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09-12王碧华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解题探究

王碧华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育的终极目的。无论教材如何发生变化,也不管教学方法的系列改革,其目的都是培养学生有一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慧眼,有一种敢于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着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因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呢?

一、注重拓展

在解决问题多样化时,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重多样中有“多样”,即每种策略中还有多种策略。

例如:“鸡兔同笼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面数,有10个头,从下面数,有3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学生猜想的方法有所不同,列表中也有多樣,他们有先从0只鸡、10只兔一一列举的,也有先从10只鸡、0只兔开始一一列举,还有从4只鸡6只兔开始列举的;在用假设法解题时,学生有的假设全是鸡去解题,有的假设全是兔去解题;用代数法解题时设的不同,所列的方程也就不同,等等。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探究。只有这样,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才能体现的充分,学生探究的也才能充分,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也才能不断的发展。

二、注重联系

要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面对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时,我们教师千万不要为“多样”而“多样”,而是应该注意到多样之间是有联系的。

例如:解决“鸡兔问题问题”的策略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运用猜想法、列表法、图示法、假设法、代数法等方法分析解题。更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之间是有本质和必然联系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由无序猜想法到按照一定的规律猜想,过渡到按顺序列表的方法;由观察表格,通过表格发现的规律,从而为假设法奠定了基础,自然而然结合表格进入两种思路的假设法的深层次思维与探究之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假设法的算理,教师也可以借助图示法或课件演示法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再将表格中的正确答案用未知数x来表示,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引出代数法解题。这样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注重重点

解决“鸡兔同笼”的策略有很多,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探索,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但各种方法之间也要突出重点,不能每种方法都泛泛而谈。在众多方法中,猜想法、列表法、画图法都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基于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五年级,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体现一般方法——假设法和代数法的教学。由于代数法是四年级已接触学习过的方法,因此教学中教师以假设法为重中之重来体现,用列表法和图示法帮助学生理解假设法的算理。这样无形之中,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多样化中有优化的特点。使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到了一种探究学习的普遍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四、注重平时

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要注意从学生平时练习中的点点滴滴去培养,随时发现、鼓励,使学生养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让学生在解题实践中注意不断思索探求、逐步积累解题经验,以掌握更多、更具体的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多种多样,学生的学习具有差异性,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有意识渗透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正如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五、注重沟通

目前的教学仍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的阶段,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课堂的乏味无聊直接导致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以及课后思考问题,这样循序渐进的固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利用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发言以及多方位的思考问题,以这种课堂模式来启发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因此通过改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鼓励学生猜想,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通过趣味性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导学生质疑,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让学生大胆猜测、假设,提出一些预感性的想法,实现对事物的瞬间顿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七、注重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考题的侧重点,并且可以熟练地掌握相关的公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成绩,但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作用并不显著。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来讲,其主要的工作不应是将学生培养成一群只会考高分的机器,而忽略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激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得中国的小学生不在对数学感到恐惧,而是勇敢的面对并解决。

在解决问题教学时,只有像这样教学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成功的乐趣,享受到解决问题后的快乐。如此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又怎么能得不到提高呢?我想: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并把先进的教学观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的旧的教学方式,才会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的发展,让我们的数学真正“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张现华.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性的教学策略[J]. 学周刊. 2014(15):50-51.

[2] 刘燚.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4(04):55-56.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解题探究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设问引导探究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两只想打架的熊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