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研究

2017-09-21李元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00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8期
关键词:脓包丘疹方剂

李元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研究

李元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皮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损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寻常痤疮患者中医方剂治疗能有效改善病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寻常痤疮;自拟中药方剂;维生素C片;替硝唑;疗效

寻常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1]。一般表现为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等皮损[2]。临床将其归纳为内分泌功能失调,与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及微生物感染等有直接关联[3]。中医认为寻常痤疮是肺胃热盛引起,与人体肾阴不足、肝经郁热等有关。临床研究发现,单纯西药口服治疗,综合临床疗效不佳,结合中药方剂治疗,效果可明显提升。本研究旨在探讨西医结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寻常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毛囊口大米粒样红色丘疹、脓包,硬结性囊肿,皮脂溢出等,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口臭、便秘、尿赤等症状[4]。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2.5±1.05)岁,粉刺12例、脓包20例、丘疹18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9~34岁、平均年龄(22.6±1.03)岁,粉刺13例、脓包18例、丘疹19例。排除患有心、肝、肾重要器官功能性疾病,血脂异常及系统性疾病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替硝唑(国药准字H10970376)0.5 g/次、烟酸片(国药准字H44020414)0.2 g/次、维生素C片(国药准字H44023902)30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自拟中药方剂,方剂组成:黄岑12 g、丹参12 g、桑白皮12 g、生白术10 g、公丁香10 g、金银花10 g、枇杷叶10 g、生石膏10 g及蒲公英10 g。煎至250 ml,每次1剂,早晚服用。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皮损及不良反应情况。痊愈:皮损减少率≥80%,脓包、痤疮等明显消失;有效:皮损减少率为50~70%;无效:皮损增多,且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计数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粉刺、脓包、丘疹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损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计数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计数比较

组别n粉刺治疗前治疗后脓包治疗前治疗后丘疹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50 50 t P 19.50±1.30 19.04±1.10 1.054>0.05 15.50±1.40 10.90±1.14 7.053<0.05 2.70±0.30 2.74±0.27 1.326>0.05 1.15±0.01 0.20±0.10 5.994<0.05 18.70±1.80 19.00±1.78 0.807>0.05 6.06±1.20 2.50±0.80 5.673<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出现2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出现2例恶心、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寻常痤疮的致病机制尚无定论,临床认为多由皮脂腺分泌过多、毛囊口角化异常、内分泌功能失调、过度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5]。中医认为多因饮食不节,食用过于油腻、过于辛辣食物而引起患者肺胃湿热,邪风侵袭致病,以清泄肺胃之热为治疗主要目标[6]。研究中自拟中药方剂由多种药材组成,其中枇杷叶、桑白皮具有清肺热之功效;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化脓消肿等作用;黄岑、金银花以及蒲公英等均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养肺等作用;生石膏可清热泻火、凉血;公丁香、生白术具有活血散结、泻火及清肺热等功效。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清肺热、排毒之效,从而抑制痤疮生长。此外,替硝唑可抗感染、抗过敏、止痒止痛、改善氧循环;烟酸属于维生素B族,可转化人体内烟酰胺,促进脂肪TCA代谢,调节人体血脂紊乱,是有效的调脂药物;维生素C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达到良好的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皮损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与赵欣等[7]研究结果相似。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粉刺、脓包以及丘疹等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1]吴瑾,周武军,张玉书,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8):1212-1215

[2]曾雪,刘瓦利,赵婷,等.中药面膜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5):624-627

[3]张烨雯.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4]刘晓冬.新癀片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 (28):41

[5]栾玉敏,杨奇娇,陈利远.中西医结合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1029-1030

[6]张超.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12):654-655

[7]赵欣,王建修,李宏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5(21):54-55

R758.73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8.028

2017-07-10)

猜你喜欢

脓包丘疹方剂
牙龈长脓包是牙根发炎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
解毒化湿汤治疗甘肃省庄浪县小儿特殊类型丘疹性荨麻疹107例
小脓包会惹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