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学

2017-09-12赵金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师生情感数学

赵金

目前大多数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数学技能的提高,而忽视了属于非智力因素和非理性成份的数学情感教育。这需要全体数学教师进行反思,并思考如何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情感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一、教师要以情感染学生

良好的情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会产生一种很微妙的情感磁场效应感染他人。教师作为课堂氛围重要的情感源,在调动课堂气氛、学生情感方面起着极大的引导作用。教师的情感或情绪往往会通过表情、动作、身体姿势或语气声调表现出来。教师乐观平和以及饱满的状态能使课堂充满活力。相反,阴郁低沉的心态,会使课堂压抑、消沉,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这就要求教师有高度的情感控制能力,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热情的鼓励,幽默的语言,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自主探索的精神。

二、教师要充分展示数学中的美

数学中的美无处不在,如数学图形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对称美,“黄金分割”更是被广泛运用到建筑设计和音乐美术等领域,而现实中数学教师因顾虑教学任务的完成,往往舍不得花时间向学生展示数学文化、数学史中的美,这也是使学生倍感数学课枯燥乏味的原因之一。

数学科目的数字和图形也可以富有文化气息,教师可以恰当地讲述数学知识的文化背景、数学家的生平故事等,将数学知识与人文联系起来无疑会赋予数学教学内容以情感色彩,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有些诗词和歌曲就来源于数学中的图形和数字。

三、组织课堂合作小组,体验合作互助的快乐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泼、自由的状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合作式学习是一种重要和高效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可以充分发挥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协作功能,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合作互助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被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讲评等结合起来,内化为自身知识,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合作交流学习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合作小组要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个合作小组是有性别、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个性、家庭背景搭配等各不相同的学生组成,在将学生进行分组时,要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取长补短,利于分工协作。在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的成绩都能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索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及创新意识得到不断增强。合作交流式的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由单一的认识向多层次的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转化,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上进心

课堂氛围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条件。课堂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师生双方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影响教学的效果。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能够使师生双方精神焕发、思维活跃,从而激发师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反之,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会使师生态度消极,关系疏远,久而久之学生一定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思维反应迟钝,注意力下降,甚至会抵触学习。学生的厌烦心理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首先就必须要活跃课堂氛围。要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情境,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知识层面还是心理承受能力和性格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在设置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兼顧学生的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兼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对于简单的问题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回答,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对与难度稍大的题目,让学习一般或者较好的学生回答。教師在点评学生的回答时,更要注意方式,对于回答正确的要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要从不同角度,发现学生的优点,以耐心、平和的态度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活跃课堂氛围。

五、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乐其道,学其道”。这说明,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情感融洽,相互亲近,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学生往往会把对教师的情感转移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教师要以爱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多一点欣赏的眼光,从不同方面发现学生优点。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爱护也会敬重和爱戴教师,从而对该学科产生好感,主动学习。教师要让学生从数学教学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在民主氛围中,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学习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提高。此外,教师还要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性格都不同,教师只有通过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才能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在课堂上对症下药。通过交流,教师主动亲近学生,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逐渐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激活学生思维过程为核心,重视情感教育。教师要学会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挥积极的情感对优教促学的作用,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这还需要全体数学教学同仁共同努力,加强交流,寻找更有效的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赵国忠.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刘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生情感数学
情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台上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麻辣师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