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7-09-15郑雪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肝病实验组效果

郑雪英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郑雪英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观察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伴有严重睡眠障碍的老年肝病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睡眠状况。结果 实验组的入睡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觉醒次数显著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肝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睡眠障碍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而在肝病患者中更为严重,睡眠障碍会导致肝病患者疾病加重,通过有效干预,改善老年肝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对其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1]。本研究对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伴有严重睡眠障碍的老年肝病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参照组男28例,女31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2.8±0.4)岁,甲肝12例,慢性乙肝16例,丙肝14例,肝硬化17例;实验组男30例,女29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72.6±0.6)岁,甲肝13例,慢性乙肝17例,丙肝13例,肝硬化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其家属监护人均对研究知情,由本人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常规疾病护理,并不针对患者的睡眠进行干预护理,观察并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

给予实验组针对性的睡眠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健康知识宣教以及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肝病以及治疗护理的相关知识,提升其知晓率和依从性;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沟通,分析病情和治疗前景,缓解其紧张焦虑心理。(2)环境护理:首先是卫生的保持,保证病房的干净整洁,调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天定时对病房地面及患者的床单元进行清洁,使患者处于舒适环境,心情愉悦,另外就是保证患者的睡眠环境,必须保证足够的安静,使患者能够安然入睡。(3)睡眠习惯管理:指导患者养成有规律的睡眠和作息,控制午休时长以及患者卧床休息时间,严格规定夜间上床休息时间,不能熬夜,培养患者规律的睡眠周期,对患者的交际活动进行一定的控制,防止患者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或过于劳累。(4)药物以及其他辅助措施:对于病情尤其严重患者,给予适量药物辅助催眠,待症状稳定后停用;给予科学的饮食指导,严禁刺激性饮食,以防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硬性睡眠,也可以通过热水泡足以及头部按摩等放松手段改善患者睡眠。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入睡时间、觉醒次数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其中,患者入睡时间为患者上床准备休息直至患者进入深度睡眠的时间,睡眠质量评分依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量表为标准,观察记录患者1个月的睡眠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与信息处理,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在入睡时间、觉醒次数以及睡眠质量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睡时间、觉醒次数以及睡眠质量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入睡时间、觉醒次数以及睡眠质量评分对比(±s)

组别n入睡时间(h)觉醒次数(次)睡眠质量评分(分)参照组591.2±0.23.2±1.45.86±1.26实验组590.5±0.21.2±0.83.21±0.92 t 19.0109.52713.047 P 0.0000.0000.000

3 讨 论

伴有睡眠障碍是老年肝病患者中较为突出的症状表现,老年肝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表现为入睡时间长,易觉醒,因而缩短睡眠时间,降低睡眠效率,影响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低下,会增加患者肝脏的负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基础疾病治疗效果,还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同时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因此,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

给予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在保证适宜环境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睡眠习惯进行干预,辅之以一定的药物治疗和饮食等促进手段。

环境因素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直接诱因,因此,强化基础护理,保证为患者提供优质舒适的环境,满足患者的睡眠需求,也是调整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环节;老年肝病患者由于对病情的认知不足,自身耐受能力和恢复力下降,对疾病的治疗信心较低,加之不熟悉医院环境和担心治疗费用等因,心理压力一般较大,会出现烦躁焦虑,影响睡眠[3]。因此,给予科学的心理疏导,提升其治疗信心,是改善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观条件;通过对患者行为和活动的管理,使患者养成规律的作息,是保证充足睡眠和优质睡眠的重要手段[4];另外,寻求药物以及饮食指导等,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也有一定效果。

[1] 吴丽晶.感染科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1):235.

[2] 李 艳.护理干预对感染科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6,(20):327.

[3] 左 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5,(1):107-108.

[4] 陈美荣.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肝病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11):159-160.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8.44.02

猜你喜欢

肝病实验组效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抓住“瞬间性”效果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