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

2017-09-21徐锋韩纪昌张祎捷李磊张雅军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呼吸科开封475000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8期
关键词:支气管镜肺癌化疗

徐锋 韩纪昌 张祎捷 李磊 张雅军(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呼吸科开封475000)

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

徐锋 韩纪昌 张祎捷#李磊 张雅军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呼吸科开封475000)

目的:观察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给予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全身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7.4%,优于对照组的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存质量(FACT-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晚期中心型肺癌;电子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疗效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加上癌症本身的隐匿性,多数患者癌症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本文采用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联合全身化疗对临床常见的中心型肺癌晚期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

我院收治的62例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9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5±5.5)岁;病程为4~20个月;Ⅲ期20例,Ⅳ期11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8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5±6.5)岁;病程为4~21个月;Ⅲ期20例,Ⅳ期11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经院方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肺部CT和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晚期中心型肺癌。

1.3 排除标准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不适合化疗的患者;不耐受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检查血常规、心电图等,并了解患者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等。

1.4.1 观察组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术前4 h禁食,术前0.5 h肌注安定及阿托品,利多卡因雾化麻醉;依照操作规程将电子支气管镜插入病灶,清理瘤体表面,判断冷冻所需时间;经支气管镜通道,插入用酒精消毒过的探头,冷冻探头应伸出镜外≥0.5 cm,探头的金属末端应插入瘤体内部,用探头侧壁对病灶进行冷冻,每次脚踩开关控制冷冻时间为2 min,见到瘤体组织发白、脱水,即停止1~2 min,待其自然融化,每次冷冻融循环时间为3~4 min;如瘤体较大,则可多点多方位冷冻,使病灶可见部分完全冷冻;如出血过多,用1∶1 000肾上腺素局部喷涂;同时配合全身化疗;7 d后支气管镜复查,判断疗效并清理坏死组织。

1.4.2 对照组仅进行全身化疗。

1.5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并用FACT-L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完全缓解:肿瘤消失完全至少1个月;显效:肿瘤体积缩小一半以上达1个月以上;有效:肿瘤体积缩小不足一半达1个月以上;无效:肿瘤增大。生存质量FACT-L评分:各项目正向计分0~4分,反向计分4~0分,各指标分数相加即该指标得分,分数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临床上常以FEV1/FVC的比值(FEV1%)做判定,正常值为83%。FVC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用其所占FVC的百分率来表示。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存在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

1.6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7.4%,优于对照组的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FVC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n FEV1%治疗前治疗后31 31 69.51±3.2 69.50±3.4 86.50±4.3 78.01±4.8 60.04±3.5 61.06±3.4 82.66±5.3 71.90±4.8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ACT-L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生存质量(FACT-L评分)均有所提高,而观察组的各项指标评分提高幅度更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ACT-L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ACT-L评分比较

评分指标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社会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其他状况15.7±7.4 16.5±5.2 11.6±6.0 11.9±6.4 18.6±5.2 18.3±6.2 19.3±6.4 14.0±7.3 13.4±5.4 22.5±6.6 15.6±7.0 16.3±7.0 11.4±6.4 12.0±6.1 18.4±6.0 16.0±6.1 17.3±5.4 12.0±6.2 12.2±5.6 19.3±6.1

3 讨论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急速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全球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在城市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一位[1]。有三分之二的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错过手术机会,尽管放疗和化疗措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病灶的急速扩增,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等会受到阻塞,患者会因呼吸衰竭或肺炎高热等死亡,生活极其痛苦,生存质量严重下降[2]。十九世纪60年代美国医生用液氮冷冻探头对多部位癌症细胞进行冷冻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开创了一种新的疗法。冷冻疗法将细胞内外冷冻并形成冰结晶,造成细胞脱水,使细胞内电解质和膜脂蛋白变性改变,最终使细胞死亡。肿瘤组织比正常组织对低温的敏感性更高,低温能直接破坏病变组织[3~4]。冷冻治疗的特点是治疗效果好,出血少,仅对局部神经麻醉,可有效预防肿瘤转移。冷冻治疗能够将瘤体体积缩小,疏通并扩大管腔,使阻塞性肺炎的程度得到控制,改善呼吸困难及咳血症状,虽然不能完全治愈肿瘤,但是改善气道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5~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7.4%优于对照组的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存质量(FACT-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韩丽娜.电子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疗法对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1):79-81

[2]郭系文,刘旭之,王婷婷,等.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晚期肺癌临床疗效的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9):79-80

[3]柯要军.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对中心型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117-119

[4]刘欣燕,魏红艳,戴献利,等.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疗效分析[J].临床荟萃,2016,31(4):389-391

[5]王效刚.探讨晚期中心型肺癌微创介入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1):111-112

[6]赵云,姜东亮,于法明.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6,37(8):123-125

R734.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8.027

2017-03-27)

#通讯作者:张祎捷,E-mail:980287503@qq.com

猜你喜欢

支气管镜肺癌化疗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跟踪导练(二)(3)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