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S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与实践

2017-09-15代安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戒毒精细化考核

代安志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重庆 402160)

6S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与实践

代安志

(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重庆 402160)

目的 分析6S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与实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100例护理人员,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6S精细化管理模式,将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考核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S精细化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6S精细化管理模式;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常规管理

6S精细化管理模式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管理工具,能够有效改善护理人员服务质量及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1]。该种管理模式来源于日本,其内容包括安全、素养、清洁、清扫、整顿、整理等内容,简称为6S精细化管理,对提高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6S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具有重要影响[2]。我院对6S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与实践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对护理管理质量实施日常管理)。

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6S精细化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包括成立推行小组,宣传培训、组织实施、规范管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灭菌、设备仪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100例护理人员,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19~34岁,平均年龄(26.56±2.13)岁。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7.06±2.01)岁。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其管理内容主要为

2 结 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48例(96.00%);病房管理44例(88.00%);消毒灭菌47例(94.00%);设备仪器50例(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35例(70.00%);病房管理32例(64.00%);消毒灭菌36例(72.00%);设备仪器35例(70.00%),(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结果[n(%)]

3 讨 论

6S精细化管理模式是被国内外均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式,近年来受到医疗界的充分认可。6S精细化管理模式是指采用现有资源,从而创造最佳工作效率,该模式能使现有的软件得到充分的应用。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将6S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能够有效改善护理人员各项考核结果,具体见下。

(1)推行小组:成立由全院各护理单元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副组长、主管院长任组长为组员的管理小组,其职责为推行、制定管理模式评价标准以及实施方案,负责活动的组织培训和宣传,从而协调活动的资源和支持,定期评估各项活动效果,掌握其活动成效,推行管理模式的实施通过采用科室业务学习、护理全员讲座、护士长例会等形式宣传开展活动的要求、意义和目的,组织学习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法、考评标准以及具体内容,将管理相关内容制成小册,由每位组员人手一份,做到全院重视参与以及人人知晓,同时各个护理单元应依照评价标准以及实施方案,并结合本单元情况,成立推行小组,制定相关措施、计划、制度等,由护士长监督并实施。(2)规范管理:应根据相关调研结果,确定主要推行范围,包括库房、值班室、护士站、抢救室、换药室、处置室、治疗室等,制定评价标准,应根据相关评价标准,在各个操作中应用管理方式,完成物品的清洁、清扫、整顿、整理工作,物品应按照定量定点放置以及每日使用频率分类,进行统一标识,根据各个护理特点的内容,重新设置物品种类、急救药品、备用药品以及物品数量和种类,统一购买封存条。组织设计物品放置图和抢救车药品,建立物品登记卡以及失效药品,对临床每日采用频率较低的抢救车进行封存管理,既能减少相关交接时间,还能降低药品出现风险的事故,从而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5]。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将将6S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能够有效改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1] 王华飞,顾倩兰,徐文芳,等.6S管理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实践和体为即为复吸,有研究指出,毒品复吸率超过95%。因此,需要寻找积极、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复吸[2]。本次研究中,1个月后,观察组复吸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戒毒者复吸率。戒毒患者复吸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与吸毒者心态问题有关,吸毒者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均会影响其是否会复吸[3]。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角度来予以患者干预,从而有效改变吸毒者的心态、行为习惯。而综合护理干预是系统化护理措施,能从患者认知、心理、行为等方面予以全方位、针对性的干预,能促使戒毒者改变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综合护理干预关注吸毒者的心理状态,其通过引导、暗示等方式来逐渐影响患者的想法,帮助患者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患者戒毒的信心,最终能达到预防复吸的效果。总之,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戒毒复吸,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侯 峰,韩道国,刘 洁,等.社会支持在戒毒者自我效能与戒毒动机之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8):1408-1412..

[2] 彭耐英,周玉来,李 勇,等.沟通技巧在自愿戒毒治疗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15(23):124-125.

[3] 秦 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戒毒康复期海洛因依赖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0):1561-1562.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18.151.02

猜你喜欢

戒毒精细化考核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内部考核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