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辉煌的华夏史诗:《夏圣根赞歌》

2017-09-06刘景云

敦煌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涿鹿石城黑头

刘景云

内容摘要:《夏圣根赞歌》是一首歌咏西夏圣祖的宏伟史诗,同时,更是一首辉煌的赞颂华夏祖先的史诗。人物事迹,字字有史可循、句句有典可依。其所言“圣根”,除了西夏自己的皇母皇祖而外,还指华夏祖先三皇五帝。

关键词:石城;白河;浊水;黑头;赤面;寻牛;啰都;風角

中图分类号:H211.7;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7)04-0043-20

An Epic Poem of the Glory of Ancient China

—A Hymn to the Sacred Origins of the Western Xia

LIU Jingyun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Shanghai 200020;

Cultural Department, Chi Lin Nunnery, Hong Kong, China)

Abstract: A Hymn to the Sacred Origins of the Western Xia is a grand epic poem glorifying the forebears of the Western Xia and ancient China. The characters, episodes,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poem are all traceable back to ancient China. The“sacred origins”include the empresses and empresses dowager of the Western Xia as well as the Three Sovereigns and Five Emperors, forefathers of ancient China.

The rhetorical devices and word plays employed in the poem are shrouded in mystery and have intrigued Western Xia experts in the past century, as it is impossi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sacred origins”and the root of the Western Xia!

Did the Western Xia people not call themselves descendants of Yu the Great(also known as Xiayu) of the Xia dynasty?Did LI Yuanhao, the first Western Xia emperor, not address himself as“emperor of Wind-corner City(风角城)”?By playing with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Chinese characters“风”(“几”)and“禹”(“冂”), LI Yuanhao was actually putting himself among the great emperors of the Xia dynasty dating back to more than three millenniums ago. Is it not a key to unveiling the mystery?

Keywords: Stone City; Bai River; Zhuoshui River; Emperor Shun; Fu Xi, Tang Yao; Yu the Great; Wind Corner

(Translated by Suet-po Loretta Woo)

《夏圣根赞歌》抄录于ИНВ.NO.121《聚聚絁寂月月乐诗》等刻本叶背行缝间,是歌颂传说中西夏帝王将相《宫廷诗集》中的一首,阐明了西夏的先祖先王和西夏历史。纸幅25.0×16.5cm。墨色不显,字迹属行楷,文字辨识难度不大。诗句原抄写者以自然空格断句,个别句读仍可斟酌(图1)[1]。

20世纪30年代,俄罗斯西夏学家聂历山与我国西夏学家王静如先生于“西夏国名考”的学术争论中,涉及和披露的西夏“圣根”问题[2]。聂鸿音先生《西夏文〈夏圣根赞歌〉考释》称:“到目前为止,对《夏圣根赞歌》的翻译已有两种,其一是克恰诺夫于1968年发表的俄译和注释,其二是西田龙雄于1986年发表的日译。”[3]加上他自己1990年的汉译本,共有中、俄、日三种译本。西田龙雄的无汉译本,克恰诺夫俄译本于2011年被翻译成汉文[4]。

歌谣首句,最吸引人,也最具争议。“緵邦导保鹏繰碭,秬缸蚀緔窱竤辊,孟羶毋谍繕焊綕”早先被翻译成“黑头石城漠水边,赤面父冢白河上,高弥药国在彼方”[3]19-22。历来对“黑头”、“赤面”、“漠水”、“石城”、“白河”等词,仅仅停留于西夏字面字义的翻译,疏漏了诗歌叙事往往有所寓指、含蓄而多掌故的特点。人们似乎不自觉地离开了西夏历史解读的原点,各自联想猜测,莫衷一是,虽然轰轰烈烈,可是至今整首詩仍然是个谜。

聂历山解读《夏圣根赞歌》时谦虚地说:“我认为,这首赞歌让我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为普及唐古特早期的历史普照光芒。但遗憾的是,颂歌中出现了很多专有人名,要确定这些名字的读法,需要非常巨大的劳力,而且颂歌中还有大量我不认识的文字。因此,单凭我现在对唐古特文字的研究,我还无法诵读这首诗的全部译文,但我还是愿意驻足于我可以读懂的几处释文。”[4]170

