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物里的那些“精”能吃吗?

2017-09-13王福海

食品与健康 2017年9期
关键词:谷氨酸钠糖精瘦肉精

王福海

小时候很喜欢吃爆米花。老师傅制作的时候往往会在其中添加一种“神秘材料”,爆出来的玉米花不仅特别甜,整个空气都会随着砰的一声响,弥漫开香甜诱人的味道。长大后我才知道,那个“神秘材料”原来是糖精,其甜度是蔗糖的上百倍,只需一點点,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在那个物质生活稍显匮乏的年代,它给我们这些孩子增加了不少的乐趣。但在今天,那些被打上“人工”“合成”“不健康”烙印的各种食物“精”——食品添加剂,则被不少消费者列入了饮食的“黑名单”。那么,食物里那些“精”,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否真的会产生危害,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地看待这些食品添加剂呢?

糖精——限量食用

糖精学名糖精钠,在味觉上给人以甜的感觉,是一种合法的甜味剂。国际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对食用糖精的安全标准为:成人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不超过 5 毫克。食用过量的糖精,会影响人体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肠道的吸收功能,造成食欲减退。由于糖精的甜度是糖的好几百倍,因此只要一点点就能达到足够的甜味,合格食品一般不会出现摄入量超标的情况。一些劣质饮料、蜜饯和果脯中,可能会存在糖精过多的现象,您购买时要留心一下。

味精——低温食用

大家做菜的时候,常会用到味精帮助提鲜。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很多天然食物中都有。味精是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的,加工过程很安全。有观点认为谷氨酸钠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事实上,谷氨酸钠的热稳定性非常好,只有烹饪温度达到270℃以上才会分解。您只要避免高温烹饪,不给食用油“冒烟”的机会即可。味精最好在菜品临出锅之前再放。这是因为,温度达到120℃以上时,部分谷氨酸钠可能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虽然对健康无害,但却会丧失“提鲜”的功能。

鸡精——减盐食用

鸡精是在味精的基础上,添加了淀粉、增味核苷酸、糖和其它香料,也有一些厂家会加入鸡肉粉或其他肉类提取物,能带给菜品更加丰富的口感。味精和鸡精是可以安全食用的。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二者的含钠量都不低。高钠饮食容易引起人体血压升高,损伤心、脑血管,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日常餐饮使用鸡精和味精,必须严格控制用量。用过味精或鸡精后,盐的使用量要相对减少一些。

瘦肉精——不能食用

瘦肉精是多种动物用药的统称,可以让动物少长肥肉甚至不长肥肉。我国明令禁止使用瘦肉精。此类药物作为饲料的添加剂使用,要想达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需要长期、大剂量使用,动物如生猪,直到上市其体内的瘦肉精残留量都会很大。人长期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可能造成中毒,会导致肌肉振颤、心慌、战栗、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甲亢和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而言危害更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一般来说,体内残留有瘦肉精的猪肉,肉质更加柔软,弹性较差,肉色过于鲜红;而健康猪肉的肉质弹性好,色泽多为淡红,无汁液或较少汁液流出。

辣椒精——限量食用

辣椒精是以辣椒为原料,经分离、精制而成的具有辣味的调味品,其有效成分为辣椒素、蛋白质、氨基酸、糖类和少量辣椒红色素。辣椒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辣味食品的调味,是餐馆、食堂的常备作料,可直接用于烹饪调味。辣椒精不是非法添加剂,但因其经过提纯,辣度比天然辣椒高很多倍。建议您在皮肤、口腔、呼吸道和消化道有损伤有炎症或有溃疡的状态下,一定不要吃含有辣椒精的食品。

牛肉精——明辨食用

牛肉精本身是“无罪”的,这种增香型食品添加剂是以新鲜牛肉、牛骨、牛脂肪为主要原料,经过酶解、熬制,再加入呈味核苷酸、盐等配合而成,有浓郁的牛肉味,可应用于包子馅、饺子馅、肉丸、蛋饺、火腿肠等食品中,使这些食品的肉味更浓厚。但很多不法商家因看准牛肉比猪肉价格高,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会利用牛肉精改变猪肉等售价较低的肉品的口感,并采取添加红色素,用磨具打磨等手段,令其外观更像牛肉。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我们的知情权,也会让食客因为过量食用牛肉精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奶精——不宜食用

奶精,即植脂末,其中并不含“牛奶”或“奶油”,主要成分为氢化植物油、乳化剂、葡萄糖浆、酪朊酸钠、硅铝酸钠等,能够改善食品的内部组织,可以增香增脂,使口感细腻、润滑厚实。但奶精中的氢化植物油含“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容易诱发血管硬化,增加罹患冠心病、肿瘤、哮喘等疾病的几率。街边小店销售的奶茶和咖啡,是奶精的重灾区,购买前需要留意查看配料表。

香精——限量食用

香精是各种用于食品增香、提香的香料制成的产品,使用时稀释添加于各类食品中。我国批准使用的天然香料有近四百种、合成香料有一千八百多种,它们都可以制成相应的香精。被批准使用的香料都经过了安全评估,不会含有有害成分。香精的使用具有“自限性”,即用量过多不仅无助于食品品质的提高,反而让人难以接受。

面对各种可以改变口味的食品添加剂,我们要做到理性对待,并科学使用;对于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更要学会分辨,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endprint

猜你喜欢

谷氨酸钠糖精瘦肉精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精中谷氨酸钠的含量
瘦肉精十年轮回, 问题究竟出在哪?
味精不是害人精
味精中谷氨酸钠含量三种试验方法的比较
瘦肉精的毒害作用及其试纸快速检测技术
主妇安全买菜经
味精加热后有毒吗?
美国FDA 批准糖精作为新食品添加剂使用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美第一夫人拒绝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