

R614.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8.049

2017-04-20)

猜你喜欢

脑氧控制性七氟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对小儿先心病患者围术期脑氧饱和度的观察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老年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进展
损害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破裂的临床效果
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