聂鸿音先生也关注到这个问题:“《夏圣根赞歌》是一首史诗,歌颂的是党项人的祖先初起于西域,进而繁衍种族,东征西战,最后脱离中原汉人的控制,凭自己的武力建立西夏国的事情。诗中所述大都于史无证,提及的党项地名和姓氏也大都无从考证,估计其内容源于党项族的民间传说,而绝不是一部科学的历史。”他还提请学术界关注和提出希望:“全文刊布并详细考释这首诗歌,便成了西夏学研究中的一件重要事情……至于深入研究,还有待于今后学界的共同努力。”[3]19-22

西夏学界至今存在两大最基本的学术问题,一,西夏国名考;二,西夏圣根考。因为对西夏文字和西夏历史的认识存在方向性的问题,权威专家也一再呼吁“必须改弦更张,寻找一条新的研究途径”[5],数十年来无有突破[6]。认识西夏文字难,破译《夏圣根赞歌》更难!没有人联想到其所称的祖先“黑头”、“赤面”竟然就是华夏祖先“舜”;“石城”、“白河”和“漠水”就是黄帝与神农、蚩尤争斗的古战场“阪泉”、“涿鹿”,也是西夏真正的发祥地,这几乎就是解读这首赞歌的关键。

《夏圣根赞歌》是一首歌谣性的西夏史诗,对偶工整,用典频频,短短360字,勾勒出数千年的历史画卷。由于前述几种译本尚未能改正先前整理者录文辨识的错误,现据出版物提供的原始文献照片仔细核对勘定(图1)[1]285-287。

《夏圣根赞歌》的叙述,可析作三大段落,保留原先俄、汉旧译惯用的五十小句,以便于比对。以阿拉伯数字标列序号,方便检阅。其中圆括号内为错字,方括号内为衍字。

(一)圣祖帝舜颂(1-10)

1. 緵邦(1)导保(2)鹏繰(3)碭,黑头石城浊水旁,

2. 秬缸蚀緔(4)窱竤辊,赤面皇陵白河上,

3. 孟羶毋谍繕(5)焊綕,弭药古国在彼方。

【注释】

(1) 緵邦(黑头)、秬缸(赤面),指称祖先“舜”。

《说文解字》(下简称《说文》):“■(舜),艸也。楚谓之葍,秦谓之藑,蔓地生而连华。象形。从舛(chuǎn),舛亦声……■,古文舜。”{1}《诗·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孔颖达《疏》引樊光曰:“其华朝生暮落。”[7]《书·尧典》:“有鳏在下,曰虞舜。”郑玄注:“虞,氏;舜,名。”[7]123《史记·五帝本纪》:“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虞舜者,名曰重华。”[8]

据文字字形分析,“舜”原本就是人名,可能其名“重华”与“蔓地连华”的缘故,许慎解释为“艸”。

《说文》:“■(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烾,古文从炎、土。”[9,10]

又,“■(黑),北方色也。火所熏之色。从炎,上出囱。”[9]211,[10]487

又,“囱,在墙曰牗,在屋曰囱。象形……■,古文。”[9]212,[10]490

緵邦(黑头):因为“舜”之古文“■”形似汉字“■(墨)”,其字头“爪”笔画如横倒之“月(肉)”,同“炙”字头“月(肉)”,类“囱”古文■;其与“赤”古文“烾”之字头“炎”合,恰与“黑”篆文“■”极相似,西夏戏称古文“舜”字头为“黑头”[9]113,[10]234,[11]。

简单说,“舜”古文字头,是个类“黑”字,故西夏用“黑头”指称“舜”,原来西夏人在玩汉文字游戏。

聂历山称“黔首”,《礼记·祭义》:“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郑玄注:“黔首,谓民也。”孔颖达《疏》:“黔首,谓民也者。黔,谓黑也。凡人以黑巾覆头,故谓之黔首。”[7]1595“黔首”与“黑头”字面语义相通,其所指不同。“黔首”仅仅指“百姓”,而《夏圣根赞歌》“黑头”特指先帝“舜”。

秬缸(赤面):同样,《夏圣根赞歌》又称“舜”为“赤面”,也是玩的汉文字游戏。“舜”楷化本字同篆文“■(舜)”。《说文》:“舛,对卧也。”段玉裁注:“谓人与人相对而休也。引申之,足与足相抵而卧亦曰舛。”[9]113,[10]234“舛”本为左右二“止”,即二“足”。《说文》:“桀,磔也。从舛在木上也。”[9]114,[10]237《诗·君子于役》:“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毛传》:“鸡栖于杙为桀。括,至也。”[7]331意思日暮,牛羊回栏,鸡归巢,象两足在木上抓卧。那么,“■(舜)”字下偏旁“舛”为二足,字头“■”就是“舜”字之头首。

