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生习作中的对话描写

2017-09-04夏骏邱慧芬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8期
关键词:谋篇公公言语

夏骏 邱慧芬

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对话描写地位举足轻重。学生在进行对话描写时,总会出现许多问题:书写格式不规范,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对话语言干巴巴,缺少灵动气息;对话运用不合理,不能举一反三等。那么,作为习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描写应如何教学?

一、湖光秋月两相和——激发兴趣,巧练促进

语文教育实践中,首要的不是语言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也不是使人成为使用语言工具的熟练工匠,而应贴近学生的言语生命律动,帮助他们体验言语表现的幸福和创造的乐趣。只有让学生体验言语表现的幸福和创造的乐趣,学生的言语生命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1.巧练——于教材独特处

文本是例子,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著名特级教师张祖庆老师在执教《金钱的魔力》一课时,紧紧抓住人物的对话描写,从“我”与托德的对话中感受托德的以貌取人,金钱至上;从老板与“我”的对话中感受老板丑陋的嘴脸。

“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我一辈子还没有缝过这么得意的衣服呢。”在充分品读、感悟这段文字的夸张、讽刺之后,张老师出示了一段视频:听说这张百万英镑的支票不翼而飞了,人們纷纷找主人公讨债。此时,张老师语锋一转,让学生想一想:此时服装店的老板遇到了“我”,老板和我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对话?

《百万英镑》中的对话描写,是文本非常独特的存在,借助对话,能走进人物内心;借助对话,能感受人物形象;借助对话,更能习得作者颇具讽刺夸张的写作手法。在充分阅读后,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插入对话描写练习,水到渠成。

2.巧练——于想象迸发处

笔者曾经在执教的二年级进行过尝试,让每个学生写一段自己和不会说话的东西的对话,结果是这样的。

早上,太阳公公出来了,我问:“太阳公公,你来上班了,为什么还这么冷?”

太阳公公说:“我出去旅游的时候,带回来了一个好朋友,他就叫降温。”

我说:“哦,他来了就这么冷,他什么时候走啊?”

太阳公公说:“到春天,他就走了。”

在对话描写中,教师可以尝试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场景,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神奇世界的大门,在这些世界中,任何东西都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的,学生可以自由地畅想,自由地嬉戏,于是,对话就带上了灵动的色彩,对对话描写也就兴趣盎然了。

二、落霞与孤鹜齐飞——成段谋篇,读写结合

习作如何成段谋篇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在习作的最初阶段,读写结合是非常好的方法。

《怕浪费婆婆》是文学家任溶溶的作品,故事形象生动,介绍了一个吝啬可爱的婆婆形象。

盘子里的剩菜,碗里没吃干净的饭粒儿,等着吧,“太浪费”要来啦……

“剩了这么多,太浪费了!我来吃掉吧!”嘎吱嘎吱,咕叽咕叽,西里呼噜。

“咦,这儿还有不少,太浪费了!”说着,婆婆靠过来,伸出舌头要舔我的脸蛋!

“啊——别这样!”

“太浪费了,我就是要舔舔!”吧唧吧唧……

全文由7个这样的小故事组成,读其中这一个,对话依然是主旋律。依托文本,学生试着借助对话编故事,借助图片编对话,然后再编写完整的故事,由于前文有例可循,学生的故事编写得相当精彩。

在此基础上,尝试让学生从书本走向实际生活,观察生活中的“怕XX”,学生书写了《怕黑妹妹》《怕垃圾妈妈》等作文,以对话描写为主,生动地勾勒出了人物形象,实现了借助对话,成段谋篇的效果。

对话,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教师通过教学,规范学生的对话描写格式,激发学生的对话描写兴趣,提升学生的对话描写技能,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铺垫,从某种意义上说,又何尝不是帮助学生的言语生命得以健康生长呢?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

猜你喜欢

谋篇公公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叫醒太阳公公
雷公公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