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2017-09-12黄敏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铁球印记习题

黄敏

在日常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物理学习生活。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着手,将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种熟悉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达到认清事物变化规律的教学目标。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谓生活化情境教学,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现象,创设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的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求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物理实验等物理学习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且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学生能够在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伟大的教育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无拘无束的状态,那么学生才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从而创造出令老师惊讶的学习成果。由于,初中物理本身知识是来源于生活这一特点。所以对于初中生物理的自主学习也就并不是那么的困难。这只需要学生积极的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同时也需要教师有一个良性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初中物理自学当中取的很好的成绩。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很好的利用生活教材也就可以很好的完成自己自学的学习任务。

二、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概念,促进思维发展

物理知识是抽象难懂的,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出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加入生活化的元素,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积极思维,让学生从浅显到深奥、由形象化再到抽象概念,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例如,在讲“物质的密度”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的本质内涵,并提出问题:是铁块重呢,还是棉花重呢?学生迅速地回答:是铁块重.教师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教师追问:是一个小铁钉重呢,还是一袋子棉花重呢?学生迅速地回答:当然是棉花重.学生回答之后,感觉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矛盾,就会自主思考:要采用什么方法比较是铁块重,还是棉花重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要比较铁块和棉花哪个重,需要考虑在体积相同情况下.此时,教师可以提出密度的概念,引导学生对密度进行概括,使学生对密度的理解达到更深层次.这样,能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深入理解物理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多媒体再现生活情境,促进知识构建

在学习物理之前,学生已经通过生活积累了很多生活经验,在接触物理知识后自然会把自己的经验加入到物理问题的解决中.但是,学生的有些生活经验是错误的,这时教师要把多媒体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便把物理现象更加直观地摆在学生眼前,从而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经验,形成正确的物理知识体系.例如,在讲“动能、势能、机械能”时,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是重的物体从高处落下来在地上留下的印记深度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轻重不同的两个小球从高处落下时,当两者到达地面时在地面上留下的印记情况,对学生的错误生活经验进行及时纠正.接着播放两个完全一样的铁球,从高空落下到达地面,在地面上留下了两个不同深度的印记.这时教师提问:你能说出哪个印记是哪个铁球落到地面留下的吗?这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爬得越高,就会被摔得越疼”,说出印记深的就是从高处落下的铁球.教师以慢动作的形式,再现高处的铁球落到地上留下的印记更深.教师接着提问:为什么从高处下落的铁球会留下更深的印记呢?教师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从解决问题出发进行深入分析、合作、交流、探究,寻找问题的结论: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发生了相互转化.这样,能纠正学生错误的生活经验,直观、真实地再现生活场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

四、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作业

对于学生来讲,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课后练习也十分重要,但是现在初中物理学生,很多人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上课老师讲的也都听懂了,但真正地面对习题却手足无措,老师也应该注重在习题的撰写上,注意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情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习题情景生活化。老师在课后习题的编撰上面,完全可以运用一些生活情景的穿插,让学生主动地思考生活,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学习到物理知识。像在布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课后习题作业就可以联合实际生活。如体育课上大家一起进行跳高训练,老师教授技巧时,要求每个同学都尽力地向下蹬地,问这是什么原理。同是牛顿第三定律的训练,这样的改编就更利于学生的理解。课后作业生活化。老师课后作业不仅仅是布置一些习题,还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生活性的作业交给学生完成。在教授液体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利用周末回家的时间,研究红外线在不同液体,如牛奶、油、水里面的穿透情况,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记录。这些开放性的题目,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也能在实际的观察实验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一些物理知识,方便老师在下节课上的物理教学。

物理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物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掘来源于现代生活实际的内容,将其转化为物理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的意志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彭波.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王陆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铁球印记习题
不能忘却的时间印记
唯美江南的独特印记
大小铁球会同时落地吗
敲打铁球的方法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印记
乒乓球与大铁球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