《说文》:“匚,受物之器,象形。读若方。”段玉裁注:“此其器盖正方。文如此作者,横视之耳。直者其底,横者其四围,右其口也。今人皆作圜、作圆。方,本无正字,故自古叚方为之。依字,匚有矩形,故可叚作方也。”[9]268,[10]635“匚”本古“方”字。

《说文》:“■(面),颜前也。从首,象人面形。”段玉裁注:“颜者,两眉之中间也。颜前者,谓自此而前则为目、为鼻、为目下、为颊之间,乃正乡人者。”[9]184,[10]422《韩非子·观行》:“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12]古“面”字即画如头首居于脸框中。

《后汉书·高获传》:“(获)为人尼首方面。”[13]所谓俗语的“方面大耳”,人脸称“方面”。汉字“■(舜)”上部“■”从“匚”,形同■(面)形;又从“炎”,《说文》:“炎,火光上也。从重火。”[9]210,[10]487“赤”为“大火”,“火”又为南方色。故“炎”亦可称谓“赤色”。故西夏又称■(舜)字所画头首为“赤面”,或“红脸”。

緵邦(黑头)、秬缸(赤面)是西夏人取汉文字“舜”的古文与本字的偏旁字头暗喻其祖先“虞舜”,无疑。

至于聂历山《西夏国名校考》提及的遍緵邦“千黑头”、礝秬缸“萬红脸”[2]22,很好理解,意即普天下崇尚圣祖“舜”的西夏众臣庶民,即“舜民”,犹汉人自称“炎黄子孙”、“华夏民族”一般。

(2) 导保(石城)、窱竤(白河),即“阪泉”。

歌谣首二句对仗严谨,鹏繰碭对窱竤辊,碭(旁)、辊(上)都是方位词,可以不论。不会出现窱竤辊与竤辊菞皣繕(白高大夏国)的混淆。西夏国名“白高大夏国”是另一个学术大问题,此暂不论[6]。

《史记·五帝本纪》所谓黄帝“邑于涿鹿之阿”之“邑”用作动词,意思“建都于涿鹿之旁”,即《正义》“涿鹿故城在山下,即黄帝所都之邑于山下平地”[8]6-7。又,《史记·五帝本纪》:“(太史公曰)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正义》:“涿鹿山在妫州东南五十里,山侧有涿鹿城,即黄帝、尧、舜之都也。”[8]46-47

《说文》:“邑,国也。从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9]131,[10]283《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郭璞注:“邑,国都也。”{1}《诗·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毛传》:“商邑,京师也。”[7]628《说文》:“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从阜,可声。” [9]304,[10]731《诗·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毛传》:“大陵曰阿。”又,《诗·卫风·考槃》:“考槃在阿,硕人之薖。”[7]422,321高亨注:“阿,山坡也。”《玉篇·阜部》:“阿,水岸也。”[14]

“邑于涿鹿之阿”,就是黄帝于涿鹿、阪泉战胜炎帝(神农)、蚩尤以后,在涿水岸边建立都城。

《说文》:“阪,坡者曰阪。一曰泽障。一曰山胁也。从阜,反声。”段玉裁注:“《释地》、《毛传》皆曰:‘陂者曰阪。许云:‘坡者曰阪。然则坡、陂异部同字也。”[9]304,[10]731《说文》:“陂,阪也。一曰沱也。从阜,皮声。”[9]304,[10]731又,“阪泉”之“阪”从“阜”,《尔雅·释地》:“大陆曰阜。”邢昺《疏》引李巡曰:“土地高大名曰阜。”[7]2616《释名·释山》:“土山曰阜。”[15]《文选》左思《蜀都赋》:“山阜相属。”李善注引刘逵曰:“阜,大山也。”[16]《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9]190,[10]437所谓“山”,往往石、土浑同为一物,粗块谓“石”,细散谓“土”,垒积成山。《诗·周南·卷耳》:“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毛传》:“石山戴土曰砠。瘏,病也。”[7]278《尔雅·释山》:“石戴土谓之崔嵬,土戴石为砠。”郭璞注:“石山上有土者;土山上有石者。”[15]223

