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管理中的“诗意”追求

2017-09-04秦志平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蜜蜂黑板诗意

秦志平

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有智慧,以人为本。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在这一片艺术的天地里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使班集体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让学生通过集体生活打开成长的一扇窗,感受到自豪的火花,成为一个精神的充盈者,成为维护自己自尊的战士。教育,就是迷恋他人成长,与孩子们互相沟通,共同体验,让新鲜初放芽的绿,一树一树地花开。拥有诗心,追求诗意,赋予诗性,饱含诗情,这样,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才会游刃有余,学生才会拥有幸福的心灵。作为班主任,应该着力打造这一片精神的沃土,在实验田里播撒爱的种子,追求诗意的生活,让师生共享教育的快乐。

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会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有效的沟通,能使学生消除疑虑,获得快乐,不断进步。师生间良好的沟通,需要一定的心理基础,即真诚、尊重、共情。真诚能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尊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共情则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一节晨会课上,看见几个调皮的男同学眼睛在悄悄地向上看。只见一只小蜜蜂正在教室上空盘旋,不知在寻找着什么。此刻,教室里所有的眼球都随着蜜蜂在转。恰巧,教室顶上有一个小洞,聪明的小蜜蜂转了几圈就躲进洞里去了。学生小林耐不住寂寞,高声喊着:“小蜜蜂进洞了!快出来呀!”可是,小蜜蜂似乎在与学生捉迷藏,千呼万唤就是不愿出来。又等了片刻,还是不露面。学生们看得也累了,就不再理小蜜蜂了。

时间继续推移,轮到我这位“指挥者”出场了:“小蜜蜂可通人性了,它们不去欣赏美丽的风景,偏偏溜到我们教室里来,它来干什么?”“它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它来监督的,看我们班哪位小朋友上课认真。”“它可能闲得没事做,想和我们做游戏。”“蜜蜂会蜇人的,我们不能碰它。”“蜜蜂身上有甜甜的蜜,蜂蜜可甜了。”“蜜蜂天天采蜜,一点儿都不怕苦。”……一场关于蜜蜂的话题继续着,为了不破坏学生的兴致,我暂停了教学,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静静地聆听学生的回答。

有时,我会静静地想:教师的职责是什么?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这让我想起了一篇文章《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学生的快乐会感染教师,学生的快乐就是教师的快乐。快乐无时间的限制,无地域的划分,无年龄的界限,无性别的差异。只要用心去感悟,就能体验生活的快乐,享受生活的美好。

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常需要。对于学生来说,信任更是推动其上进的力量。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要善待每一个队员,做好与每一个队员的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因材施教,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努力做到尊重互赢。

一天早晨,天色灰蒙蒙的。教室里书声琅琅,学生们都在认真地当“朗诵家”,动情地读着美妙的文章。想着马上要默写了,生字还在黑板上悬着呢。转身准备擦掉生字,可黑板擦却怎么也找不到。环顾四周,黑板擦静静地呆在后面的黑板槽里。于是,请第一排的一个小女生到后面拿一下黑板擦,好使黑板上的生字“销声匿迹”。

等了一会儿,学生还没来。抬头一看,顿时惊呆了,瞪大着眼睛望着后面:那位学生居然在擦后面的黑板报!究其原因,她的回答令我哭笑不得:“因为大家都在读书,我没有听清楚,只听见了‘黑板擦三个字,以为你让我擦黑板……”

闭上眼睛让自己冷静一会儿,还好,只缺了一小块,大多数的图文还稳稳地挂在黑板上,毕竟,缺的少,留的多。幸好刚才发现及时,要不然又要搞“突击战”了。于是,我给了学生一个会心的微笑,学生们这才如释重负,继续徜徉于知识的海洋。而我,则迅速地当了一回“化妆师”,为黑板报补起妆来。

我想,学生真的是一个个可爱的精灵,在他们的身上随时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采用暴風骤雨式的批评,则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反抗情绪。我们应该给孩子找个安静的角落,和孩子平心静气地谈一谈,也许,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会消融孩子心中的冰雪;一份善意的宽容,会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心中的鲜花盛开。

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现代班级已经发展为生命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单位和教育活动的空间单位。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应尽可能提供队员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机会和可能,让班级生活成为幸福人生的一部分。

草长莺飞的日子,校园里的杂草也肆无忌惮地舒展自己的筋骨。举目四望,草坪中的杂草正在像人们炫耀着自己的身姿。于是,学校决定,利用中午一点时间进行“剿匪”行动,实行“秘密抓捕”,还草坪一片宁静。

身为班主任的我自然义不容辞,率领着我的一支“嫡系部队”,悄悄地来到我们草坪包干区。进行一系列分工后,学生与黄土地进行了亲密接触,柔嫩的小手此刻一显神威,与“敌人”进行坚决的搏斗。一批批“敌人”倒下了,学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个个越拔越高兴,有的还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

此刻,校园不再宁静,叽叽喳喳的“小鸟们”闲不住了。一会儿跟别人聊聊天,一会儿跑到垃圾筒旁扔杂草,一会儿高叫着:“老师,快来看,这里有只小虫子!”一会儿高喊着:“老师,这种是杂草吗?”此起彼伏的声音构成了一支支快乐的乐曲,回荡在校园上空。

大自然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空闲时,多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呼吸野外自由清新的空气,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众人出游的时节。许多年后,蓦然回首,学生们还能回忆起那段美好的时光,这是否比在教室里多学几篇课文来得更有意义呢?

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学校是培养人、发展人的地方。作为班主任,应该能够置身于团结和谐的魅力学生群体中,让自己与学生一起快乐成长。班主任无法选择学生,但是可以选择教育的方式,把平凡的事务转化为精彩,把烦恼的事情转化为快乐。

儿童节到了,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操过后让孩子们排着队进教室,而是趁着还没有下雨的机会,把他们带到了学校教学楼前的大草坪上。聪明的学生看到我手上拿着照相机,就迫不及待地说:“哈哈,我知道了,老师要帮我们拍照片!”学生们这下可高兴了,一个个神气活现,欢呼雀跃。站定自己的位置,学生们摆出自己最酷的造型,我举起照相机,让美好的瞬间定格在记忆的画卷里。

此刻的我真正感觉到了教育的幸福,有这么多天真的孩子陪伴,有这么多稚气的言语相依,再多的苦与累也都在顷刻间烟消云散。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的思绪飞得很远。平时,我们关注较多的是哪些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作业完成的质量,而真正与学生一起嬉戏的时间则较少。如果我们把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当成一种享受,把每一段插曲视为生活的调味品,那么,生活必定是相宜的,有滋有味的。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究科学、创新、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在师生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构建和谐幸福的班级。相信,学生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定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也能在鲜艳的花丛中享受诗意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小学)

猜你喜欢

小蜜蜂黑板诗意
擦黑板
诗意地栖居
小蜜蜂嗡嗡嗡
长在黑板上的诗
我是勤劳的小蜜蜂
晓黑板
小蜜蜂,对不起
被耽搁的诗意
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