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索与思考

2017-09-12袁祚美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营造数学课堂教学

袁祚美

在当前如何实施好素质教育,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如何使课堂提问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都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提问的策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行,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正在向素质教育快速的转换,这是立足于小学教育的现状,必须不断进行改革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积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小学生提问的意识,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不断促进小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们的提问意识

培养学生们的提问意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实际上,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学氛围是非常严肃的。老师们一直在台上讲,学生们只能不停的被动接受知识。这样既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不利于学生们提问意识的培养。因此老师们应当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加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教学的乐趣。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学生们紧张的学习情绪,还能促使学生们积极进行思考,从而敢于提出各种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例如,学生们在学习立方体的知识时。老师们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提前制作一些立方体的模型,然后分发给学生们。学生们拿到模型后肯定会感到非常惊讶,想要知道老师为什么会给自己发模型。此时学生们就产生了第一次提问的行为,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们这节课的内容时学习立方体。之后老师可以将立方体的计算公式告诉学生们,那就是底面积乘以高。同时老师们还可以鼓励学生们思考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学生们经过思考,就会提出可以否用侧面积乘以长来计算。这就是学生们第二次产生提问的行为。通过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提问意识,为学生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改变教师形象,鼓励学生们提问

在小学生的眼中看来,老师们是教学的权威,只要是老师传授的知识就是正确的。因此学生们既不敢提出问题,也不敢有提问的想法。这主要是因为老师威严的形象已经深入学生们的心里。因为老师的形象而影响学生们思维的发展是对教学非常不利的。因此老师们应该积极改变自己的形象,拉近自己与学生们之距离,积极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们的提问,并给予明确的肯定。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敢于提问。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老师们在一上课就告诉学生们混合运算的方法。那就是先乘除后加减,但是有而当学生肯定会思考为什么运算法则是这样。此时老师们应该考虑到学生们心中的困惑,主动来询问学生们有没有问题,并且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老师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并且语气要温柔。这样就会让学生们意识到提出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从而勇于进行提问。

三、课堂提问要适当适度,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提问的量及频度。一般来说,教师要在备课的过程中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价值,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绝对不浪费时间。问题的设置应该是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有助于学生理解消化新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而且,一堂课,什么时候提问,以什么样的方式提问,也要有提前的规划,避免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通常,教师在发问之后要给学生们一定的思考时间,虽然有的同学反应会比较快,早早就有了正确答案,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全体,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间,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速度,从而避免课堂教学被几个尖子生牵着跑的情况发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是一种对话的教学方式,在这一问一答当中,促进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师也可以灵活做出一些调整。比如,对学生回答中比较薄弱模糊的知识点再进一步重复强调。

四、给问题设立情境,增加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有趣氛围下探究身边的数学问题,进而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比如,可以营造生活式的情境,让学生把压岁钱存在不同的银行,看看谁得到的存款利息最多。或者营造悬念式情境,例如,在教授“商不变的性质”时,给出三组算式:①10÷5=?②24÷12=?③1200÷600=?通过计算,学生发现结果竟然是一样的,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这有什么规律。通过各种主动提问,在课堂上进行全班互动。最终,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得出“商不变”的规律。还可以营造操作式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模型,并通过模型来认识各种形状或者角等知识点。

五、教师要在提问和反馈方面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教师公平合理的对待对他们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有深远的影响。站在教师的角度,提问基础好的学生可以使教学活动进行得更加顺利和流畅,能够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准确回答确实可以起到模范作用,激励其他同学努力学习。但如果教师的提问对象仅局限在部分基础好的同学身上,那些基础相对薄弱、对知识接受稍微慢一些的同学就会慢慢被忽视,进而被排斥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因此,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做到提问对象机会均等,在对问题类型有清晰明确认识的基础上,准备尽可能丰富的不同类型的问题来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回答的问题,并给予及时、合适的反馈。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提问意识非常重要。老师应该积极按照以上的方法来进行尝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并且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思考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蒋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4(7):76.

[2]徐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科学咨询,2016(50):55-56.

[3]张金珠.以有效提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文理導航旬刊,2015(10):48.endprint

猜你喜欢

营造数学课堂教学
美丽可持续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洗水soft fabric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