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突之火花

2017-09-12李超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封建礼教老夫张生

李超

一、《西厢记》在文学史上地位

它是中国戏剧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也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巨著之一。《西厢记》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然而作为戏曲艺术的它,其矛盾冲突自然不可缺少。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的基础或本质。一般认为戏剧总包含着冲突在内——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同一角色内心诸般欲望的冲突,角色与环境的冲突,不同意念的冲突。《西厢记》被誉为“天地之妙文”,“北国压卷”之作,戏剧冲突又是其灵魂,那么它所描写的冲突是什么呢?故本文就《西厢记》中矛盾冲突作论述,望取得有关专家认同。 二、人物本身矛盾(角色间矛盾)

《西厢记》中描写张生一出场即自诉如何多年刻苦攻读诗书经传,才高志远,游艺中原,心地纯洁,忠厚朴实。剧本中强调张生一心向学,持身严肃,品行纯洁真,年轻气盛,为人热情,生性幽默活跃,再加上张生忠诚有信,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包括最宝贵的生命,于是不管在相貌形体,还是在志行才华上都让莺莺喜爱,连自称“从来心硬”的红娘,“一见了也留情”。

再说崔莺莺,可以说莺莺无疑也是一个相对完美但又真实的艺术形象。莺莺不仅外貌完美,千般袅娜,万般旖旎,而且齐齐整整,诗词歌赋,无不通晓,是一个君子理想中的窈窕淑女。她出身相门极得父母疼爱,要战胜来自各方的压力,以其软弱的性格要经过反复的犹豫,动摇和反复斗争才能做出决定。然而郎才女貌,英雄美女,莺莺与张生可以说是天生的一对。

与莺莺相衬的是一个红娘,王实甫笔下的红娘性格热情、泼辣、爽朗。《西厢记》中,红娘从小跟着莺莺一起长大,常听老夫人管教,对四书五经和封建礼数颇为熟悉,是一个讲道学最多的人。然而正是有红娘,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才能够得到圆满。

张生、莺莺、红娘为矛盾的一方,与他们相对的是老夫人。老夫人作为相国遗霜,在丈夫亡故,女儿未嫁,儿子尚幼的艰难时刻,依旧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保持家庭的门风,是可敬的相国夫人的尊严形象的无声却有力的折射。《西厢记》中的相国夫人是一个严守家规教条,却又有理智,善于机变,善良、讲理的形象。

三、角色内心矛盾

如果说前面所述的人物,情节冲突构成戏剧的结构,那么人物性格和内心的矛盾则填充了《西厢记》的灵魂。也正是有了这些细致入微的性格和心理刻画,文章才显得真实。

《西厢记》中对张生的心理描写较少,红娘作为穿针引线的角色,在受到莺莺的无由训斥,看到莺莺的真真假假时当然也有过一些心理斗争,然而莺莺的内心矛盾才是本文描写最精彩的。

莺莺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相國小姐的尊严,服从父母安排的一切在其心中有着相当久远的作用。自遇见张生之后,强烈的追求爱情又成为其性格的一方面。于是内心的精神负担,长期的观念作用使她在追求爱情中不得不即同外界的困难作斗争,也要同自己的思想作博斗。要战胜自己需要相当大的勇气。故而莺莺演出了"闹婚""赖婚"的反复无常。作为一个相国小姐,机智深沉,矜持,又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因而时常有一些假玩意儿。"闹简"中,莺莺发现简帖后,一则喜,一则又忧。喜的是张生的志诚,忧的是怕事情已被红娘看破,传到老夫人耳里就糟了,所以看到简帖之后,莺莺考虑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对付红娘。这一回合,表面上看莺莺好像输了,她"斗"不过红娘,但实际上胜利的却是莺莺,因为她的试探成功了,红娘似乎还并没有在老夫人处说什么,看样子也不会到老夫人处去出首,此其一。另外,从她的话中知道,她对张生的简帖的内容一无所知,此其二。经过这一番试探,莺莺看出红娘是个不错的"信使",还可以借她之手去送信。为了继续瞒住红娘,她又假装发怒,写好书后"掷书"而下,这才彻底瞒住红娘。这些描写,把相国小姐崔莺莺胸有城府,心计极多的深沉性格刻画得十分生动细致。"赖简"中同样如此,明是自己写简约张生来会,见红娘却又"怒云"张生。之后,老夫人许婚,长亭送别时,莺莺既有和张生"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恋恋不舍,也有对老夫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满腔怨恨;既希望张生赶考能金榜题名,以此来换取二人之间的幸福结合,又害怕张生因此而移情别恋,让"停妻再娶妻" 的悲剧重演;既有对眼前心上人充满深情的反复叮咛,也有对自己日后相思苦的想象描绘,从而把莺莺内心缠绵婉曲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文章处处细致描写,却又不显繁琐,矛盾冲突激烈,扣人心弦。

四、矛盾根源及意义

"张崔"的故事源于唐朝,此时封建礼教已在中国文化中有相当久远的历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婚姻观,也就是当时最为基础的择婚标准,得到父母许可并祝福的婚姻,才是幸福的,随着西晋门阀制度的形成,门阀观念在中国得到进一步蔓延、升级,不同门弟的人不仅不通婚,甚至不能同席。《西厢记》中崔莺莺正是这样一个已有未婚夫的相国千金。而张生却是父母双亡的穷书生。他们要追求自由婚姻,自然是当时社会制度、文化、礼仪所不容许的,也就是说封建礼制造成了他们与老夫人之间的冲突。她们冲突的根源也在于封建礼制压迫与追求爱情。

在《西厢记》中,老夫人阻扰着张崔自由婚姻,她自然也就成为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家长的代表。老夫人"许婚--赖婚--再许婚--再赖婚"反复无常,仍然是封建礼教思想在作怪。瞧着张生是一穷酸,许婚之后又赖婚。"私合”之后,发现张崔已有夫妻之实,害怕辱侮门楣,丢尽相国家的脸,于是又许婚,值得一说的是,"拷红"之时,红娘正是抓住老夫人这一严守封建礼制,害怕破坏封建礼制这一心理,以礼教的教义说服了老夫人。然而好事终须多磨,老夫人在许婚之时,还是放不下门第观念,要求张生考取功名。也为再赖婚打下基础。郑恒谎言来骗,老夫人又以封建婚姻制度中的"好女不嫁二夫"为由赖婚,处处以封建礼教为由,以封建婚姻制度来压制这一追求爱情的男女,却又处处显得荒唐。

激烈复杂的戏剧冲突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丰富的情感内涵,细致激烈的内心矛盾描写完成了人物的刻画,让人们不断从胜利中获得喜悦,在抱残守缺的保守势力屡屡受挫中得到快慰。整体来看,《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是尖锐激烈的,但以时时爆出喜悦的火花,给人以美的陶冶和启迪,其格调积极乐观,明朗轻快,是我国戏剧史上永不调谢的丰碑。endprint

猜你喜欢

封建礼教老夫张生
坦然面对别人的挑剔
坦然面对别人的挑剔
雷打冬
雷打冬
张生题字喻客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西厢记》和《牡丹亭》之爱情比较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祥林嫂形象之悲剧性探幽
坦然面对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