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2017-09-12李纯琼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审题题目

李纯琼

本文重点探讨了对于新课标背景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的研究,主要描述了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合理适当地运用网络平台的帮助、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的探究方法,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出发,结合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课堂的质量。

一、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挖掘小学生的兴趣点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但是比较活泼,思维活跃,所以乐于和自己熟悉的东西打交道。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认知展开引导,促使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认知充分接轨,由此建立起来是认知自然是深刻的,有形的。生活化教学是结合生活来进行的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必须认识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性。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单纯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学习比较枯燥,教材中也较少有有趣的内容,练习题也比较单一,生活化教学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另外,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也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实现教学的顺利开展。学生们已经有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经验,因此,完全可以进行复杂一点的统计研究。在课堂教学例题后,教师可以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设置统计练习题。另外,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再对教学形式进行改善。

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培养小学数学思维

每一个学生所做的数学题目都是有中文汉字和数字组成的,所以学生若想要理解题目必须要先读懂题目,而读懂题目就需要一个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这也需要学生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虽然认识许多汉字,也能把题目读通,但这并不代表审题审得好,审题不止是把题目读通顺这么简单,审题需要学生去仔细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句,将题目中的关键的语句翻译成数学里的等式或者是其中代表的数字条件。所以,学好语文,具备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是结局问题的一条捷径,如果不具备,就会为你解决问题制造障碍。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审题时,应向语文中的文字教学一样,逐字逐句的和学生分析每个词句代表的数学意义,教会学生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变成数字语言,这样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日后也会在自己分析解题时就能够较好的推敲题目并解决问题了。所以,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更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让学生避免出现审题不清导致题目做错的情况,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在新课标的不断发展下,教师、学生还有家长都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在小学数学方面打好良好的基础是学生未来良好学习生活的根本。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课堂计划,这样才可能打造一个更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因此,小学数学课堂将在教师学生的不断努力变得越来越高效。

三、通过多媒体及技术创设情境

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原来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使枯燥泛味的课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加透明,更加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技术不能追求表面的生动,界面的漂亮,而应注重启发性,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有些内容过去单凭教师“说”,学生不能建模,不好理解,现在多媒体能帮助老师说话,由抽象变得直观。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换算”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上的动画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到,由1000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能拼成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大正方体,进而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四、采用合作探究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以小组合作为基础所进行的探究式教学。在进行合作探究教学前,教师应做好相应的详细规划,以确保课堂秩序。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学习效率,应给学生提供有探究兴趣的问题和任务,加强相关的引导,让学生把兴趣点集中在数学知识上,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实现效率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共同分工合作,并适当进行交流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敢说、善说、善辩”,在别人发言时注意力集中,学会倾听。比如讲“轴对称图形”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折一折、交流、归纳总结,发现正方形、长方形折痕两边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也找到了圆、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的条数,还得出有的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有的却不是。

五、動手实践,让学生在做中探知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在“做中学”,也就是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时,让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出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同学们动手把自己手中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剪一剪,有的剪成了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有的剪成了两个梯形,再拼一拼,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是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实践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态度、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和发展,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应善于从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准确把握教学契机,科学、恰当地安排教学环节,进而不断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忠厚.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创新性探讨与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5(2):55.

[2]马娟.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30.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审题题目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图形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