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之浅见

2017-09-12贾桂芳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文明礼貌文明礼仪礼仪

贾桂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文明礼貌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从小进行礼貌教育,通过游戏、主题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奠定人生基础最佳开端的工作,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向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集中教育计划性地加强对幼儿文明礼仪的行为训练

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定期向幼儿实施幼儿素质教育,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内容、目标应由低到高、由浅至深、由近到远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生活习惯、社会适应、学习掌握程度的培养目标。我们安排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内容,从多方面涉及教育活动,我们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教学活动内容。如:儿歌、故事、情景表演等,让孩子在自己喜闻乐见的环境里得到礼仪教育。寓文明礼仪教育于游戏中,如通过《熊猫的客人》《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让幼儿感受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对不起,没关系!》等歌曲表演使幼儿懂得与同伴、长辈相处交往的一般礼仪;又如通过《小熊过桥》《好娃娃》等故事活动使幼儿之间懂得了要互相谦让,与同伴分享快乐,要学会关心他人等。朗朗上口的童谣、歌曲、故事等配上适当的体态动作,让幼儿成为了幼儿园中礼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建议以班级为单位,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这些常规主要由教师、保育员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制定,因为是孩子们制定的,所以他们也更会遵守。我们以幼儿的一日生活为主线,其中包括:入园、排队、盥洗、就餐、倾听、阅读及睡眠和起床、户外活动和离园,学习基本的礼仪姿态,以及家庭的出入、开关门、敲门、就餐、尊重长辈的基本礼仪;我们可以随机抓住并细化教育在幼儿每一天的生活中。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只要教师善于观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幼儿进行随机的教育,把品德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里,并运用得当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充分利用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文明礼仪潜移默化教育

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班级环境的管理和更新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随着礼仪教学的不断深入,班级的环境也会随着更新和丰富。如:在洗手间内创设排对上厕所和排队洗手的图片。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班级的环境创设和布置中,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年龄特征出发,让主题教学的价值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建议做法是:让每块墙面尽量发挥作用,挖掘主题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思考、想法和问题,及时地展现在主题墙中,这样也便于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同时能让幼儿来参与。总之,在班级环境文化的创设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将新的教育理念引入到環境当中去。这样,幼儿才会在与环境互动的“平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节日主题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行为。节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融入自然社会环境中,教育者可充分利用各个节日活动开展适合幼儿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游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在节日中带领孩子走进社会,感受节日的氛围,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节日的文化,通过让幼儿走进社会节日的活动中,培养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亲人的健康情感,并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在庆祝国际“三八”妇女节中,老师在幼儿课堂中实现对幼儿进行节日爱妈妈的教育,并教会孩子简单的手工制作,从教育的手段看,我们从礼貌(招呼)、分享(礼物)、独立性(完成手工)、行为习惯(整理物品)大胆表演等不同层面对孩子进行培养,是每个孩子在社区家庭这个空间中,自然地展现个性,学会用语言交往的技能,陶冶良好的情操。“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是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良好契机,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黄豆、绿豆等,和小手一起劳动,让孩子用自己的小手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激发了孩子爱劳动的强烈意识。

四、幼儿园的文明礼仪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

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教育因素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平日在家中,做到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孩子自然会对爷爷奶奶有礼貌。例如:为使幼儿养成关心他人的习惯,在家里还可以提醒幼儿启发幼儿帮大人做事;有客人来时,让他拿糖果来招呼客人;让他照顾别人家的小弟弟、小妹妹等等。所谓教不过,父之过。家长不小心碰了别人,就主动向人道歉,孩子就会模仿这种好习惯。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所说,父母所做的一切,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别人说。“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家长也不能用诱惑、强制的手段来要求孩子讲礼貌。

在此呢,我想建议家长们,可以每天让孩子背诵一些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所有的礼仪、道德全都在里面了,每天可以教孩子一两句,让他们背诵,并让他们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中,时间一长就会见到效果,看到孩子的不一样,这样不仅让他们学到做人的道理,同时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是一举两得之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形成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抱着滴水穿石的态度,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地方抓起,运用多种办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和行为训练,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一定会在成功的喜悦中享受甘甜。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明礼貌文明礼仪礼仪
争做少年好榜样
3月历史大事记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实践研究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校园文明礼貌靠大家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