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2017-09-12邓芳敏

魅力中国 2017年3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高中语文

邓芳敏

人文精神的概念缘起于古希腊,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人文精神以“人”为追求价值和追求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同样有其共同的诉求,即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通过语文教学,师生在文字和精神上达到共鸣。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价值所在。

一、人文精神内涵

1、人文精神

陈旭光指出:“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人文精神”一词在英语词源上讲是humanism,有着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之意。

2、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文以载道”一直是人文价值得以呈现的载体,也正因为文以载道,语文在“人文精神”上的教育价值得以呈现,也成为育人的重要工具。人文精神讲求人的价值,让人追求理性、追求真理,这种真理在广义上讲更是一种科学精神。这也是当前“核心素养”之所求。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就是教师能通过文字的传递,在教学过程中,在文字与精神的共鸣中教给学生对生活追求的态度价值。

二、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1、教育理念还存在认知方面偏差

现如今,很多中学的高中教育还都存在“重考试,轻人文素质”的现象,即偏重于考试成绩,不重视人文精神培养,如辩证思维、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我国很多高中生出现高分低能的不良现象,也不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前我国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还存在认知方面的偏差。

2、教师的能力还很有限

虽然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教育事业发展,教师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但因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及传统教学方法(灌输式及满堂式)的影响,很多教师还在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难以提高,不利于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致使学生人文素养能力难以提高。

3、课程的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现象

众所周知,高中语文教学在高中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但用于人文精神培养的时间仅占5%,而文言文教学占了30%,基础知识讲解占了40%,阅读占了10%,作文占了5%,生字词占了10%,这种课程设置明显是不合理的。

三、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渗透策略

1、制定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

人文精神彰顯人类理性和社会进步,展现人类对审美、道德等更高层次的理性思维认识。如在《沁园春·长沙》中,全词上篇即目写景,下篇回忆往事。中国古典诗词大都悲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不是仅仅让学生背下这首词,更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体会这首词的韵味,体会古诗词之妙,体会领袖的胸襟,让学生在文字的学习中达到精神上的共鸣。

2、营造人文精神的课堂氛围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以外的价值,可以将课堂营造成一个学生可以展现自我的小舞台,在这个小舞台上没有任何压力,整个环境是温馨且舒适的,让学生有一种贴近生活,更走进自然的舒畅感。这样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感受人文精神,也使人文精神能够在教学中进行深远持久的渗透。如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雨巷中优美的意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诗性音乐化的境界。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在整个课堂氛围中都让学生切身置于这种“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的有着丁香愁心的氛围中,感受到“文以载道”的妙处。

3、自我学习,采用人文精神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进行主动学习,积极观摩名师课堂,在名师课堂中学技能技法,在名师课堂上分析名师是如何“润物细无声”地为孩子们带来人文精神的魅力,感受到人文精神的情感价值。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授方式是不适合学生学习的,要让学生在情境的创设中树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让人文精神真正走进教学,走进学生的心里。

4、加强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第一,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须积极转变自己的传统教育观念,要意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自己则是教育的主导;第二,教师要积极应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探索式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方法等,以打开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第三,教学过程中增加人文精神教学内容,如辩证思维的培养、审美情趣的培养和道德情操的培养等,以充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5、重视课外人文精神的渗透

教师可以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在课外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巩固课堂上的渗透效果。例如,在教学《陈情表》后,可以让学生帮父母做一件事,如捶背、扫地等,从而增强人文精神的渗透。

综上所述,尽管在教育改革及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下,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渗透,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教育理念认知出现偏差、教师能力有限、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所以在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时,需要先了解人文精神的种类,即辩证思维、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然后根据问题及人文精神种类制订相应的人文精神渗透措施。

参考文献:

[1]陈玉秋,余昱.高中语文课程实施与案例分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程红兵,李镇西.关于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通信[J].语文教学通讯,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高中语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