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情境的构建策略及应用

2017-09-12曾柯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情绪初中语文情境

曾柯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出适当的教学情境,学生则在情感激发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充分结合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设置更具趣味性的情境,将语文知识点融入到情境之中,进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主要以纯灌输的方式开展,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课堂缺乏趣味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约着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以“情”为基,借“情”蓄势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首先就得“生情造境”。“造境”要先“生情”,“生情”是基础,是第一步。初中语文的学习,不单单是智性学习。学习语言文字等基础知识,是一项智力学习活动。但是语文教学另一重要目的,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认知。初中语文教学也是陶冶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活动,因此塑造学生健全的情感认知是必要的。而学生情感的刺激、激发以及调动,又会反作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推动作用。针对初中语文教学,拟将以激发情感、促发情智、加深情态三步走为教学积蓄“情势”。

(一)激发情感

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开始进行情感体验,是第一步。情绪、情感体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健康、积极,具有推动作用的正向情绪和情感体验;另一种是消极、负面的,起阻碍作用的负面情绪和情感体验。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当然是需要唤醒学生积极健康的正向情绪。激发学生正向的情绪和情感,也能快速调整学生学习状态的捷径。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就是在引导学生转向注意力,由松懈、松散的状态尽快调整至集中、专注的状态。关于激发学生正向情感情绪的策略很多,观摩不少初中语文名师课例不难发现,老师多以互动性的游戏、猜谜语、谈感想等方式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也注重学生思维的激发和调动。只要学生正向情绪释放得好,那么教学便能容易地步入正轨。

(二)促发情智

第一步是专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迸发较为随意,呈无序状进行,因此要以思维的理性来冲和,实现情与理的协调,促进教学的深入发展。当教学步入正轨之后,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整学生的情感状态。当学生的情绪过于膨胀时,老师就应该及时疏导,保证教学进程的顺利推进。学生的情绪体验过旺,容易无视教学状态,反而导致其注意力偏离学习中心。所以,老师要及时引导,或用提问的手段引导学生关注点的调整,或者以提示的方式提醒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情感过盛,会压制学生智性思维的运转,降低其活跃度。如果随着教学的持续,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较为低迷,那么,老师也要灵活创设刺激点,再次刺激学生的情绪。

(三)巩固情态

在教学活动的后期阶段,也就是课堂教学最后十分钟里,老师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由于学生精力的消耗,往往会出现疲劳、松懈的情况。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绪状态应该呈上下波动的趋势,有起有伏。学生无法长时间让情绪保持高度活跃的状态,如果学生能一直保持高昂的情绪,那也就成变相的“低迷”情态。但是在课堂结束阶段,需要总结本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以,需要让学生再次活跃情态,以此深入理解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达成学习目标。

二、因“情”造“境”,“情境”合一

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情感体验的激发、增强以及调控,具体于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按需进行调试,实现学生情感体验不同程度的发挥。在蓄“情”之后,就是造“境”。造“境”,即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助力,或联系已有的知识体系;或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便于学生的学习;或实现语文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推动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借助背景资料,为教学推波助澜

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借助有关的背景资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例如,生字词的注音和释义,有助于学生快速读懂课文内容,为学生掌握课文体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奠定基础;而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又可以深化学生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一些课文,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凭借自身的生活体验无法完全领会,所以借助必要的背景资料,势必会加强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推进学生的思考和參悟,从而领略到历史长河中所积淀的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经典之作。语文背景资料多种多样,而呈现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因此教师应该选择,适宜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予以展示。如今语文教学资源极为丰富,而且形式各具特点。老师可灵活选择呈现的方式,或用精美的圖片、或用优美的文字、亦或是影视资源等等。

(二)拓展延伸,把教学带入生活

初中语文教学只不过是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有益的平台,让学生在其中实现语文体系的自我构建,将知识组合成为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初中语文教材所呈现的语文世界毕竟还是冰山一角,因此,还需要老师拓展延伸一些教学之外的学习资源,以此补充和丰富初中语文教学。社会生活是大语文天地,初中语文的补充与拓展需要向生活语文各个方面去发散。让学生在感受、学习中,能够具备多重的眼光、视角,以此感受语文的多元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情”与“境”的结合统一,是新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具体展现。初中语文的学习,需要学生情感的牵引,同时也需要学生智力的运作,二者缺一不可。缺乏情感体验的语文学习只会让学生成为能识别文字、会说话、阅读的机器,而没有智性思维的语文学习,将会造成学生情感毫无目的泛滥和膨胀。初中语文课堂需要情境教学,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这样也才能彰显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价值。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上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并且应该合理使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深入地研究情境教学法,不断的创新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金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创情境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

[2]陈华君.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方法的作用及其应用分析[J].亚太教育,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绪初中语文情境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