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2017-09-12刘珍蓉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课文文章阅读教学

刘珍蓉

阅读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的必经之路,也是将来工作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量的大小会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阅读是一个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语感、积累语文知识素材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教学能力,巧妙设计阅读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文阅读中,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传达的深意。在阅读环节,教师要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方式,使他们摆脱阅读规则的限制,发挥思维的创造能力,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一、在教学中凸显感染力

感染力的凸显要渗透在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要表现出充分的热情,利用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的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例如在阅读《探索海底世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播放有关海底生物世界的图片,并通过富有“诱惑力”的言语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的阅读上。教师还可以通过有感情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用自身对文章的理解启发学生的阅读理解,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来凸显感染力,将文章中非常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多进行解读和品味。例如在阅读《月光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旧钢琴”、“眼睛瞎了”、“激动地说”、“陶醉了”这些词语,让学生们对于文章所表现的感动和惊喜的情感更加凸显,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表现的情感和主旨。

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阅读学习当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阅读课的学习参与感,生词学习可以通过竞赛的模式进行,让学生们统一进行生词的理解和记背,然后随机点几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默写,用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在阅读课上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对每一个段落进行一句話的总结和归纳,并找到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然后统一检验学生们分组讨论的成果,并及时进行纠错和总结。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并不是全无道理,阅读教学还是要多给学生时间进行阅读,不过可以结合随机点名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进行阅读,同时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阅读朗诵,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活跃课堂氛围。

三、加强自主与讨论阅读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直很少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育,都是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不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学生在阅读时没有体验到独特的感受,“教师讲学生听”成了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没有创造性可言。所以,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在阅读学习中,教师要安排对话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讨论、提问问题、解答问题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问题的内容要合理搭配,安排难度要合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阅读中探究获得学习的乐趣。

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文本教材,创设愉悦轻松的情境,使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中快乐地学习;还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领会到语文阅读的乐趣,读出文章内在的感情,与作家进行情感交流,真正做到激励、唤醒、鼓舞;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现代化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将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情境通过声情并茂的动感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情境感染下发散思维,发挥想象,锻炼和培养创新能力。

五、在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互动

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老师在课堂上要像学生传递自己的知识,而学生则是知识的学习者。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还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老师在讲授一篇课文之前可以自己先做个示范导读,让学生听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这样学生可以在听老师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自己不会的生字词,也可以在老师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及时进行总结

有了阅读教学,我们就要不断进行总结,我们不仅需要总结阅读的经验,还要学会总结我们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老师在这个总结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同学们现在归纳整理的能力还不够,很难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概括,现在就需要我们给同学们做一个梳理概括。一般高年级的同学可以适当看一些读者之类的杂志,很多富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都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曾经在课堂上,我让同学们描述一下自己阅读过的书籍,很多同学都只能表述出一些有意思的片段,而很难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也成了我经常给他们做总结的原因,希望这样能让他们有更深的了解,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养成一种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这對每一个人来说都将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多给学生留下阅读的想象空间,多角度、多层次地启发学生的阅读行为,这对于每一个小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蔡文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283-284.

[2]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160-161.

[3]孔祥福.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語文建设,2014,(26):24.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文文章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