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教育中进行户外运动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7-09-12李桂芳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平衡木器械户外运动

李桂芳

幼儿园优化一日生活质量, 科学组织好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户外运动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鉴于此, 针对幼儿园户外运动普遍存在运动器材单一、设施模式化、教师组织困难等问题,本着“以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的理念,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在原有环境条件局限的基础上, 扩展幼儿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创设富有挑战性的运动场地,投放低结构化材料,提出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案,促进幼儿与同伴,培养幼儿自主游戏能力及团结、友爱、合作等社会性的发展,从而达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

(一)利用自然资源,自制幼儿户外运动器械

幼儿园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把这些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的话,可以自制许多不同类型的运动器械,还会给幼儿增添许多的乐趣。在有的地方还可以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让幼儿从小就耳濡目染家乡的文化。

例如:有许多的木头,可以挑选其中长短、粗细合适的一些为幼儿搭成平衡木、梅花桩、攀爬物等。在制作这些器械的时候,肯定会有许多小的木块,可以将其修整为适合幼儿玩的积木,并投放到室内的建构区中,成为建构区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每一样材料,既经济又节约。

此外,如果当地有丰富的沙、水资源的话,用当地的沙设置一个玩沙区,在场地面积充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游泳池。这些都是基于当地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这样的规划设计让农村幼儿园有了丰富多样的户外运动器械,为幼儿的户外运动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二)合理规划幼儿园的场地,创设科学的运动区域

每个幼儿园的场地面积、地形是不一样的,要因地制宜地根据自己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置。在布置前要考虑到设置哪些运动区域,每个运动区域大概适宜占用多大的面积。一般都应该要有跑跳区、钻爬区、球类区、平衡区、攀爬区等,因为这些运动区域才可以锻炼幼儿的基本运动能力。其中跑跳区与球类区是需要与其他区隔开一段距离的,因为当幼儿在玩球类运动时,球有可能会打到其他幼儿。在场地面积偏小的幼儿园,可以把钻爬区和平衡区设置在一起,让大班的幼儿钻爬完后,又去走平衡木,让幼儿去面临挑战。

此外,还需要考虑当幼儿在进行户外运动时,会不会影响其他在室内进行活动的班级。如果会影响,就需要适当调整运动区域的位置。只有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的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才是适合幼儿的,才能够规划出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的运动区域。

(三)幼儿园户外运动器材投放的层次性及更新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特点是不一样的,身体机能发展程度也不一样。一方面,大、中、小班各个年龄阶段身体机能发展不一样。另一方面,即便是同一个班级里的幼儿也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也指出幼儿学习存在个体差异,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例如可以在平衡区提供不同高度的平衡木让幼儿自由選择,大班幼儿更多地会选择较高的平衡木,小、中班的幼儿大多会选择矮一点的平衡木。但也有大班幼儿选择矮的平衡木,中班幼儿选择高的平衡木,这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我们需要尊重幼儿,使其成为自己的主人。

这里的“更新性”指的是,教师要定期更新户外运动区域所投放的器材。不能够一个运动区域的器材长时间总是一样的,要变换器材的种类,这样才能够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科学、有趣地组织幼儿园户外活动

幼儿园户外运动中,除了考虑器材的种类、运动区域设置等方面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如何科学有趣地组织幼儿园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幼儿园健康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课程之一。在进行户外运动之前,教师应该要明确好本次的运动内容、运动目标是什么。主要在哪些运动区域进行活动,运动量多少适宜,运动时间大概多少,等等。

在组织户外运动活动时,教师还应该使户外运动有趣。首先,教师的户外运动组织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小组游戏、集体游戏、小组比赛等形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其次,在户外运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引起幼儿兴趣,让音乐穿插在运动中,让幼儿轻松地运动,并保持情绪稳定。

(五)教师在户外活动时的引导作用

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这主要体现在鼓励幼儿“一物多玩”,让幼儿学会自己探索、自己操作。如可以把农村挑东西用的“扁担”放在一物多玩区域,既可以拴上线用来挑东西,还可以多用几根“扁担”支起来固定好后用作平衡木。废弃的大纸箱也可以投放在里面,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动手把纸箱“挖洞”,幼儿可以从“洞”里钻爬,还可以用纸箱制作成乒乓球拍等来玩。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先让幼儿自己探索,发现同一样材料有不一样的玩法,然后再对幼儿进行更加深入的指导。或者在有的幼儿不能够发现多种玩法时给予启发,而不能直接告诉幼儿怎样去“玩”这些运动材料。

此外,教师对幼儿园户外运动活动的引导还体现在对幼儿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的培养上。首先,教师要教给幼儿规范、正确的运动姿势,或者运动器械的正确玩法,教师需要求幼儿不能违反活动规则。其次,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不守规则的幼儿及时指导,以防幼儿运动时出现意外。

总之,教师要精心规划、创设好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因地制宜地创设有自己特色的幼儿园。并充分利用幼儿园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丰富户外运动器械种类,让幼儿的活动来源于生活,从而为传统的幼儿体育活动增添不少乐趣,让幼儿在户外运动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馨.学前儿童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黄晓玲.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学校开发利用乡村课程资源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衡木器械户外运动
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及其影响作用
试论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
身体平衡木
冬季户外运动
汉字诗:旦
精密器械集中处置风险防范
肌肉锻炼机
健身器械
无忧踏青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