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2017-09-15庄月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鼻咽癌障碍黏膜

庄月霞

(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 昆明 650118)

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庄月霞

(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 昆明 650118)

目的 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收治的86例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结果。结果 护理组在出院后的日间活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及安眠药服用情况七项指标分别为(0.86±0.17)分、(1.10±0.13)分、(0.49±0.17)分、(1.19±0.07)分、(1.28±1.00)分、(1.19±0.51)分及(1.09±0.25)分,和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缩短入睡时间,消除睡眠障碍,提升睡眠质量。

肿瘤;放疗;睡眠障碍;护理干预;效果

恶性肿瘤是当前临床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恶性疾病[1],在治疗时,主要是通过手术方式、放疗、化疗等方式开展治疗过程,在患者放疗治疗过后,对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患者出现了睡眠障碍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病症,针对此临床中需要及时开展相应的医护干预工作,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睡眠状况恢复正常,早日恢复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收治的86例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3例。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8.22±15.51)岁。

1.2 护理方法

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第一,健康宣教[2]。护理人员针对放疗患者需要提前做好健康知识教育和指导工作,针对健康睡眠开展健康指导,在每次放疗结束后,实施持续教育指导,对于放疗过后容易产生的一些并发症需要提前告知患者,使得患者可以正确对待,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嘱咐患者建立良好的精神卫生状况和规律作息,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和暴饮暴食,保持精神愉悦和放松,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告知患者一些神经放松的运动方式,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能够在病房内播放一些轻音乐等,使得患者的情绪得到放松,从而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3]。

第二,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监护人一起制定完善的个性化食谱,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保证饮食健康、科学,有效改善肠道不适,缓解患者烦躁的情绪状态,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对于睡前胃肠道不适患者,可以给予其镇静、止吐治疗,进食少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补充患者体内所需要的维生素等成分,缓解胃酸症状[4]。

第三,环境管理[5]。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针对放疗患者免疫系统较差的特点,实施无菌管理制度,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强通风、调湿、调温等处理,保证病房整体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通常病房温度控制在20℃~23℃,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保证患者获得一个舒适的居住体验,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改善睡眠状况。

1.3 判定标准

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评价,得分不低于5分时,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障碍越严重,睡眠状况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护理组在出院后的日间活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以及安眠药服用情况七项指标分别为(0.86±0.17)分、(1.10±0.13)分、(0.49±0.17)分、(1.19±0.07)分、(1.28±1.00)分、(1.19±0.51)分及(1.09±0.25)分,和对照组出院后对应的各项睡眠相关指标评分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对比(±s,分)

组别n时间日间活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安眠药服用情况护理组43治疗前2.29±0.172.54±0.131.49±1.172.49±0.872.44±1.172.09±1.112.19±0.99治疗后1.98±2.222.17±0.121.29±0.422.36±0.202.09±1.022.00±1.201.68±1.20出院后0.86±0.171.10±0.130.49±0.171.19±0.071.28±1.001.19±0.511.09±0.25对照组43治疗前2.30±0.222.54±0.121.49±1.222.48±1.002.45±1.122.08±1.112.18±1.00治疗后2.79±0.172.60±0.221.90±0.672.89±0.802.58±1.102.13±1.522.37±1.46出院后2.36±0.272.04±0.201.56±0.372.17±0.672.43±1.131.99±0.872.17±1.01

3 讨 论

恶性肿瘤疾病非常难以治愈,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很多患者的情绪是非常低落的,担心自己的病情恶化,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正确的指导和调节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对患者产生的焦虑、抑郁精神障碍实施必要的心理疏导,给予及时的药物治疗过程,同时在条件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鼻咽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全方位护理模式,可明显缓解患者因放疗导致的口腔黏膜反应,减轻其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1] 范瑞娟.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9):257.

[2] 罗 曼.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3):247.

[3] 王娜娜.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6,3(7):186-187.

[4] 袁卫玲,付丽玲.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29):159.

[5] 刘岩杰,马艳会.针对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5):113,115.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18.132.02

猜你喜欢

鼻咽癌障碍黏膜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