导保(石城),“阪”之偏旁“阜”,为“大山”;而“有石曰山”,“阜”可以递训为“石”。汉字偏旁“阜”、“邑”楷化皆作“阝”,居左为“阜”、为“石”;居右为“邑”、为“都城”。关键是,“阪”偏旁从“阝(阜)、反”,单从偏旁析字,就是反“阜”为“邑”,将“阝(阜、石)”左右移位,成“阝(邑、城)”字。那么“阪泉”之“阪”,因为偏旁自训,即谓“石城”,无疑。

窱竤(白河),《说文》:“河,水。出焞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从水,可声。”[9]224,[10]516显然,“河”原本就是“水”。那么,“白河”也就是“白水”了。将其上下合字,就是汉字“阪泉”之“泉”。

故导保(石城)、窱竤(白河)即谓“阪泉”二字隐喻。

(3) 鹏繰(漠水),即“涿水”、“涿鹿”。

鹏,聂历山《西夏语词典》[17]并没有“漠”的解释义项,有“苍、蹉”与《番汉合时掌中珠》(以下简称《掌中珠》)[18]“坐”音字字样,并有“毕陵伽婆蹉”(莲I)例句。查《掌中珠》“坐司主法”(珠275)条西夏注音“鹏减祣膡穄”。看来,聂历山没有识读该字,只是标注了它的读音“坐、蹉、苍”而已。至于《夏圣根赞歌》的鹏繰(漠水),不知所宗。

《文海研究》有(瞗落,窜蒜,緁糺聻鹏碽捌谍端)“哀叹:此者哀也,性哀仰视苍天之谓”(海11.131)[19]。鹏(齿头音tshow 1.54)锄,“荒漠”,拟音“苍赎”(同29A6)[20],转见《夏汉字典》(4169号)[21]。显然《同音研究》沿用了聂历山的解释,仍然无据。西夏鹏作《掌中珠》“坐”注音,以及于《妙法莲华经·序品一》比丘名“毕陵伽婆蹉”[22]用作“蹉”的音词不会有误,《妙法莲华经文句》:“毕陵伽婆蹉,此翻余习。五百世为婆罗门,余气犹高。”[23]五代徐铉《说文新附》:“蹉,蹉跎,失时也。从足,差声。”[9]48《广雅·释训》:“蹉跎,失足也。”[15]536

据“西夏造字法”,鹏仿汉字“蜀”。《说文》:“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诗》曰:‘蜎蜎者蜀。”[9]279,[10]665又,《方言》卷十二:“一,蜀也。南楚谓之独。”郭璞注:“蜀,犹獨(独)耳。”[15]957蠮谓“目”,瑟谓“勹”,裍即“虫”字,合而为鹏“蜀”字。其中西夏瑟与蝩义“单、双”,西夏“蜀”从瑟,正取“獨(独)”义{2}。

据“西夏造字法”,瑟又可谓“氵”、“勹”合字符号,鹏径仿汉字“濁(浊)”。《说文》:“濁,水。出齐郡厉妫山,东北入钜定。从水,蜀声。”[9]227,[10]539又借为污浊之“濁”,《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濁,湜湜其沚。”孔颖达《疏》:“泾水以有渭,故见渭濁。”[7]304

“坐(zuò) 、蹉(cuō) ”与“涿(zhuō) 、濁(zhuó) ”一聲之转,与“苍(cāng)”亦属声转。

《史记·五帝本纪》:“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集解》:“服虔曰:‘涿鹿,山名。在涿郡。张晏曰:‘涿鹿在上谷。”《索隐》:“或作‘濁鹿,古今字异耳。”[8]3,5鹏繰为“濁水”、“涿水”。

先前称鹏繰为“漠水”,无出处。《说文》:“漠,北方流沙也。一曰清也。从水,莫声。”[9]229,[10]545又,“沙,水散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见。” [9]232,[10]552《庄子·知北游》:“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郭象《注》:“此皆无为故也。”成玄英《疏》:“既游至道之乡,又处无为之域,故能恬淡安静,寂寞清虚,柔顺调和,宽闲逸豫。”[24]说的正是“漠”如“水”之“流沙”,其实不为“水”。

猜你喜欢

涿鹿石城黑头
涿鹿之战
3招科学祛黑头
挤挤挤,坑坑坑
如何去掉鼻子上的黑头?
挤挤挤,坑坑坑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用心呵护青山绿水 江西石城:绿色高颜值 引来八方客
石城秋色
“堵城”影响石城风貌 代表献策缓解难题
涿鹿之战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