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与培训需求

2017-09-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眼外伤灾害我院

黄 丹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护理教育・

急诊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与培训需求

黄 丹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 探讨本院急诊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与培训需求,找出薄弱环节,予以改进,进一步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在未来灾害中的应急能力。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护士100名,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灾害护理相关知识与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我院100名急诊护士灾害护理知识评估为优者38%,良者41%,合格者18%,不合格者3%;水灾、突发化学中毒的救护项目得分低于现场救护、检伤分类及转运等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的急诊护士未参加过灾害培训,91%的急诊护士认为应定期组织培训,97%的急诊护士希望通过继续教育进行培训。结论 我院急诊护理人员的灾害护理知识有待提高,有灾害护理的培训需求,应定期组织培训,加强灾害护理的继续教育。

急诊护理人员;灾害护理;培训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一切可能导致设施破坏,经济受损、人员伤亡及健康与卫生服务状况恶化的事件,当其规模超出发生地的承受能力,必须向外寻求专门救援时,即可称为灾害[1]。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灾害频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而灾害护理学是有关灾害的预防、救援与管理的综合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系统灵活地应用有关灾害护理学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与其他专业领域开展合作,为减轻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活动[2]。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国灾害护理研究迅速发展,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灾害护理尚处于探索阶段[3]。为了解我院急诊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与培训需求,进一步提高其在未来灾害中的应急能力,本文进行了相关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护士100名,纳入标准:①目前从事临床工作2年(含2年)以上的中专(含中专)以上学历的护士、护师及主管护师;②愿意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从事临床工作不满1年的护士;②不愿意参加本研究者。100名急诊护士中,女97名,男3名;中专3名,大专48名,本科49名;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0名,护师41名,护士47名;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26.21岁±8.25岁);工作年限2~24年,平均工作年限(5.09±2.78)年。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内容:①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②灾害护理知识(80道选择题):现场救护(10道)、检伤分类及转运(10道)、地震的救护(10道)、火灾的救护(10道)、水灾的救护(10道)、爆炸伤的救护(10道)、突发化学中毒的救护(10道)、灾害心理护理(10道)。③开放性问答题:目前对灾害护理培训需求的看法。问卷评改标准:总分80分,选择题选对1题得1分,不选或选错不得分,分数越高表示对灾害护理知识掌握得越好。总分≥72分为优,64~71分为良,48~63分为合格,<48分为不合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灾害护理知识

100名急诊护士灾害护理知识得分35~74分,平均得分(68.9分±8.2分),其中优38名(38%),良41名(41%),合格18名(18%),不合格3名(3%)。问卷中现场救护、检伤分类及转运、地震的救护、火灾的救护、灾害心理护理、爆炸伤的救护得分高于水灾、突发化学中毒的救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问卷知识部分8个项目中得分排名情况

2.2 灾害护理培训需求方面

100名急诊护士都认为有必要进行灾害护理方面的培训,92%的护士没有参加过灾害护理的培训,91%的护士认为医院应定期组织灾害护理方面的培训,97%的护士希望通过继续教育进行灾害护理的培训。

3 讨 论

护理人员是灾害救援全程的主要参与者,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4]。且护理人员对灾害的应对能力影响着整个灾害救援团队的速度与效率[5]。本文通过对我院100名急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其对灾害护理知识的掌握得分良、合格及不合格者占72%,说明大部分急诊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知识的掌握还有待提高;水灾、突发化学中毒的救护项目得分较其它项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知识的掌握不均衡。同时,100名护理人员都认为有必要进行灾害护理培训,提示急诊护士对灾害护理培训需求度高[6]。且92%的护理人员未参加过灾害护理培训,说明医院应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满足护理人员的需求,原因的眼部充血,视力下降及疼痛,要及时到眼科检查,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交感性眼炎,早期治疗。

3 讨 论

临床上眼穿通伤比较常见,且属急症,病情复杂多变,应密切观察伤眼及健眼的变化。注意伤口、视力、眼球等的变化,防止眼内感染及交感性眼炎的发生,为保护健眼,必要时可摘除受伤眼。

其实大多数的眼外伤是可以预防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眼外伤的发生率非常必要。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预防,把完善相关预防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及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放在首要位置。对基层高发人群积极宣传和普及预防知识,加强防护意识。

致伤后早期规范治疗至关重要,受伤眼的后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伤后的早期处理。基层医务人员应加强对眼外伤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眼科专业技术水平,在第一时间正确地判断、处理各种类型眼外伤,对病情严重复杂的伤员要及时向上级医院请求会诊或转送治疗,正确把握原则以保证最佳治疗效果、减少伤残。

[1] 谢汉平,王 一,陈少军,等.临时人工角膜下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眼球前、后节外伤的远期疗效[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21(5):335-337.

[2] 谢立信,史伟云,李绍伟,等.角膜移植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严重眼前段复合伤[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12,5(10):234-236.

[3] 金 姬,王 青,吕志刚,等。眼内异物行玻璃体切除多联手术2例[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15,04(6):132-135.

本文编辑:张 钰

R472.2

B

ISSN.2096-2479.2017.18.147.02

猜你喜欢

眼外伤灾害我院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不同手术时机对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外伤患者的预后影响
Hospitalised ocular injuries in Osogbo,Nigeria
第二十届全国眼外伤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亚太眼外伤会议通知
《灾害来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