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2017-09-12丁孝锋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统计图调动积极性

丁孝锋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困生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样化的,无论在哪一个班级,学困生都是普遍存在的。学困生的数量不多,但对课堂学习质量的影响较大。

一、丰富学生成功体验,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

在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他们很难获得成功体验。学生没有学习成就感,自然无法积极学习数学知识。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方向。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制定可实现的学习目标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十分重要,在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立一个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完成的学习目标。如果学习目标制定过高,学生十分努力却无法达到,便会失去数学学习的信心,产生自我怀疑的心理。而数学学习目标过低,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斗志,丧失数学学习兴趣。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新目标,让学生一点一点完成并努力接近最终目标,有助于学会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像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竖式的书写方式,并能够利用竖式完成计算,总结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具体法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建立可实现的目标,如果总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具体计算法则过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会列竖式,并有效完成计算作为教学作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重点,通过突破一个一个小目标实现大目标。

第二,教师要建立创新的课堂评价系统。课堂评价,对于学生的自我认知十分重要。在班级内没有两位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各种个性化因素的组成,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有自己的不足。教师要改变用分数衡量学生好坏的方式,从多种角度入手评价学生,让学困生获得赞许,才能促进学生成为数学知识的探究者。

比如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认识分数,会说几分之几,并能够用几分之一表示图形的一部分。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如果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针对某一图片说出几分之几的答案,教师就要表扬学困生,给学生机会展示自己能力,促进学生认可个人数学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数学学习方法,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给他们一些优先待遇,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的同时,将课堂中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做到优先提问。对于学生的作业,做到优先修改。积极发现学困生的问题,让他们展示自己,有利于学困生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心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从细节上规范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以良好的习惯战胜数学学习困难。比如,在课堂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困生认真听讲,并能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到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这些学习习惯、学习行为与学习方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師要通过长期的引导,让学生完善个人数学学习方法体系。学困生具有不同的数学学习思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给予学习方法上的引导,在年级增高的同时,教师要帮助学困生优化个人数学学习方法。

比如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复式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利用动手操作活动,组织学生一边画一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优势。通过观察复式统计图的数据表现形式,理解数学课本中的内容,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扇形统计图》时,教师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合作精神的建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一起开发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应用渠道,绘制扇形统计图,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完成数学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困生,教师组织不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得以张扬,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落实情感教育,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

落实情感教育,关注情感的作用,以此来调动学困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数学课堂活力的增强,也能让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爱戴教师,才会认可教师所教的教学内容,而教师也只有尊重与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学困生与其他学生相比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将积极的情感留给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不曾关心学困生的感受。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困生的需求,不孤立任何一位学生,认识到教育的责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比如,有学困生因不能给出正确答案羞愧时,教师要用“你能够站起来与大家分享想法,就是最棒的”去安慰学生,缓和课堂氛围。这样的做法能够让学困生的自尊心得以维护,也能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第二,利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学生喜欢数学,才能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探究数学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爱学习,想要学习更多知识。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用七巧板组织学生拼一拼摆一摆,让学生摆出自己喜欢的平行四边形。鼓励学生创造更多的图形,在这样的活动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得以提高。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不仅要优化课堂学习环境,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从内到外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才能让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既治标又治本,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中华.让学困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成功的喜悦[J].科技创新导报,2011(24).

[2]董琳.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与教育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3]孙凤鸣.谈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成才之路.201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统计图调动积极性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让“统计图图表”背后的数学文化熠熠生辉
数独驾到
响鼓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学会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