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政治教学方法初探

2017-09-12雷光勇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师生新课改政治

雷光勇

政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政治教学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时事热点,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让学生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初中政治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接受多种情感的熏陶,帮助学生健全他们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三观,政治是初中阶段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兴趣未被充分激发,加上传统的教学方式还需要多加改善,政治学习通常让学生觉得压力很大。由于政治学习的重要性,政治课老师应该积极根据新课改的指导,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初中政治课教学过程的本质

新课程的提出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强调教学就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老观念,把教学过程的实质变为体现人的生命价值,把课堂教学的活动拓展为讨论、合作,体现了个人与集体及社会的不可分割性,超越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的认识。

首先,新的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教学是掌握初中政治学科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认识,而是实现生命意义的过程,展现人生命价值的过程,体验对生命内涵的过程。其次,教学过程的表现形式是师生沟通互动、合作完成的教学任务,即师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最后,这种互助合作式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平等的师生对话。平等的对话,不单是教学的活动方式,也是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互助合作意味着心灵的敞开、个性的张扬。对教师来说,互助合作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待;不仅仅关注事物现象,更关注现象的实质,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人类、社会与世界能否和谐共同发展。

二、新课程教学过程的操作

(一)、建立教学相长、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变“传话”为“对话”。

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和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少教精讲,实现“主演”到“导演”的角色转变,善于点燃和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通过启发诱导、引桥标路,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充分实现。

(二)、加强书本知识同生活与实践经验的联系,从“书中学”到“做中学”。

靠死记硬背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与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及技能取得的高分绝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含金量也绝不是一样的。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会独立思考和自己动手,亲身经历、亲自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变“教书”为“铸魂”。

新课程要求我们围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首先,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尊严、理想。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应该有最起码的尊重。其次,关注每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欢乐愉快的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其乐融融、积极性很高的。最后,因人施教、用心施教。

(四)、形成充满生命力的課堂体系,建构开放、充满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新课改要求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从单纯灌输向启发诱导转化;在教材上有突破、创新,教学知识从结论教学向过程教学转化;在教学方法上从验证教学向发现探索转化;在教学手段上从单纯依靠传统的粉笔教学向现代的多媒体教学转化;在教法组织上给学生合作、创新、探究的机会;在评价上有师生、生生、生师的互动。尤其要有创造性的应变能力,即教学机智。教学机智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已成为创造性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要求初中政治教师在创造性教学中,应具有在整理不同的教学情境下迅速、巧妙、正确地解决教学中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加速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将创造性教学的和谐美展示在课堂上。突出师生活动的多樣性,采用师生组合、生生的组合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教师要努力把教学课堂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索未知世界的场地。新课堂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为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运用知识的反思与归纳,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求。

三、对学生几种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认知能力。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必须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基础和前提,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的统一,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重视基本原理的讲授,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实质,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且要有意识引导学生按照认识的规律去学习基本理论和观点。

(二)、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初中政治课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训练学生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统一、辩证否定等认识方法分析、思考问题。尤其是辩证分析与综合方法,即矛盾分析法。要使学生明白:如果想要准确地把握客观事物的辩证本性,就不仅要对各个矛盾及矛盾的各个方面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而且要对客观事物的矛盾综合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认识形成把握本质和现象、个别与一般、抽象与具体的统一整体。

(三)、培养质疑解疑能力。

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启发思维、点拨疑难、发展学生智力,是素质教育基础性工作。现在的学生关心时事、敢于求真,老师对这些积极的方面和倾向应给予肯定并鼓励。

新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观念,科学的利用先进的资源提高教学的效率,为了达到新课改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只要我们坚持努力,不断学习、实践,我想就一定能取得新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冬梅.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改革探究[D].聊城大学,2014.

[2]陈秀.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5,02:128-1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生新课改政治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