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7-09-15杨小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室性胺碘酮循证

杨小娟

(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 泰州 225300)

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分析

杨小娟

(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11日~2017年4月11日在我院就医的50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实施胺碘酮治疗。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各25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循证组应用循证护理,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结果 循证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切实可行,护理效果显著。

护理;胺碘酮;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效果

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心内科的常见危急症之一,病情进展速度较快,且常易并发其他的疾病,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亦是导致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的首要原因[1]。目前,临床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主要给予患者胺碘酮进行治疗,为保证治疗效果,有必要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2]。我院对患者分别实施循证护理、常规护理,以探究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11日~2017年4月11日在我院就医的50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实施胺碘酮治疗。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各25例。常规组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3.69±3.69)岁,男16例(64.00%),女9例(36.00%);病程2~42个月,平均病程(26.24±2.61)个月。循证组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53.74±3.71)岁,男15例(60.00%),女10例(40.00%);病程3~41个月,平均病程(26.32±2.5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给予静脉滴注胺碘酮,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及基础生命体征指标监测,重点观察和记录患者心率、心律改变情况,加强巡视,并准备相关的急救药品及除颤器等。

循证组应用循证护理,(1)提出问题:如何有效护理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注意事项?(2)寻找证据:以“心力衰竭”“护理”“室性心律失常”等作为关键词,在各数据资料库内进行搜索,寻找相关参考文献,评价文献的有效性及可靠性,为上述问题提供证据。(3)循证实施:a.心理护理:由于各种原因,在治疗期间患者易存在较严重的心理负性情绪,如精神异常紧张、害怕、担心、焦虑等,护理人员应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措施,帮助患者尽快缓解心理压力,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b.并发症护理:由于胺碘酮的刺激性较强,为避免患者发生静脉炎,在静脉滴注期间,应严格控制药物的滴注速度;为避免患者发生低血压,应密切注意穿刺处皮肤的温度及颜色变化,若发现患者皮肤存在发红、肿胀等现象,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更换穿刺部位,给予患者湿敷25%硫酸镁。c.饮食干预:在治疗期间,嘱咐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宜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1.3 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患者心律失常改善1~3级或恢复至0级,心功能减轻1级或改善1级为有效;未达到上述疗效标准为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循证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比较(n,%)

3 讨 论

心力衰竭属于临床较为危急的病症之一,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且易并发其他的疾病,例如室性心律失常,极大程度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其实施及时有效治疗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对患者实施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积极改善心肌供血为治疗原则,其中胺碘酮属于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该药物可有效延长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以及有效不应期,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治疗效果较显著,但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保证治疗效果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4]。本研究对患者分别实施循证护理、常规护理,以探究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研究发现,循证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结合有效可靠的临床依据以及自身的护理经验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其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相比常规护理更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循证组护理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8.00%。这提示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期间,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有助于保证治疗效果,控制和缓解患者病情。

综上所得,对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切实可行,护理效果显著。

[1] 文彩虹.分级式氧疗干预对急性心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SaO2变化影响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3):5097-5098.

[2] 赵 慧.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舒适护理的效果[J].临床研究,2016,24(7):132.

[3] 黄淑萍,杨丹莉.心外膜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围手术期的护理[C].第16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289-290.

[4] 刘翠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7):167,169.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18.40.02

杨小娟(1976-),女,江苏泰州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心内科护理

猜你喜欢

室性胺碘酮循证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循证护理》稿约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