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7-09-12龙盛玖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小学生

龙盛玖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生活应用,这对于学生的心智成长都是极为必要的。建构主义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个活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以此为出发点,在设计课程内容時,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让数学走进生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

一、将复杂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元素进行有效结合

小学数学书本内理论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非常的枯燥难懂,会降低其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当数学教师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元素有效结合起来时,大大地简化了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可帮助学生通过日常的一些实际经验来解决数学题目,使其更容易去理解那些理论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时,需要尽量选取简单、常见的事物,以方便授課时进行实际应用。例如,学习到数学课本中时、分、秒单位换算时,数学教师就可以拿出一个钟表来向学生展示时、分、秒分别代表着什么,加深其理解。除此之外,可借助形状来向学生讲解换算知识,一个圆形代表一秒钟、一个正方形代表一分钟,而小时则由三角形来表示。这样不仅可以形象生动地向学生讲解时、分、秒具体换算方法,还可以加强小学生对于形状的认知,在实际生活中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反复运用的乐趣,进而实现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接触的生活知识较少且单一,小学数学教学应设计一些与小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得知识的学习由被动的传授变为主动的吸收,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突破过去呆板的板书教学环境,在课堂中重现生活场景和故事中的情境。例如在学习钟表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现出各式各样的时钟,从历史上的沙漏计时、机械摆钟、电子挂钟等,让学生沉浸在钟表的海洋中,认真观察钟表时针和分针的运行情况,既学习了时钟知识,也体会到了时钟的发展历史。同时借助时钟知识加深加法练习,如在课堂上提问本节课什么时间下课,对应的时针和分针分别在什么位置?这样既学习了数学知识,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此外,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让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拓展了其视野。

三、改进教学内容,强化生活运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单一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理论计算等知识往往使其感觉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进行知识的灌输和理论的讲解,学生就容易产生反感甚至抵触的情绪。或者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愿意主动学习和探索。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进,将抽象杂难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结合起来,强化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就可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渴望。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學生生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元素,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拓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四、运用所学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既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展开主动探究,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深奥的数学知识,同时数学教学还要回归于生活,运用教材上的知识点来解决现实生产生活问题,这样更能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化,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学科的本质。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更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性题目,将教学的视角引向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与运用能力,同时更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知识、情感等的全面提高。如学校要组织全校师生去游玩,让学生参与其中,来提出具体的方案,在整个活动中需要考虑到哪些因素,如何乘车,如何购票最划算?让学生来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并统计各项支出所占比例,以帮助家长来制订科学合理的家庭消费方案。学校的环形跑道要重新进行装修,让学生来计算跑道的面积。诸如此类的题目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不再是以往枯燥、机械的重复性训练,而是能够让学生从看似简单的题目中悟出相关知识的本质,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这样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自然就能够顺利解决;同时学生用知识来帮助他人解决生活问题,更能强化学生的成就感,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学习充满激情。

五、加强生活知识的融入,突破重、难点

小学生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阶段,在这个时候学生的心智和生理都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无论是对外部环境的认识还是理解能力都较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模式,那么过于抽象的内容就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将生活知识融入到数学课程教学中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过生活知识的融入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做到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挖掘学生生活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其次,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适合转化成简单的生活元素。因此,在进行教学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的联系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为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数学语言生活化,数学术语形象化;数学情境生活化,课堂氛围亲切化;数学应用生活化,学习价值最优化。总之,就是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融入生活,走进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林秀媚.浅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教学研究,2017,3(7).

[2]李素娥.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教学研究,2017,3(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化小学生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我是小学生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